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福礽专利>正文

磁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8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靴模块,包含有一对磁靴,一对移动装置以及一感磁路径。其中移动装置分别一对一耦合于磁靴,以使磁靴具有横向移动的能力,进而使磁靴在感磁路径上交错移动。其中磁靴路径为感磁垫或感磁轨道所构成。此磁靴模块更可利用一位置感测装置,以判定磁靴装置目前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磁靴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磁靴式后视镜。
技术介绍
百年来汽车工业不断的进步,随着生产技术与材料的日新月异,汽车的生产技术也不断的创新。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进而使整体工业技术向上提升。然而无论是高价的轿车或休旅车或者是平价的国民车,汽车的发展与设计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安全与舒适。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汽车行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而且也取决于相关产业的进步。其中车辆的安全性更是汽车设计、制造以及驾驶人最重要的考虑。在行驶的车辆中,驾驶人对于四周的环境,除了透过前方的挡风玻璃有效的观察路况,更需仰赖后视镜以观察车辆周边的情况。因此,汽车后视镜对于行车的安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传统的电动后视镜利用马达与齿轮等机构带动后视镜的镜片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以提供驾驶人观察车辆周边的情况。然而,传统的电动后视镜并不合适于使用在越来越数字化的汽车工业中。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电动后视镜,可以有效且方便的控制后视镜镜片的角度,不仅可以方便驾驶人调整后视镜,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更可以与数字化科技相结合,以提升汽车工业数字化的脚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之专利技术背景中,传统的电动后视镜结构,并不合适于使用在日益数字化的汽车工业。如何能提供一种方便且有效控制后视镜的装置,不仅可以方便汽车驾驶人调整后视镜,且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更可以进一步的结合数字化的控制技术,使后视镜发挥最佳的工作角度与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磁靴模块以有效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与位置,使得车辆的驾驶入可以拥有更好的视野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利用可调整角度的磁靴模块,进一步降低调整后视镜所需的磁靴数量。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利用感应装置与感磁路径上的定位标示,以确认后视镜的角度,进而提高后视镜数字化控制的能力,并利用固定装置,以加强后视镜的固定与避震的效果,使后视镜使用时的稳定性更为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利用磁靴模块以准确控制设备的移动,进而提高其移动的精确度。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靴模块,此磁靴模块具有一第一磁靴、一第二磁靴、一第一移动装置、一第二移动装置、以及一感磁路径。中第一磁靴与第二磁靴两者相互平行安装,且第一移动装置耦合于第一磁靴,而第二移动装置耦合于第二磁靴,使第一磁靴与第二磁靴可在感磁路径交错行走。其中第一磁靴与第二磁靴交错吸附于感磁路径,且当第一磁靴吸附感磁路径时,第一移动装置推动第一磁靴,使感磁路径与第一磁靴移动一第一预定的距离,当第二磁靴吸附感磁路径时,第二移动装置推动第二磁靴,使感磁路径与第二磁靴移动一第二预定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磁靴式后视镜,此磁靴式后视镜包含有一后视镜片、一连动装置、一感磁垫、以及一磁靴模块。连动装置耦合于后视镜片的后方,经磁靴模块与感磁垫相对位置的改变,带动感磁垫与连动装置,调整后视镜片的角度。磁靴模块包含至少二磁靴,并利用交错行进的方式,移动感磁垫。其中该磁靴模块亦可耦合于一感磁轨道,并利用磁靴模块在感磁轨道中移动,以带动连动装置,进而调整后视镜片的角度。其中上述的感磁垫是由一软磁性材料所构成,例如是铁、镍、钴金属、高导磁合金(permalloy)、超导磁合金(Supermalloy)选择其一及其组合所构成。而磁靴模块更包含一位置感测装置,以判定后视镜片目前的角度,其更可以结合数个定位标示,以方便感测装置判定后视镜片目前的角度。感磁垫与磁靴模块之间更包含有一固定垫,当后视镜片到达预定的角度时,压下固定垫,使其与感磁垫接触,以有效固定后视镜片,同时上述的磁靴亦可同时吸附于感磁垫上,以进一步固定后视镜片。感磁垫或感磁轨道亦可由非导磁材料所构成,并在其上镶嵌有数个感磁区。其中感磁区由一软磁性材料所构成,例如是铁、镍、钴金属、高导磁合金、超导磁合金选择其一及其组合所构成。其中每一磁靴更包含一移动装置,使其具有横向移动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磁靴式二维条形码读取装置。此磁靴式二维条形码读取装置具有,一控制装置、一监控镜头、一扫瞄镜头、以及一磁靴模块。此磁靴式二维条形码读取装置利用监控镜头读取二维条形码的最佳读取位置,并利用控制装置与磁靴模块,使扫瞄镜头被移动至上述的最佳读取位置,以有效提高二维条形码的成功读取机率,进而提高生产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利用磁靴模块在感磁垫或者感磁轨道上交互移动,以带动连动装置,使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不仅方便驾驶人进行后视镜角度的调整,更利用感测装置以判断后视镜片目前的角度,有效提高后视镜数字控制的能力。配合磁靴的吸附可有效提高后视镜的稳定性,再利用固定垫更可有效吸收行车的震动力,使行车的安全性更为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更可以提高二维条形码读取装置的读取效率,或者提供任何需要精密位置调整或校正的机构的移动,亦可以使用于玩具轨道车的行走。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的简要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概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感磁垫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磁靴模块与感磁垫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不仅方便驾驶人调整后视镜的角度与位置,更提高后视镜数字控制的能力,且增加汽车行进时的安全性,同时更可应用于二维条形码读取装置,或者是玩具轨道车。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专利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与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的概要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靴模块包含有第一磁靴112与第二磁靴114,其分别于后方耦合第一移动装置116与第二移动装置118,并安装于外壳110之中。第一磁靴112与第二磁靴114更利用电磁吸力与感磁路径130相互耦合,经由控制器120的控制讯号使第一磁靴112与第二磁靴114可分别在感磁路径130上移动,相对而言,经由第一磁靴112与第二磁靴114在感磁路径130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使得感磁路径130可进行预定方向的移动。当欲将感磁路径130向图中左侧横向移动时,控制器120首先发出讯号,使得第一磁靴112吸附感磁路径130之上并利用第一移动装置116将第一磁靴112与感磁路径130同时向左侧移动一预定的距离。然后,再将第二磁靴114吸附感磁路径130之上并利用第二移动装置118将第二磁靴114与感磁路径130同时再向左侧移动上述的预定的距离。在第二磁靴114吸附于感磁路径130的同时,控制器120同时发出讯号使得第一磁靴112消磁,进而使其与感磁路径130分离,并利用第一移动装置116使其向右移动,回到动作前的起始位置。接下来,控制器120再根据感磁路径130所需移动的距离,重复上述的步骤,经由第一磁靴112与第二磁靴114交互的移动,使得感磁路径130可移动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靴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第一磁靴;一第二磁靴,与该第一磁靴平行安装;一第一移动装置,耦合于该第一磁靴;一第二移动装置,耦合于该第二磁靴;一控制装置,耦合于该第一磁靴、该第二磁靴、该第一移 动装置、以及该第二移动装置;以及 一感磁路径,其中该第一磁靴与该第二磁靴交错吸附该感磁路径,且该控制装置使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分别推动该第一磁靴与该第二磁靴,进而使该第一磁靴与该第二磁靴在该感磁路径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礽
申请(专利权)人:陈福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