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2837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以及第三输出管路,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传统的空压机压缩空气冷冻除水干燥后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去掉蒸汽或电加热,利用压缩空气自身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大大节约能源,既经济实惠又简单可靠,具有巨大经济及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本技术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以及第三输出管路,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本技术是对传统的空压机压缩空气冷冻除水干燥后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去掉蒸汽或电加热,利用压缩空气自身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大大节约能源,既经济实惠又简单可靠,具有巨大经济及社会价值。【专利说明】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几乎所有的化工、生物、冶金等工业企业都需要使用空压机提供干燥的压缩空气,所以需要对空压机生产的压缩空气进行后处理,即冷冻除水干燥。传统的工艺是先将压缩机出来的高温空气(根据压力不同一般为130°C -150°C )用冷冻水降温至常温(25°C左右)后,利用气水分离器将压缩空气中的露水分离除去,再利用蒸汽或电加热将空气温度提升20°C左右,降低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使压缩空气变成干燥的,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这种工艺需要增加额外的蒸汽或电力消耗,能源损耗甚是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废弃资源重复利用的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气水分离装置以及加热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以及第三输出管路,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 本技术还包括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由设置于第一输出管路与加热装置之间的第一分流管路和第二分流管路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管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管路相连通,其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的热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路的输入端与加热装置的热源输出端相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路上设置有分流管路流量调节阀。 所述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以及第三输出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 所述第一分流管路以及第二分流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 所述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以及第三输出管路上均设置有远传数显表。 所述第一分流管路以及第二分流管路上均设置有远传数显表。 所述加热装置为管式换热器。 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技术是对传统的空压机压缩空气冷冻除水干燥后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去掉蒸汽或电加热,利用压缩空气自身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大大节约能源,既经济实惠又简单可靠,具有巨大经济及社会价值。 本技术首节省了掉传统的加热热源(蒸汽或电加热)的损耗,利用空压机出气的高温余热来完成热源的供给问题;其次本技术节约了冷却水,因为高温空气经过加热器后,温度会初步降低,这样就减少了冷却水量。另外本技术还可避免传统的空气后处理工艺因蒸汽断流不能对空气加热对生产造成的风险。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空气压缩机1、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所述空气压缩机I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7-1、第二输出管路7-2以及第三输出管路 7-3,所述第一输出管路7-1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6;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包括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由设置于第一输出管路7-1与加热装置2之间的第一分流管路8-1和第二分流管路8-2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其输出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路8-2的输入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出端相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上设置有分流管路流量调节阀5。 所述第一输出管路7-1、第二输出管路7-2、第三输出管路7-3、所述第一分流管路 8-1以及第二分流管路8-2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用于显示系统的温度及压力,同时温度表及压力表也可以用远传数显表代替。 本技术冷却装置3可以利用原有的冷却器不变,但加热装置优选列管式换热器,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本技术施工时只需在空压机高温出气进入加热器的管道上安装一个旁通管,并在进气及旁通管道上分别安装分流管路流量调节阀5及输出管路调节阀6,即可利用这两个阀门来调节供给用户的压缩空气温度,已达到最佳供应效果。 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由空气压缩机I输出端输出高温空气(根据压力不同一般为130°C -150°C ),经过加热装置2的壳程与气水分离器4出来的低温空气进行换热,温度得到初步降低(一般为10(TC -120°C ),再进入冷却装置3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进一步降温至常温(25°C左右),此时空气中产生的露水会在气水分离器4中分离除掉,低温空气再经过换热装置3的管程,与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提升(45°C左右),这样供给用户的压缩空气即为相对湿度很低的干燥空气。 本技术利用原有系统加以改造即可取消蒸汽或电力消耗,还能节约冷冻水的消耗量,大大地节约了能源。以一台产气量每分钟1000立方米的空压机为例,每年可以节约标煤1400吨,价值100余万元。因此本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I)、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所述空气压缩机(I)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I)、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7-1)、第二输出管路(7-2)以及第三输出管路(7-3),所述第一输出管路(7-1)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由设置于第一输出管路(7-1)与加热装置(2)之间的第一分流管路(8-1)和第二分流管路(8-2)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其输出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路(8-2)的输入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出端相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上设置有分流管路流量调节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管路(7-1)、第二输出管路(7-2)以及第三输出管路(7-3)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以及第二分流管路(8-2)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4.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机(1)、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所述空气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路依次经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后与用户供气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1)、冷却装置(3)、气水分离装置(4)以及加热装置(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管路(7‑1)、第二输出管路(7‑2)以及第三输出管路(7‑3),所述第一输出管路(7‑1)上设置有输出管路调节阀(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由设置于第一输出管路(7‑1)与加热装置(2)之间的第一分流管路(8‑1)和第二分流管路(8‑2)组成,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其输出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路(8‑2)的输入端与加热装置(2)的热源输出端相连通,其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管路(7‑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路(8‑1)上设置有分流管路流量调节阀(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奎狮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