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115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包括相平行设于晶体硅片正面上的主栅线和细栅线,以及贯穿于所述的主栅线和所述的细栅线之间的多根次主栅线。该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可有效降低细栅线的串联电阻,降低银浆消耗和正面湿重,提高电池转换效率,降低电池片衰减,减少电池片EL发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技术采用主栅与细栅垂直交叉的方式收集电子,而由于受当前丝网印刷所用物料及太阳能电池复杂的检验工艺的限制,通过降低正面主栅及细栅的宽度来降低太阳能电池正面遮光面积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的方法,几乎已经达到瓶颈,而且一味降低电池片正面湿重势必会影响电池的衰减及主栅的焊接拉拔力,所以在不影响太阳能电池各项性能的前提下,通过现有工艺提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几乎已经不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细栅线的串联电阻,降低银浆消耗和正面湿重,提高电池转换效率,降低电池片衰减,减少电池片EL发黑。 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包括相平行设于晶体硅片正面上的主栅线和细栅线,以及贯穿于所述的主栅线和所述的细栅线之间的多根次主栅线。 所述的多根次主栅线与所述的主栅线和细栅线相垂直设置且与所述的主栅线和细栅线相接触。 所述的多根次主栅线优选为8根,相互平行且间隔均匀分布。 所述的主栅线优选为两根,且与所述的细栅线相间隔设置。 每根主栅线由多个主栅线段组成,相邻主栅线段的间距相同并不相连。 每根主栅线优选由8个主栅线段组成。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能使电池片正面银浆消耗量下降10%-20%,可减少正面湿重,还能有效降低细栅线的串联电阻,可提高电池效率0.05%-0.15%,降低电池片衰减,减少电池片的EL发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包括相平行设于晶体硅片正面上的主栅线I和细栅线2,以及贯穿于主栅线I和细栅线2之间的多根次主栅线 30 其中多根次主栅线3与主栅线I和细栅线2相垂直设置且与主栅线I和细栅线2相接触。 多根次主栅线3为8根,相互平行且间隔均匀分布并不相连。 主栅线I为两根,且与细栅线2相间隔设置。 每根主栅线由多个主栅线段4组成,相邻主栅线段的间距相同。 每根主栅线由8个主栅线段组成。 其中相邻细栅线(除去主栅线区域)间距相同且每根细栅线的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主要通过对主栅线I和细栅线2进行重新布局,正面电池片栅线结构采用主栅线I与细栅线2相平行的设计方式,另外添加八根次主栅3贯穿整个电池片正面,负责将细栅线2收集的电子汇集到主栅线I上,从而将电子导出,主栅线I采用2BB八段(由8个主栅线段组成)设计,可有效减少浆料消耗(正面银浆耗量下降10%-20%)和正面湿重,有效降低细栅线2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效率(提高0.05%-0.15%),降低电池片衰减,减少电池低EL发黑。 以上列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不代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他人根据本技术的提示做出的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相平行设于晶体硅片正面上的主栅线和细栅线,以及贯穿于所述的主栅线和所述的细栅线之间的多根次主栅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相平行设于晶体硅片正面上的主栅线和细栅线,以及贯穿于所述的主栅线和所述的细栅线之间的多根次主栅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多根次主栅线与所述的主栅线和细栅线相垂直设置且与所述的主栅线和细栅线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次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正面栅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多根次主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良曹卫亮靳松波张志敏高雪超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