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运韬专利>正文

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541 阅读:6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属于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保护装置,结构是车体7前安装毫米波雷达8和碰撞传感器9,汽车在行驶中当出现障碍物或车辆偏离道路时,能报警或语言提醒驾驶员、安全带自锁保护、后尾灯闪亮和自动刹车主动保护,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发动机护盖气囊3升起并将挡风玻璃遮盖,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同时打开,打开后的有效工作时间为3000毫秒,形成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对道路行人、车内乘员、驾驶员、车辆、物体及追尾车辆起到缓冲吸能保护作用,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车辆及物体因碰撞带来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属于交通工具汽车在行驶中的主动与被动防撞保护装置中的毫米波雷达、充气式安全气囊、高压储气瓶、气体发生器。二、
技术介绍
:在
技术介绍
中,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安全气囊有不足之处:它是由方向盘气囊、侧气囊、前排左右车窗气帘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共6个气囊和6个气体发生器组成;国家在汽车碰撞试验中规定车速为48-50km/h,使用模拟假人体重为70公斤(单人体重)左右,气囊打开后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0-80毫秒时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车速在45km/h以下和55km/h以上及驾驶员体重70公斤以下和70公斤以上气囊起不到保护作用,为了延长气囊打开后的工作时间,国外研制的最新技术二次双级起爆后的工作时间是80-125毫秒,而我国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80%以上的车速在60km/h以上;经实验表明,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装配的安全气囊采用的起爆药,气体发生器起爆后冲入气囊内是起爆冲击波,所以气囊打开后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40-80毫秒,并且气囊弹出瞬间表面温度高达90摄氏度以上。而本专利技术所研制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它是由储气瓶和气体发生器分离连接发动机护盖气囊、安全带气囊或方向盘气囊、侧气囊、后追尾气囊、前排左右车窗气帘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组成,经实验表明,当车前方出现障碍物或车辆偏离道路时,能报警或语言提醒、安全带自锁、后尾灯闪亮和自动刹车主动保护,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气囊打开后的工作时间为3000毫秒,使气囊打开后的有效工作时间提高了2875毫秒,解决了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受车速和驾驶员及车内乘员体重的限制的问题,使碰撞车速在20-100km/h和驾驶员及车内乘员体重10—100公斤(单人体重)时起到保护作用,形成真正的充气式安全气囊,噪音小、安全、环保、无异味、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方便并可反复使用。在现代生活中,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在出行和选购汽车时对安全性、“以人为本”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身边最大的危险物就是汽车,“汽车有价,生命无价”,我国每年因车祸丧生的人数达10万人以上,并每年在逐步递增,我国道路交通情况复杂,多数属于一二级混合交叉道路,车辆、道路行人、骑自行车入、骑摩托车人情况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到50%以上的是道路行人、骑自行车人、骑摩托车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所以研制一种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已刻不容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发动机护盖气囊、安全带气囊或方向盘气囊、侧气囊、后追尾气囊、前排左右车窗气帘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打开后的有效工作时间为3000毫秒,同时发动机护盖升起并将挡风玻璃遮盖,汽车行驶后安装在车体前部和侧部的毫米波雷达及传感器自动导通,当车前方出现障碍物或车辆偏离道路时,能报警或语言提醒驾驶员、安全带自锁保护、后尾灯闪亮和自动刹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发动机护盖气囊升起,车内安全带气囊或方向盘气囊、侧气囊、后追尾气囊、前排左右车窗气帘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同时打开,形成充气-->式气囊,对道路行人、骑自行车人、骑摩托车人、车内乘员、驾驶员、车辆、物体及追尾车辆起到缓冲吸能保护作用,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车辆及物体因碰撞带来的损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由毫米波雷达8、碰撞传感器9、气体发生器18、储气瓶19、排气管道4、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组成,其特征是:气体发生器18接到控制电路指令,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车体7内部的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车窗气帘5和发动机护盖气囊3内,同时发动机护盖气囊3形成框架式气囊后将挡风玻璃遮盖,并有彼此并列的气囊拉带12连接为一体,且不影响驾驶员视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8由壳体36内部装有镶嵌胶囊式点火药39,左端用内六方螺栓35将金属挡帽33连接一个储气瓶19两端对应储气瓶瓶嘴40内,或一个储气瓶瓶嘴40内,用顶丝31通过顶丝孔43顶紧内六方螺栓35;右端用壳体36将胶囊式点火药39镶嵌壳体36内部,连接橡胶密封圈32、金属挡帽33、螺栓、螺帽、螺垫21和排气管道4;壳体36下端金属密封垫37、橡胶密封圈32、排气连接头20、螺栓、螺帽、螺垫21和排气管道4相连接;上端用橡胶密封圈32、点火管38、点火管螺栓34和点火管插头25连接组成气体发生器18,点火管插头25与车体7内的控制电路连接,车体连接螺栓、螺帽、螺垫22与车体7-->连接为一体,由制成的金属挡帽33,其形状顶部呈半圆体形,或者呈拱体形,中部呈锥体形,下部呈圆柱体形,金属挡帽33的内顶部和金属密封垫37内侧有压制成的十字线,壁厚均采用0.3至5.5毫米之间任意数值。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折叠有序压实装配在车体7的气囊储存室壳体26内,连接在气囊内壁的气体分流器2通过气囊储存室壳体26上的气囊壳体连接孔27和气囊壳体支架28连接固定,经过排气管道4和橡胶连接减振管道23与气体发生器18上的排气连接头20相连接,气体发生器18的另一端连接储气瓶瓶嘴40,后追尾气囊48装配在车体7后保险杠46内,固定在车体7上,储气瓶1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45。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前排左右车窗气帘5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5用1至3个储气瓶19,当气体发生器18接到碰撞传感器9控制电路指令后,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前排左右车窗气帘5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5内,使发动机护盖10和发动机护盖支架11升起,在车体7的前、后和内部同时形成充气式气囊,并发动机护盖气囊3形成框架式气囊后将挡风玻璃遮盖,有彼此并列的气囊拉带12连接为一体。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用1至2个储气瓶19,当气体发生器-->18接到控制电路指令后,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内并气体互通。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前排左右车窗气帘5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5用1个储气瓶19,当气体发生器18接到控制电路指令后,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前排左右车窗气帘5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5内,气体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由毫米波雷达(8)、碰撞传感器(9)、气体发生器(18)、储气瓶(19)、排气管道(4)、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组成,其特征是:气体发生器(18)接到控制电路指令,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车体(7)内部的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车窗气帘(5)和发动机护盖气囊(3)内,同时发动机护盖气囊(3)形成框架式气囊后将挡风玻璃遮盖,并有彼此并列的气囊拉带(12)连接为一体,且不影响驾驶员视线。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由毫米波雷达(8)、碰撞传感器(9)、气体发生器(18)、储气瓶(19)、排气管道(4)、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组成,其特征是:气体发生器(18)接到控制电路指令,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车体(7)内部的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车窗气帘(5)和发动机护盖气囊(3)内,同时发动机护盖气囊(3)形成框架式气囊后将挡风玻璃遮盖,并有彼此并列的气囊拉带(12)连接为一体,且不影响驾驶员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发生器(18),由壳体(36)内部装有镶嵌胶囊式点火药(39),左端用内六方螺栓(35)将金属挡帽(33)连接一个储气瓶(19)两端对应储气瓶瓶嘴(40)内,或一个储气瓶瓶嘴(40)内,用顶丝(31)通过顶丝孔(43)顶紧内六方螺栓(35);右端用壳体(36)将胶囊式点火药(39)镶嵌壳体(36)内部,连接橡胶密封圈(32)、金属挡帽(33)、螺栓、螺帽、螺垫(21)和排气管道(4);壳体(36)下端金属密封垫(37)、橡胶密封圈(32)、排气连接头(20)、螺栓、螺帽、螺垫(21)和排气管道(4)相连接;上端用橡胶密封圈(32)、点火管(38)、点火管螺栓(34)和点火管插头(25)连接组成气体发生器(18),点火管插头(25)与车体(7)内的控制电路连接,车体连接螺栓、螺帽、螺垫(22)与车体(7)连接为一体,由制成的金属挡帽(33),其形状顶部呈半圆体形,或者呈拱体形,中部呈锥体形,下部呈圆柱体形,金属挡帽(33)的内顶部和金属密封垫(37)内侧有压制成的十字线,壁厚均采用0.3至5.5毫米之间任意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车窗气帘(5)和后追尾气囊(48)折叠有序压实装配在车体(7)的气囊储存室壳体(26)内,连接在气囊内壁的气体分流器(2)通过气囊储存室壳体(26)上的气囊壳体连接孔(27)和气囊壳体支架(28)连接固定,经过排气管道(4)和橡胶连接减振管道(23)与气体发生器(18)上的排气连接头(20)相连接,气体发生器(18)的另一端连接储气瓶瓶嘴(40),后追尾气囊(48)装配在车体(7)后保险杠(46)内,固定在车体(7)上,储气瓶(1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4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是: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8)、前排左右车窗气帘(5)和后排左右车窗气帘(5)用1至3个储气瓶(19),当气体发生器(18)接到碰撞传感器(9)控制电路指令后,瞬间点燃工作,使储气瓶(1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45)瞬间喷出,通过气体发生器(18)经过排气管道(4)冲入发动机护盖气囊(3)、安全带气囊(13)或方向盘气囊(6)、侧气囊(1)、后追尾气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韬
申请(专利权)人:王运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