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188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包括电控系统、底座、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打散机构及翻转机构;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并由电控系统控制动作;翻转机构由Y轴移动机构驱动横向位移,其包括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装配连接的机架、匹配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翻转驱动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和夹块以及装设于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底端的翻转减速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尤其,翻转机构具有翻转和夹紧功能,可方便实现将石墨坩埚抱起和倾倒,操作使用稳定、可靠且安全,卸料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粉尘伤害,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包括电控系统、底座、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打散机构及翻转机构;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均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并由电控系统控制动作;翻转机构由Y轴移动机构驱动横向位移,其包括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装配连接的机架、匹配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翻转驱动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和夹块以及装设于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底端的翻转减速机。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尤其,翻转机构具有翻转和夹紧功能,可方便实现将石墨坩埚抱起和倾倒,操作使用稳定、可靠且安全,卸料效率高,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粉尘伤害,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卸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钒氮合金主要特点是:比钒铁具有更有效的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可节约钒添加量,相同强度条件下钒氮合金与钒铁相比可节约20%?40%钒;钒、氮收得率稳定,可减少钢的性能波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结构钢、工具钢、管道钢、钢筋及铸铁以及其它行业中。 钒氮合金是由五氧化二钒、碳粉、活性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坯件,在常压、氮气氛保护下,经150(TC?1800°C高温状态下,反应生成钒氮合金。其关键工艺设备为连续式气氛推板高温炉,采用硅钥棒等电热元件获取热源。 钒氮合金烧结依赖半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通常需要人工手工劳作,环境温度高,现场环境恶劣,工人从事现场生产时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长期处于粉尘等毒害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尤其,现有的石墨坩埚在移动过程中需要翻转和移动,然而现有的方法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来进行操作,不够操作不够简单方便,而且工作效率低,增高了工人的疲劳强度,给工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卸料效率,无法有效满足大批量工业生产的需要。为此,提高钒氮合金烧结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粉尘伤害,研制满足要求的自动卸料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紧凑,操作使用简单、方便且安全,卸料效率高,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粉尘伤害的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电控系统、底座、匹配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Z轴移动机构、匹配装设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以及匹配装设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的翻转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并由所述电控系统控制动作;所述翻转机构由所述Y轴移动机构驱动横向位移,其包括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装配连接的机架、匹配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翻转驱动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和夹块以及装设于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底端的翻转减速机;所述翻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水平装设有驱动杆;所述同步带传动装置为对称装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侧的至少两组,所述的两组同步带传动装置均包括装设于所述驱动杆一端的主带轮、装设于所述机架底端的副带轮和原点检测开关以及呈水平装设于所述副带轮外侧端圆心位置的翻转夹紧气缸;所述副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带轮匹配连接;位于所述机架其中一侧的所述副带轮中部还对称装设有光轴;所述原点检测开关位于所述副带轮一侧,其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夹块为对称装设于所述机架底端的一对,其一端用于匹配夹紧石墨坩埚,另一端中部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翻转夹紧气缸的夹紧活塞杆匹配连接固定。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Z轴移动机构装配连接的翻转支架、固设于所述翻转支架顶端后侧的翻转安装板以及呈水平且对称固设于所述翻转安装板的外侧面上下两端的一对翻转导轨槽。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对称装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相对两侧的一对Z轴支架、装设于所述Z轴支架上的两组Z轴直线模组、水平固设于所述Z轴支架顶端的Z轴顶横梁、装设于所述Z轴顶横梁顶部相对两侧的一对Z轴步进电机以及装设于所述Z轴顶横梁顶部的两组Z轴减速机;所述的两组Z轴减速机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Z轴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组Z轴直线模组;所述Y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其中一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上,其包括与其中一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联接的Y轴机架、水平固设于所述机架一侧的导轨、对称装设于所述Y轴机架另一侧的一对Y轴轴承座、装设于所述Y轴轴承座一侧的Y轴减速机和装设于所述Y轴减速机的一端的Y轴电机;所述的一对Y轴轴承座内部均设有同步带轮;所述一对Y轴轴承座述内部的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匹配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构通过所述同步带装配连接所述翻转支架,并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翻转导轨槽配合连接。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打散机构装设于另一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上。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翻转安装板保持平行;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装配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架顶端的相对两侧壁并向所述翻转支架顶端的相对两侧壁外穿出;所述主带轮装设于所述驱动杆向所述翻转支架顶端外侧壁穿出的一端。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副带轮装和所述原点检测开关均装设于所述翻转支架的底端外侧壁。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光轴和所述翻转夹紧气缸的夹紧活塞杆均向所述翻转支架底端的内侧穿出;所述的一对夹块呈对称装设于所述翻转支架的底端内侧,并与所述光轴和夹紧活塞杆向所述翻转支架底端内侧穿出的一端匹配连接固定。 所述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包括底架、立柱和顶架;所述底架为由四根底梁首尾相连组装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其中一对相对布置的所述底梁之间还连接有多根连接梁;所述底架的底部四角位置呈对称固设有四个可调节式脚座;所述立柱为竖直且对称固设于所述底架顶部四角的四根,所述的四根立柱等高;所述顶架为由四根顶梁首尾相连组装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其顶部与所述底板装配连接,底部四角部位分别与所述四根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其中,该翻转机构具有翻转和夹紧功能,可方便实现将石墨坩埚抱起和倾倒;该翻转机构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并由电控系统控制动作,该翻转机构与Y轴移动机构的同步带装配连接,当Y轴移动机构的Y轴减速机和Y轴电机开始工作时,会带动Y轴轴承座的同步带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同步带使翻转机构在Y轴移动机构上左右移动,实现石墨坩埚在生产线和装料桶之间移动,整个翻转机构翻转稳定、可靠且效率高。同时,该Z轴移动机构采用龙门式结构形式,结构刚度高且运行稳定、可靠;γ轴移动机构可将石墨坩埚从运输带上移动到卸料位置,卸料后,再将石墨坩埚运送到生产线上方,尤其采用同步带传动,具有免润滑、吸振的优点,降低了整个Y轴移动机构运行的噪声,保证了整个Y轴移动机构运行的稳定性;打散机构可将烧结后的钒氮合金块在石墨坩埚内打散,打散效率高;整个卸料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卸料效率高,能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粉尘伤害,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钒氮合金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电控系统、底座、匹配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Z轴移动机构、匹配装设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以及匹配装设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的翻转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打散机构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并由所述电控系统控制动作;所述翻转机构由所述Y轴移动机构驱动横向位移,其包括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装配连接的机架、匹配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翻转驱动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和夹块以及装设于所述翻转驱动电机底端的翻转减速机;所述翻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水平装设有驱动杆;所述同步带传动装置为对称装设于所述机架相对两侧的至少两组,所述的两组同步带传动装置均包括装设于所述驱动杆一端的主带轮、装设于所述机架底端的副带轮和原点检测开关以及呈水平装设于所述副带轮外侧端圆心位置的翻转夹紧气缸;所述副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带轮匹配连接;位于所述机架其中一侧的所述副带轮中部还对称装设有光轴;所述原点检测开关位于所述副带轮一侧,其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夹块为对称装设于所述机架底端的一对,其一端用于匹配夹紧石墨坩埚,另一端中部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翻转夹紧气缸的夹紧活塞杆匹配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东兴严寒冰李光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