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温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温采集装置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有的地温测量装置大多为模拟温度传感器,使用起来不直观,操作不方便;2) —般的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只能进行单点数据测量,而且成本较高,不能对数据进行记录,功能较为单一 ;3)现有的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功耗较高,不能长时间工作在野外无电状态;4)现有的便携式带存储功能的地温采集装置只能将数据记录在数字存储器中,数据不直观,用户要经过复杂的操作才能得到相应的数据;5)现有的便携式地温采集设备通信方式单一,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和测试;6)现有便携式地温采集设备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超低功耗的地温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现有的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功耗较高,不能长时间工作在野外无电状态的问题;以及现有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只能进行单点数据测量,而且成本较高,不能对数据进行记录,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超低功耗的地温采集方法。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它还包括数据整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 UART接口与数据整理系统的第二 UART接口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第一单片机、实时时钟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存储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 I2C接口与实时时钟模块相连,第一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模块相连,第一单片机还与存储器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相连;实时时钟模块通过输出报警信号唤醒休眠状态的第一单片机,第一单片机读取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数据整理系统(2),数据采集系统(1)的第一UART接口(17)与数据整理系统(2)的第二UART接口(22)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第一单片机(18)、实时时钟模块(11)、温度传感器模块(12)、存储器模块(14)、电源管理模块(13),第一单片机(18)通过第一I2C接口(16)与实时时钟模块(11)相连,第一单片机(18)与温度传感器模块(12)相连,第一单片机(18)还与存储器模块(14)及电源管理模块(13)相连,实时时钟模块通过输出报警信号唤醒休眠状态的第一单片机(18),第一单片机(18)读取当前实时时钟模块的时间,控制温度传感器模块(12)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模块;数据整理系统包括第二单片机(27)、SD卡模块(24)、LCD显示模块(23)、第二UART接口(22);SD卡模块(24)和LCD显示模块(23)通过SPI接口(25)接在第二单片机(27)上,第二UART接口(22)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第二单片机(27)的第二I2C接口(21)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I2C接口(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功耗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I),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数据整理系统(2),数据采集系统(I)的第一 UART接口(17)与数据整理系统(2)的第二UART接口(22)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第一单片机(18)、实时时钟模块(11)、温度传感器模块(12)、存储器模块(14)、电源管理模块(13),第一单片机(18)通过第一 12C接口(16)与实时时钟模块(11)相连,第一单片机(18)与温度传感器模块(12)相连,第一单片机(18)还与存储器模块(14)及电源管理模块(13)相连,实时时钟模块通过输出报警信号唤醒休眠状态的第一单片机(18),第一单片机(18)读取当前实时时钟模块的时间,控制温度传感器模块(12)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模块;数据整理系统包括第二单片机(27)、SD卡模块(24)、LCD显示模块(23)、第二 UART接口(22) ;SD卡模块(24)和LCD显示模块(23)通过SPI接口(25)接在第二单片机(27)上,第二 UART接口(22)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第二单片机(27)的第二 I2C接口(21)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 I2C接口(16)连接,读取存储器模块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功耗便携式地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模块采用2组共8个传感器,第一组由第一传感器(WDO)、第二传感器(WD1)、第三传感器(WD2)和第四传感器(WD3)组成,第二组由第五传感器(WD4)、第六传感器(WD5)、第七传感器(WD6)和第八传感器(WD7)组成,2组传感器公用四个上拉电阻,即第一上拉电阻(RP1)、第二上拉电阻(RP2)、第三上拉电阻(RP3)、第四上拉电阻(RP4),第一上拉电阻(RP1)、第二上拉电阻(RP2 )、第三上拉电阻(RP3 )、第四上拉电阻(RP4 )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总电源(VCC)上,第一上拉电阻(RPl)的另一端接到第一传感器(DWO)和第五传感器(DW4)的第二引脚,然后接到第一单片机的同一 I/O端口上,第二上拉电阻(RP2)的另一端接到第二传感器(Dffl)和第六传感器(DW5)的第二引脚,然后接到第一单片机的同一控制端口上,第三上拉电阻(RP3)的另一端接到第三传感器(DW2)和第七传感器(DW6)的第二引脚,然后接到第一单片机的同一控制端口上,第四上拉电阻(RP4)的另一端接到第四传感器(DW3)和第八传感器(DW7)的第二引脚,然后接到第一单片机的同一控制端口 ;第一传感器(WD0)、第二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滨,孙晓光,祝英,王浩,郑绪,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