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71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9:42
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它涉及一种汽轮机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轮机高压调节阀装配时的现有起吊方式采用吊绳直接捆绑起吊存在起吊前准备工作量大,起吊过程不平稳,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夹紧力不够,使吊绳容易松脱导致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磕碰并损坏的问题,上壳体的型腔将上壳体水平贯通,下壳体的型腔将下壳体水平贯通,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贴合,上壳体的型腔与下壳体的型腔相对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上衬瓦固接于上壳体的型腔内,下衬瓦固接于下壳体的型腔内,上衬瓦与下衬瓦相对设置,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及下衬瓦相配合,吊耳一与吊耳二固接于上壳体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汽轮机高压阀的起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它涉及一种汽轮机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轮机高压调节阀装配时的现有起吊方式采用吊绳直接捆绑起吊存在起吊前准备工作量大,起吊过程不平稳,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夹紧力不够,使吊绳容易松脱导致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磕碰并损坏的问题,上壳体的型腔将上壳体水平贯通,下壳体的型腔将下壳体水平贯通,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贴合,上壳体的型腔与下壳体的型腔相对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上衬瓦固接于上壳体的型腔内,下衬瓦固接于下壳体的型腔内,上衬瓦与下衬瓦相对设置,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及下衬瓦相配合,吊耳一与吊耳二固接于上壳体顶面。本技术用于汽轮机高压阀的起吊。【专利说明】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结构复杂,由多种零部件组成,其中就包括很多轴和套筒。汽轮机高压调节阀装配时的现有起吊方式采用吊绳直接捆绑起吊,由于汽轮机高压调节阀没有起吊固定点,使起吊前准备工作量大,起吊过程不平稳,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夹紧力不够,使吊绳容易松脱导致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磕碰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轮机高压调节阀装配时的现有起吊方式采用吊绳直接捆绑起吊存在起吊前准备工作量大,起吊过程不平稳,导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夹紧力不够,使吊绳容易松脱导致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磕碰并损坏的问题。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所述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衬瓦、下衬瓦、吊耳一及吊耳二, 上壳体的型腔开设于上壳体的底面且将上壳体水平贯通,下壳体的型腔开设于下壳体的顶面且将下壳体水平贯通,上壳体的底面与下壳体的顶面相贴合,上壳体的型腔与下壳体的型腔相对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活动连接,上衬瓦可拆卸固接于上壳体的型腔内,下衬瓦可拆卸固接于下壳体的型腔内,上衬瓦与下衬瓦相对设置,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及下衬瓦相配合,吊耳一与吊耳二依次沿上壳体型腔的贯通方向固接于上壳体顶面。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 —方面通过第一连接耳09及第二连接耳10转动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外沿11及相应的螺纹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吊装汽轮机高压调节阀时,只要将汽轮机高压调节阀安装到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之间,并通过外沿11及相应的螺纹连接件将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固定,从而快速完成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的固定; 吊耳一 05与吊耳二 06固接于上壳体01的顶面,用吊绳分别与吊耳一 05及吊耳二 06固定,从而快速完成汽轮机高压调节阀的吊绳捆绑固定。 所以本技术通过吊耳一 05、吊耳二 06、上壳体01、下壳体02、第一连接耳09及第二连接耳10转动连接,外沿11及相应的螺纹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使起吊前准备工作大大减少。 2、吊耳一 05与吊耳二 06依次沿上壳体01型腔的贯通方向固接于上壳体顶面,使用吊耳一 05与吊耳二 06两点固定吊装即减少了不必的固定点,从而减少吊装准备工作;又有效减少了吊装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导致吊装不平稳; 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相配合,使汽轮机高压阀固定,避免吊装过程中汽轮机高压阀产生晃动,从而保证汽轮机高压阀的平稳吊装; 由于汽轮机高压阀种类繁多,型号各异,对不同种类及型号的汽轮机高压阀吊装时使用相对应的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从而使汽轮机高压阀固定。相应的T形键07与相应的T形槽08相配合,从而实现相应的上衬瓦03及相应的下衬瓦04可拆卸固接。 3、相对现有技术使用吊绳直接捆绑,本技术的起吊装置对不同种类及型号的汽轮机高压阀吊装时使用相对应的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从而有效保证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对汽轮机高压阀的夹紧力牢固。 使用本技术的起吊装置后,汽轮机高压阀的吊装损坏率相对降低40%,汽轮机高压阀起吊前准备工作相对现有技术节省时间50%。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的装配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辅助起吊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图2的A-A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包括上壳体01、下壳体02、上衬瓦03、下衬瓦04、吊耳一 05及吊耳二 06, 上壳体01的型腔开设于上壳体01的底面且将上壳体01水平贯通,下壳体02的型腔开设于下壳体02的顶面且将下壳体02水平贯通,上壳体01的底面与下壳体02的顶面相贴合,上壳体01的型腔与下壳体02的型腔相对设置,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活动连接,上衬瓦03可拆卸固接于上壳体01的型腔内,下衬瓦04可拆卸固接于下壳体02的型腔内,上衬瓦03与下衬瓦04相对设置,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相配合,吊耳一 05与吊耳二 06依次沿上壳体01型腔的贯通方向固接于上壳体顶面。 对于不同型号、不同结构形式的汽轮机高压阀起吊时,选用相对应的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进行可拆卸固接,从而实现对汽轮机高压阀的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均为水平设置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的柱体,上壳体01的水平面为底面,下壳体02的水平面为顶面,上衬瓦03形状与上壳体01形状相一致,下衬瓦04形状与下壳体02形状相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衬瓦03的外圆弧面以及下衬瓦04的外圆弧面均固定有T形键07,上壳体OI的内圆弧面以及下壳体02的内圆弧面均开设有T形槽08,上衬瓦03的T形键07与上壳体01的T形槽08相配合,下衬瓦04的T形键07与下壳体02的T形槽08相配合,T形槽08设置于上壳体01的一个端面且沿上壳体01轴线未贯通开设,T形槽08设置于下壳体02的一个端面且沿下壳体02轴线未贯通开设。 本实施方式中T形槽08未贯通开设,使T形键07定位准确,防止T形键07分别沿上壳体01的型腔贯通方向及下壳体02的型腔贯通方向窜动。 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壳体01 —侧的外侧壁与下壳体02 —侧的外侧壁转动连接,上壳体01另一侧的外侧壁与下壳体02另一侧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使用方便,从而减少汽轮机高压阀起吊前的准备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上壳体01所述一侧的外侧壁固接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耳09,下壳体02所述一侧的外侧壁固接有若干个第二连接耳10,第一连接耳09与第二连接耳10通过螺纹连接件转动连接,上壳体01所述另一侧的外侧壁与下壳体02所述另一侧的外侧壁均设有外沿11,上壳体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高压阀装配用的辅助起吊装置包括上壳体(01)、下壳体(02)、上衬瓦(03)、下衬瓦(04)、吊耳一(05)及吊耳二(06),上壳体(01)的型腔开设于上壳体(01)的底面且将上壳体(01)水平贯通,下壳体(02)的型腔开设于下壳体(02)的顶面且将下壳体(02)水平贯通,上壳体(01)的底面与下壳体(02)的顶面相贴合,上壳体(01)的型腔与下壳体(02)的型腔相对设置,上壳体(01)与下壳体(02)活动连接,上衬瓦(03)可拆卸固接于上壳体(01)的型腔内,下衬瓦(04)可拆卸固接于下壳体(02)的型腔内,上衬瓦(03)与下衬瓦(04)相对设置,汽轮机高压阀分别与上衬瓦(03)及下衬瓦(04)相配合,吊耳一(05)与吊耳二(06)依次沿上壳体(01)型腔的贯通方向固接于上壳体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延超高伟王文丹栾晓忠高岩李久雷王其江郁洪光张德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