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985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4:57
压电鼓风机(100)包括壳体(17)、顶板(37)、侧板(38)、振动板(39)、压电元件(40)、以及罩盖(42)。顶板(37)、侧板(38)、以及振动板(39)构成鼓风室(36)。在顶板(37)上设置有通气孔(45)。振动板(39)以及压电元件(40)构成压电致动器(41)。在罩盖(42)上形成有与压电致动器(41)相对的壁部(43)以及圆板形的吸入口(53)。这里,沿壁部(4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吸入口(53)的中心轴(X)、与沿壁部(4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压电元件(40)的中心轴(Y)不一致。而且,在顶板(37)、侧板(38)以及压电致动器(41)的接合体、与壳体(17)以及罩盖(42)之间形成有通气路径(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行气体输送的鼓风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所产生的热进行冷却的、或者用于提供燃料电池发电所需的氧气的微型鼓风机。图12是专利文献1中的微型鼓风机900的剖视图。微型鼓风机900包括内壳体2、弹性金属板5A、压电元件5B、覆盖内壳体2的外侧的外壳体3、以及盖构件9。内壳体2通过多个连结部4弹性支承于外壳体3。内壳体2为下方开口的剖面“U”字形,且接合有弹性金属板5A以将开口封闭。由此,内壳体2与弹性金属板5A一起构成鼓风室6。而且,在内壳体2上形成有使鼓风室6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开口部8。另外,在弹性金属板5A的与鼓风室6相反一侧的主面,粘贴有压电元件5B。在与开口部8相对的外壳体3的区域,形成有喷出口3A。外壳体3具有盖构件9,以收纳内壳体2。在盖构件9的中央,形成有吸入口9A。这里,通过沿盖构件9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吸引口9A的中心的中心轴、与通过沿盖构件9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压电元件5B的中心的中心轴一致。而且,在内壳体2、弹性金属板5A以及压电元件5B的接合体与外壳体3之间,形成有空气的流入通路7。上述结构中,若向压电元件5B施加交流驱动电压,则压电元件5B伸缩,由于压电元件5B的伸缩,使得弹性金属板5A进行弯曲振动。而且,由于弹性金属板5A的弯曲变形,使得鼓风室6的体积周期性地发生变化。进行详细说明,若向压电元件5B施加交流驱动电压从而使得弹性金属板5A朝压电元件5B侧弯曲,则鼓风室6的容积增大。随之,微型鼓风机900的外部空气经由吸入口9A、流入通路7、以及开口部8被吸入鼓风室6内。此时,尽管没有空气从鼓风室6流出,但是从喷出口3A向微型鼓风机900的外部的空气流动的惯性力在起作用。接着,若向压电元件5B施加交流驱动电压从而使得弹性金属板5A朝鼓风室6侧弯曲,则鼓风室6的容积减少。随之,鼓风室6内的空气经由开口部8、流入通路7从喷出口3A喷出。此时,从鼓风室6喷出的气流是将微型鼓风机900的外部空气经由吸入口9A以及流入通路7引入并从喷出口3A喷出的。因此,从喷出口3A喷出的空气流量增大相当于所引入的空气流量的大小。如上所述,微型鼓风机900中,使单位功耗的喷出流量增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70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微型鼓风机900中发现:在弹性金属板5A朝压电元件5B侧弯曲时,会产生从吸入口9A向微型鼓风机900的外部泄漏的气流BF。即,可知:引入流入通路7的空气流量会减少相当于通过该气流BF向微型鼓风机900的外部泄漏的空气流量的大小,因此从喷出口3A喷出的喷出流量会减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搭载如上述图12所示的结构的微型鼓风机的电子设备中存在低功耗化的趋势。因此,寻求一种低功耗且喷出流量较多的微型鼓风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单位功耗的喷出流量大幅增大,且可在低功耗的同时确保所需的喷出流量的鼓风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鼓风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以下结构。(1)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驱动体,通过向所述驱动体施加电压从而该致动器呈同心圆状地进行弯曲振动;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与所述致动器一起构成鼓风室,具有使所述鼓风室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气孔;壁部,该壁部形成有吸入口,且与所述致动器相对;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壁部一起对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壳体设有间隔地进行被覆,且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通气路径,在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部位,形成有喷出口,所述吸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体的中心轴不一致。该结构中,若向驱动体施加驱动电压,则通过驱动体使得致动器呈同心圆状地进行弯曲振动。而且,由于该致动器的变形,使得鼓风室的体积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鼓风室的气体从通气孔流出。而且,从鼓风室经由通气孔流出的气流是经由通气路径引入存在于鼓风机外部的气体并从喷出口喷出的。由此,鼓风机的喷出流量增大相当于所引入的气体流量的大小。该结构中,通过吸入口的中心的吸入口的中心轴与通过驱动体的中心的驱动体的中心轴不一致。因此,相比于吸入口的中心轴与驱动体的中心轴一致的现有鼓风机,与致动器中振动能量较高的区域(即,致动器中位移量较大的区域)相对的吸入口的面积的比例减少。即,在致动器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通气路径经由吸入口向鼓风机外部泄漏的气体流量减少,撞到壁部的气体流量增加。此外,撞到壁部且分散的气流残留在通气路径内。因此,在致动器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鼓风室经由通气孔流出的气流中引入的气体流量增加。即,从喷出口喷出的喷出流量增加。因而,根据该结构,可使单位功耗的喷出流量大幅增大,可在低功耗的同时确保所需的喷出流量。(2)优选为,所述驱动体的中心与所述壁部的所述吸入口以外的区域相对。该结构中,振动能量最高的致动器的中心(即,位移量最大的致动器的中心)与壁部的吸入口以外的区域相对。因此,在致动器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通气路径经由吸入口向鼓风机外部泄漏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减少,撞到壁部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增加。其结果是,在致动器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鼓风室经由通气孔流出的气流中引入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增加,从喷出口喷出的喷出流量进一步增加。(3)优选为,所述吸入口的直径为所述驱动体的直径的1/2以下。该结构中,能够更有效地使单位功耗的喷出流量大幅增大,且在低功耗的同时确保所需的喷出流量。(4)优选为,所述致动器通过所述驱动体,以形成多个振动波腹的三次模式以上的奇数次的振动模式进行弯曲振动,所述吸入口相比于与所述致动器的弯曲振动所形成的振动波节中、距离所述致动器的中心最短的振动波节相对的所述壁部的部位形成于更靠外侧的区域。该结构中,壁部与致动器中的振动能量较高的所有区域相对。因此,在致动器以上述振动模式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通气路径经由吸入口向鼓风机外部泄漏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减少,撞到壁部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增加。其结果是,在致动器以上述振动模式进行弯曲振动时,从鼓风室经由通气孔流出的气流中引入的气体流量进一步增加,从喷出口喷出的喷出流量进一步增加。(5)优选为,形成有所述吸入口的所述壁部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该结构中,通过调整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壁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风机,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驱动体,通过向所述驱动体施加电压从而该致动器呈同心圆状地进行弯曲振动;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与所述致动器一起构成鼓风室,具有使所述鼓风室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气孔;壁部,该壁部形成有吸入口,且与所述致动器相对;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壁部一起对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壳体设有间隔地进行被覆,且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通气路径,在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部位,形成有喷出口,所述吸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体的中心轴不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11 JP 2012-1315421.一种鼓风机,包括:
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驱动体,通过向所述驱动体施加电压从而该致
动器呈同心圆状地进行弯曲振动;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与所述致动器一起构成鼓风室,具有使所述鼓
风室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通气孔;
壁部,该壁部形成有吸入口,且与所述致动器相对;以及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所述壁部一起对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
壳体设有间隔地进行被覆,且与所述致动器以及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通
气路径,
在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部位,形成有喷出口,
所述吸入口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体的中心轴不一致。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