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亦立专利>正文

隔热方法和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101743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8:27
一种隔热产品和用于形成该隔热产品的方法,包括形成具有袋的阀带,其中具有袋的阀带设置于在穿缝式构造过程中所形成的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方法和产品
本技术涉及羽绒产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方法和产品。
技术介绍
羽绒是非常轻质量的自然材料,已知的是羽绒作为隔热材料为各种产品提供极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例如羽绒夹克、睡袋和家用毯子之类的产品已经在消费者中被广泛接受。羽绒的物理特性是类似流体的,在这种类似流体的物理特性下,其不限于任何的形状或形式。其外观全部地取决于保持它的容器。在构造羽绒产品时,基本的理念是建造一个空的空间的隔区来将羽绒原料填充于其中,并且接下来关闭填充孔。存在用于羽绒产品的两种常用的构造:穿缝式构造-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构造,在轻质产品中--例如羽绒夹克或者家庭床上用品中的羽绒毯--极为常见。这种基本的构造非常简单:将两件织物缝制在一起,以构造一系列的隔区“通道”,并且之后将羽绒原料填充于这一系列的隔区“通道”。箱式挡板构造-箱式挡板构造与穿缝式构造非常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添加了一个叫做“挡板网格”的间隔材料。挡板网格位于两个织物之间,并且对羽绒隔区提供一个“高度”因素。此“高度”增加了空间的容积、允许填充更多的羽绒并且从而提供了更好的保暖性。因此,这种构造最适于诸如野营装备--即远足用羽绒夹克和睡袋--之类的以性能为主的产品。上述两种构造背后的理念是构造一个“中空管”并且用羽绒充满内部的容积。羽绒产品通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羽绒是一种自由流动的、类似流体的材料,因此它容易经受“羽绒移动”。“羽绒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羽绒因外部压力或者密度变化而趋向于向周围移动。如果产品没有被适当地填充,这会导致可能的羽绒移动并且因此导致跨过空间区域的不均匀的覆盖。一种防止此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使用利用了如图3所示的内阀的构造技术(美国专利No.7,818,834及其它相关的现有技术)。内阀在中空管内形成了障碍物,以减少羽绒的内部移动。这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其展现了新设计--例如竖直隔挡--的可能性。全部的当前所说的技术旨在用于箱式挡板构造,但不能适用于穿缝式构造。部分原因在于穿缝式构造是一种二维构造,该构造缺少容积/基础来将任何障碍物/VIV安装于内。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常用的方法是:简单地应用十字缝纫以容纳被限制为“袋”的形式的羽绒。当今市场上有很多使用了这种技术的羽绒夹克。这种构造的问题是:缝纫线越多,则产生的冷点(冷空气穿过缝纫线而进入)越多,并且还导致羽绒穿过缝纫针孔泄漏的危险性越高。从技术角度讲,相比于挡板构造,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穿缝式构造中的羽绒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形成附加至在穿缝式构造中产生的中空管的袋的设计提供了障碍物以减少隔热物的运动。隔热物可以是羽绒或者例如合成纤维之类的其它材料。新的构造的本质是通过将阀带安装于每个中空管中并且将其沿着每个缝合/缝纫线进行紧固来形成袋。相比于通常的穿缝式构造,通过控制具有袋的阀带的尺寸和出现频率,能够容易地将羽绒捕获在袋内,并且因此限制了羽绒在隔区通道内的运动。通过将阀带设置在织物之间,减少了对十字缝纫的需要,这带来了更少的冷点和更少的穿过针孔的羽绒泄漏。袋在产品设计中形成了新机会:竖直隔挡现在能够用于穿缝式构造。附图说明图1描述了典型的现存穿缝式构造。图2描述了典型的现存箱式挡板构造。图3描述了典型的现存的具有内阀的箱式挡板构造。图4描述了典型的现存十字缝纫构造。图5描述了形成在带上以构造阀带的袋。图6描述了用于在两个相邻的中空管中使用的阀带。图7是图6的剖面。图8描述了布置在外罩与内衬之间的阀带,并且外罩与内衬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内有阀带的中空管。图9是图8的剖面。图10描述了每个中空管中的两个阀带。图11描述了制衣中使用的具有阀带和袋的中空管。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隔热方法和产品,为了阻止穿缝式构造中隔热物的运动,袋9构造于中空管4中。在穿缝式构造过程期间,袋9构造于附至中空管4的阀带1上。图5中描述了一种构造阀带1的方法。通过如图5所示地折叠材料带3而构造了翼片2。材料带3的尺寸和翼片2的数量根据期望的应用而变化。材料带3的宽度小于其所预期用于的中空管的宽度,并且材料带3具有用于预期的中空管4的适当的长度。每个材料带3具有前端5和后端6。每个翼片2是通过将一段材料7捏在一起而构造的。通过捏而构造的两层在其基部8处或在材料带3的初始点处附接在一起。阀带1上的全部翼片2朝向形成阀带1的材料带3的前端5折叠。阀带1可以设计成在单个中空管4或者两个相邻的中空管中形成袋9。用于单个中空管的阀带1使翼片2的一侧纵向附接至阀带1。设计成用于在两个相邻的中空管中使用的阀带5使每个翼片2的中间区段纵向附接至阀带1。阀带放置在外罩织物10与内衬织物11之间。之后外罩10与内部织物11彼此纵向结合,并且结合至二者之间的内阀,从而形成具有阀带的中空管。隔热物添加于中空管4及其袋9中。任何材料都可以用于带,但是如在箱式挡板构造中使用的挡板网格对于大部分应用来说是最好的。缝合是按需要而将材料结合/附接的最好的方法(捏合的翼片的两层在其基部处彼此附接;翼片纵向附接至阀带;并且外罩与内部织物在阀带位于二者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结合)。还可以使用例如粘接之类的、对于形成隔热产品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将材料结合的其他方法。隔热物12可以是羽绒、合成纤维或者用于特定应用的合适的其它材料。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每个中空管中放置有两个阀带。在此实施方式中,附接至中空管的左侧的袋可以放置在附接至中空管的右侧的袋的正对面,即距阀带的前部边缘5相同的距离。或者每个左侧袋可以定位成位于管右侧上的两个袋之间,即距阀带的前部边缘5不同的距离。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用于构造衣服、睡袋、保暖袋、毯子和需要隔热的其他应用。以上示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各种概念、结构和技术。现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使用结合了这些概念、结构和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所主张的是,本专利的范围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产品,包括:外罩;内衬;具有至少一个袋的阀带;所述阀带定位在所述内衬上;至少一个管,通过将所述外罩附接至所述阀带和所述内衬使得所述阀带位于所述外罩与所述内衬之间而构造所述至少一个管;以及安装于每个管的隔热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8 US 13/962,5131.一种隔热产品,包括:外罩;内衬;具有至少一个袋的阀带;所述阀带定位在所述内衬上;至少一个管,通过将所述外罩附接至所述阀带和所述内衬使得所述阀带位于所述外罩与所述内衬之间而构造所述至少一个管;以及安装于每个管的隔热物,其中所述阀带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袋包括一段材料带,所述材料带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一段材料带被捏合从而形成翼片,所述翼片的层在所述翼片的位于所述材料带上的基部处彼此附接;其中全部的所述翼片朝向所述材料带的所述前端折叠,并且全部的所述翼片的一侧纵向附接至所述阀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产品,其中所述隔热产品包括多个管,每个所述管构造有具有多个袋的至少一个阀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产品,其中在每个所述管中包括两个阀带,其中一个阀带定位在所述管的左侧,并且第二个阀带定位在所述管的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产品,其中所述隔热产品包括多个管,每个所述管具有多个阀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亦立
申请(专利权)人:李亦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