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038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磁轭、静铁芯以及缠绕在磁轭上的线圈;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分别固定于轭铁的两侧;所述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静触头排底部均设有永磁体;两个绝缘侧板A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灭弧室框架安装在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上,灭弧室框架内均匀固定有交错式栅片;所述灭弧室框架与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构成一个灭弧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压等级高;和同等负载的接触器组合装置相比性能可靠、电压等级高、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并且安装方便、灵活、运行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磁轭、静铁芯以及缠绕在磁轭上的线圈;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分别固定于轭铁的两侧;所述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静触头排底部均设有永磁体;两个绝缘侧板A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灭弧室框架安装在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上,灭弧室框架内均匀固定有交错式栅片;所述灭弧室框架与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构成一个灭弧室。本技术电压等级高;和同等负载的接触器组合装置相比性能可靠、电压等级高、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并且安装方便、灵活、运行可靠。【专利说明】 一种直流接触器
本技术用于电力机车上的备用电路中,也可用于电力、冶金、矿山、石油、交通运输等中等负载系统中,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机车上使用的直流接触器主要有电空式和电磁式两种,电磁式接触器靠电磁力作为动力源,电磁式直动接触器主要包括机体部分、传动部分、电磁驱动部分、磁吹部分和灭弧装置。电磁系统通电时产生电磁力,使衔铁运动并使触头接通或分断,从而接通或分断直流电,电磁体失电触头复位。灭弧装置采用安装在触头上方的灭弧栅片。 上述直流接触器的缺点是:1、接触容量小,容易出现触点熔焊;2、动触头与静触头合闸分闸时两者之间未产生相对摩擦,触头不能自洁;3、灭弧装置过于简单,拉长电弧与冷却电弧的能力差;4、工作电压与绝缘电压较低;5、接触器自身重量体积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接触容量小,容易出现触点熔焊;动触头与静触头合闸分闸时两者之间未产生相对摩擦,触头不能自洁;灭弧装置过于简单,拉长电弧与冷却电弧的能力差;工作电压与绝缘电压较低接触器自身重量体积偏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压等级高;和同等负载的接触器组合装置相比性能可靠、电压等级高、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并且安装方便、灵活、运行可靠的一种直流接触器。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直流接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磁轭、静铁芯以及缠绕在磁轭上的线圈;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分别固定于轭铁的两侧;所述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静触头排底部均设有永磁体;两个绝缘侧板A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并能够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力下将动触头向下拉动使其与静触头排接触;灭弧室框架安装在绝缘侧板A与绝缘侧板B上,灭弧室框架内均匀固定有交错式栅片;所述灭弧室框架与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构成一个灭弧室。 在上述的一种直流接触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静铁芯上方并设置在导向套内的动铁芯;以及与动铁芯固定的驱动架;压缩反力弹簧设置在驱动架且一端与驱动架内壁的顶端接触,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凸块上,该凸块固定在驱动架内;动铁芯与一个触头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触头压力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吊块上,该吊块通过一个吊架固定在绝缘侧板A和绝缘侧板B之间。 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螺旋管电磁铁,将轭铁作为安装架和磁路共同使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还利于散热;2、动触头驱动支架保证触头开距,加快分闸速度。3、触头系统使用主触头,合闸时通过动触头驱动支架的转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母排相互摩擦,清除灰尘、细小杂物和触头表面氧化层,减小触头接触电阻,这都能有效延长开关的电寿命。4、采用永磁体吹弧装置独立于主回路的方式,提供稳定的磁吹磁场,占用空间小,使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减小弧根对触头和引弧角的烧损,提高了吹弧的响应速度与准确性。5、灭弧室框架本身具有交错叠加结构,电弧进入灭弧室后,灭弧室利用弧室中左右交错排列的栅片结构分割、拉长和冷却电弧,使电弧快速熄灭;6、开关分闸动作使用反力弹簧压簧,这样占用空间小,且安装方便;压簧直接驱动驱动架,提高了分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驱动架支架通过压板驱动辅助开关,输出状态信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 实施例: 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介绍一下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固定有磁轭10、静铁芯11以及缠绕在磁轭10上的线圈6 ; 绝缘侧板A2与绝缘侧板B3分别固定于轭铁10的两侧;绝缘侧板A2和绝缘侧板B3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9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I ;静触头排9底部均设有永磁体8 ;两个绝缘侧板A2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7并能够在线圈6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力下将动触头7向下拉动使其与静触头排9接触;灭弧室框架19安装在绝缘侧板A2与绝缘侧板B3上,灭弧室框架19内均匀固定有交错式栅片18 ;所述灭弧室框架19与绝缘侧板A2和绝缘侧板B3构成一个灭弧室。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静铁芯11上方的动铁芯14 ;以及与动铁芯14固定的驱动架15 ;压缩反力弹簧16设置在驱动架15且一端与驱动架15内壁的顶端接触,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凸块上,该凸块固定在驱动架15内;动铁芯14与一个触头压力弹簧17的一端固定,所述触头压力弹簧17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吊块上,该吊块通过一个吊架固定在绝缘侧板A2和绝缘侧板B3之间。 工作时, 在通常情况下,接触器处于分断状态,动触头7与静触头排9断开。 通电时接触器合闸,线圈6产生电磁力并吸引动铁芯14向下移动,动铁芯14带动驱动架15同时驱动动触头7下移,动触头7与静触头排9闭合并产生相对滑动实现自洁,触头压力弹簧17提供合闸保持压力,驱动架15压缩反力弹簧16进一步储存动力。 失电时接触器分闸,线圈6产生的电磁力消失,压缩反力弹簧16释放储存动力,驱动驱动架15拉升动触头7与静触头排9脱离,实现接触器分闸。接触器分开时在动触头7与静触头排9间产生电弧,电弧受导磁铁板I与永磁体8产生的安培力吹入灭弧室。电弧进入灭弧室后在交错式栅片18的作用下分隔、拉长和冷却电弧,达到熄灭电弧的要求。 速动开关5安装在接触器两侧,通过驱动架15带动下与速动开关5接触和释放,给出相应状态信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固定有磁轭(10)、静铁芯(11)以及缠绕在磁轭(10)上的线圈(6); 绝缘侧板A (2)与绝缘侧板B (3)分别固定于轭铁(10)的两侧;所述绝缘侧板A (2)和绝缘侧板B (3)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9)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I);静触头排(9)底部均设有永磁体(8);两个绝缘侧板A (2)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7 )并能够在线圈(6 )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力下将动触头(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上固定有磁轭(10)、静铁芯(11)以及缠绕在磁轭(10)上的线圈(6);绝缘侧板A(2)与绝缘侧板B(3)分别固定于轭铁(10)的两侧;所述绝缘侧板A(2)和绝缘侧板B(3)之间对称设有静触头排(9)以及对称设置的电弧受导磁铁板(1);静触头排(9)底部均设有永磁体(8);两个绝缘侧板A(2)之间设有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顶端固定有动触头(7)并能够在线圈(6)产生的电磁力的吸力下将动触头(7)向下拉动使其与静触头排(9)接触;灭弧室框架(19)安装在绝缘侧板A(2)与绝缘侧板B(3)上,灭弧室框架(19)内均匀固定有交错式栅片(18);所述灭弧室框架(19)与绝缘侧板A(2)和绝缘侧板B(3)构成一个灭弧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良刘哲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