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083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三底板之间设有连接管体,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上焊接有两个支管,两个支管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安装有第一弯板,所述第三侧板上安装有第二弯板,所述第一弯板与第二弯板均呈U型设置,所述第四底板上设有两个L型板,上述各板相互焊接形成右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右支架占用空间较小,结构强度较高,受力时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
技术介绍
履带式起重机(crawler crane)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履带式起重机由动力装置、工作机构以及动臂、转台、底盘等组成,动臂主要由支架支撑,因此对支架结构强度的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的右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三底板之间设有连接管体,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一立板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设置于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竖板及第二连接竖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上焊接有两个支管,两个支管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安装有第一弯板,所述第三侧板上安装有第二弯板,所述第一弯板与第二弯板均呈U型设置,所述第四底板上设有两个L型板,上述各板相互焊接形成右支架。 优选地,在上述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中,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及第四底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两侧的加强板。 优选地,在上述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中,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弯折延伸的折弯部。 优选地,在上述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中,所述右支架呈三角形设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右支架呈三角形设置,占用空间较小,结构强度较高,受力时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中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第三底板,4、第四底板,5、第一侧板,6、第二侧板,7、第三侧板,8、第四侧板,9、第一立板,10、第二立板,11、第一顶板,12、第二顶板,13、基板,14、加强板,15、连接管体,16、第一连接横板,17、第二连接横板,18、第一连接竖板,19、第二连接竖板,20、支管,21、连接板,22、第一弯板,23、第二弯板,24、L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包括: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第四底板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第四侧板8、第一立板9、第二立板10、第一顶板11及第二顶板12,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第三底板3及第四底板4结构相同,均包括基板13及设置于基板13两侧的加强板14。所述第二底板2与第三底板3之间设有连接管体15,所述连接管体15的一端与第二底板2相焊接,所述连接管体15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板3相焊接,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三侧板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横板16连接,所述第二侧板6与第四侧板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横板17连接,所述第一立板9设置于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6之间,所述第二立板10设置于第三侧板7与第四侧板8之间,所述第一顶板11与第二顶板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竖板18及第二连接竖板19连接,所述第二立板10上焊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管20,所述支管20与第二立板10之间呈锐角设置,所述两个支管20上设有连接板21,所述第一侧板5上安装有第一弯板22,所述第三侧板7上安装有第二弯板23,所述第一弯板22与第二弯板23均呈U型设置,所述第四底板4上设有两个L型板24,上述各板相互焊接形成右支架。所述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及第四侧板8结构相同,均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弯折延伸的折弯部。本技术中的右支架呈三角形设置,占用空间较小,结构强度较高,受力时不易变形。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三底板之间设有连接管体,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一立板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设置于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竖板及第二连接竖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上焊接有两个支管,两个支管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安装有第一弯板,所述第三侧板上安装有第二弯板,所述第一弯板与第二弯板均呈U型设置,所述第四底板上设有两个L型板,上述各板相互焊接形成右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右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三底板之间设有连接管体,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横板连接,所述第一立板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设置于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竖板及第二连接竖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板上焊接有两个支管,两个支管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春涛张丹峰汤树光刘创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