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495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或下坡行走门扇机构或同时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上坡行走门扇机构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均包括多个门扇,门扇为上坡行走时,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上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下端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相连,门扇为下坡时,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上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下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满足坡度行走要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防建设的发展,很多机库一般均建立在跑道上,因此大门的洞口地面存在较大坡度的特殊情况,传统的侧转机库门仅适用于在水平轨道上行走,根本无法安装,这样成为机库门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满足坡度行走的用于坡道行走要求的门扇机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或下坡行走门扇机构或同时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上坡行走门扇机构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均包括多个门扇,门扇为上坡行走时,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上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下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相连,门扇为下坡时,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上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的下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相连。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包括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第一合页与其中一扇门扇相连,第一合页连接有轮轴,轮轴的中心处活动设有万向轴头,万向轴头的轴杆与第二合页活动连接,并通过螺母固定,第二合页与另一扇门扇相连。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拉式合页包括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分别与相邻的两扇门扇相连,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均包括连接端、与门扇相连的固定端,每个连接端中均设有活动通孔,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之间通过螺栓穿过两个活动通孔相连。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扇门扇上部之间连接的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或可拉式合页的上部设有导向装置,相邻两扇门扇下部连接的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或可拉式合页的下部设有行走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上部或下部采用可拉式合页来适用缝隙调整,而另一端采用固定式合页即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来进行张口状态调整,在使用时,门扇始终为坡度垂直状态,借助坡度行走技术,密封系统无需特殊设计,降低成本,且行走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坡行走门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下坡行走门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为D处的放大图;图8为正常行走时可拉式合页的状态图;图9为正常行走时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的状态图;图中标号:1-门扇、2-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3-可拉式合页、4-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6-轮轴、7-万向轴头、8-轴杆、9-螺母、10-第三合页、11-第四合页、12-连接端、13-固定端、14-活动通孔、15-螺栓、16-导向装置、17-行走轮装置、18-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9-下坡行走门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或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或同时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均包括多个门扇,门扇I为上坡行走时,相邻的两个门扇I的上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I的下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门扇I为下坡时,相邻的两个门扇I的上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相邻的两个门扇I的下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相邻两扇门扇I上部之间连接的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或可拉式合页3的上部设有导向装置16,相邻两扇门扇I下部连接的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或可拉式合页3的下部设有行走轮装置17,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包括第一合页4和第二合页5,第一合页4与其中一扇门扇I相连,第一合页4连接有轮轴6,轮轴6的中心处活动设有万向轴头7,万向轴头7的轴杆8与第二合页5活动连接,并通过螺母9固定,第二合页5与另一扇门扇I相连,可拉式合页3包括第三合页10和第四合页11,第三合页10和第四合页11分别与相邻的两扇门扇I相连,第三合页10和第四合页11均包括连接端12、与门扇相连的固定端13,每个连接端12中均设有活动通孔14,第三合页10和第四合页11之间通过螺栓15穿过两个活动通孔14相连。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扇机构适用于有坡度的轨道上,在有坡度的轨道上行走时,由于转弯拐角处需要变换坡度,上部或下部的缝隙需加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部或下部采用可拉式合页来适用缝隙调整,而另一端采用固定式合页即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来进行张口状态调整,在使用时,门扇始终为坡度垂直状态,借助坡度行走技术,密封系统无需特殊设计,降低成本,只需常规密封即可满足门扇密封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或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或同时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所述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均包括多个门扇(1),所述门扇(1)为上坡行走时,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1)的上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1)的下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所述门扇(1)为下坡时,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1)的上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1)的下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或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或同时包括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行走门扇机构(18)和所述下坡行走门扇机构(19)均包括多个门扇(I ),所述门扇(I)为上坡行走时,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I)的上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I)的下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所述门扇(I)为下坡时,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I)的上部之间通过可拉式合页(3)相连,相邻的两个所述门扇(I)的下部之间通过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坡道行走的门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端调心轴承式合页(2)包括第一合页(4)和第二合页(5),所述第一合页(4)与其中一扇所述门扇(I)相连,所述第一合页(4)连接有轮轴(6),所述轮轴(6)的中心处活动设有万向轴头(7),所述万向轴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国王剑季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秋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