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74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如图所示的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光引发剂极大的降低了二苯甲酮使用过程中的迁移性,改善了黄变的现象,尤为重要的是该类化合物自身分子结构中具有叔胺结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再额外添加活性胺助剂即可引发,属自供氢的夺氢型光引发剂,另外,该类化合物在各类树脂及其低聚物中的溶解性好,是一种很好的BP类光引发剂替代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如图所示的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二苯甲酮衍生物作为光引发剂极大的降低了二苯甲酮使用过程中的迁移性,改善了黄变的现象,尤为重要的是该类化合物自身分子结构中具有叔胺结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再额外添加活性胺助剂即可引发,属自供氢的夺氢型光引发剂,另外,该类化合物在各类树脂及其低聚物中的溶解性好,是一种很好的BP类光引发剂替代品。【专利说明】一种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官能团的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自供 氢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二苯甲酮(BP)因为结构简单、合成容易、价格便宜成为了光固化领域使用最广泛 的光引发剂之一,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二苯甲酮不仅吸收能吸收290-410m的紫外光还能 吸收一部分可见光,因此表现出很好的表面固化能力;同时、二苯甲酮的熔点适中、与其他 材料的兼容性良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油墨、油漆、化妆品的等多个行业。 二苯甲酮也有一定的缺陷,如:二苯甲酮具有升华性,易挥发,固化过程中极易从 印刷品迁移到食品或药品中;二苯甲酮固化速度较慢,容易使固化涂层泛黄;使用过程中 需要与活性胺配合使用;近几年以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医药等行 业中外来化合物的污染日益敏感,政府的相关环保政策也越来越严格,二苯甲酮这些缺陷 已经使其使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预计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在未来几年,这种趋势还会 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这种情形,近年来,对光引发剂BP的改性成了研究的热点。 众所周知,大分子的光引发剂能有效的抑制小分子光引发剂的挥发性、迁移性,中 国专利:CN101434543A报道了一种大分子二苯甲酮衍生物,该衍生物通过含有支链的二醇 把两个二苯甲酮的分子偶联得到,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二苯甲酮的迁移性,但由于分子 量偏大,分子结构中活性官能团的密度不够,使用时添加量大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中国专利:CN102766045A报道了一种名称为4-苯基-3' -(特戊酰氧基)二苯甲 酮的衍生物,该衍生物以3-特戊酰氧基苯甲酸为原料,先与二氯亚砜作用合成酰氯,再与 联苯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得,联苯基团的引入使该二苯甲酮衍生物也能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二苯甲酮的挥发性,但分子共轭性更强,光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更严重的黄 变,另外,该光引发剂也需要活性胺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1735105A报道了名称为2-氯-4' -苯基二苯甲酮的衍生物,该分 子的结构分别在二苯甲酮的两个苯环上分别引入苯基和氯原子,有效的防止了游离苯的产 生,二苯甲酮的气味和黄变也得到了改善,但与二苯甲酮相比较,该衍生物在各种材料中的 兼容性不好,与夺氢型光引发剂一样,该衍生物也需要添加活性胺才能工作。 综上所述,寻找一种低迁移、低挥发性、低黄变、高活性、合成简单、价格便宜的二 苯甲酮替代品依然是当下光引发剂产业的一大现实需求。 我们发现了一类符合上述要求的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含有双官能团结 构,在保证高引发活性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二苯甲酮使用过程中的迁移性,改善了黄变的 现象,尤为重要的是该类化合物自身分子结构中具有叔胺结构,能有效的作为活性官能团 的H供体,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再额外添加活性胺助剂即可引发,属自供氢的夺氢型光引发 齐U,另外,该类化合物在各类树脂及其低聚物中的溶解性好,是一种很好的夺氢型光引发 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所示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1. 一种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其分子结构如下:R1, R2, R3可以为单独的取代基团或R1, R3相连与R2及N原子共同构成环状取代基团; R1, R2, R3为单独取代基团时可以各自独立是C1-C12的烷基、C2-C 4的烷基,所述C2-C4的 烷基被OH、SH、C1-C4烷氧基、CN、齒素或-COCKC1-C 4烷基)所取代,或R1是C3-C5烯基、C5-C 12环烷基、未被取代的苯基或被卤素、C1-C12的烷基、C1-C 4烷氧基或-COCKC1-C4烷基)取代的 苯基,R1,R2, R3可以各自相同,也可以不同。 Ri,R3相连时共同是C3-C7亚烧基,该亚烧基可以被引入-〇-、-S-、-C0-、或-N(R 4)-和 该C3-C7亚烷基可以被OH、SH、C1-C4烷氧基、CN、卤素或-COCKC 1-C4烷基)所取代。 R4为C1-C6的烷基,所述C1-C6的烷基被OH、SH、C 1-C4烷氧基、CN、卤素或-COO (C1-C4烷 基)所取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通用的合成工艺如 下图所示:其中R1, R2, R3意义与式中相同,X为氯或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该光引发剂的制备中: 第一步、4-甲基二苯甲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卤化试剂反应得到中间体A ;此处催化 剂可以是紫外光照或有机过氧化物。 第二步、中间体A与式所示的仲胺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式化合物;此 处催化剂可以是各种有机或无机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吡啶、三乙 胺;优选碳酸钠、碳酸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式所示的二元仲胺优选以下化合物,但不仅限于以下化 合物:【文档编号】C07C221/00GK104327199SQ201410634868【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2日 【专利技术者】叶正培, 王辉明, 周谭 申请人:长沙新宇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氢型双官能团二苯甲酮光引发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其中,R1,R2,R3可以为单独的取代基团或R1,R3相连与R2及N原子共同构成环状取代基团; R1,R2,R3为单独取代基团时可以各自独立是C1‑C12的烷基、C2‑C4的烷基,所述C2‑C4的烷基被OH、SH、C1‑C4烷氧基、CN、卤素或‑COO(C1‑C4烷基)所取代,或R1是C3‑C5烯基、C5‑C12环烷基、未被取代的苯基或被卤素、C1‑C12的烷基、C1‑C4烷氧基或‑COO(C1‑C4烷基)取代的苯基,R1,R2,R3可以各自相同,也可以不同。 R1,R3相连时共同是C3‑C7亚烷基,该亚烷基可以被引入‑O‑、‑S‑、‑CO‑、或‑N(R4)‑和该C3‑C7亚烷基可以被OH、SH、C1‑C4烷氧基、CN、卤素或‑COO(C1‑C4烷基)所取代。 R4为C1‑C6的烷基,所述C1‑C6的烷基被OH、SH、C1‑C4烷氧基、CN、卤素或‑COO(C1‑C4烷基)所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正培王辉明周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新宇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