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电芯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642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5:36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的保护片易损伤卷绕电芯过渡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绕电芯,包括卷绕极耳及卷绕极芯;卷绕极耳包括压合区、圆弧部及过渡区;卷绕电芯还包括保护片;保护片包括贴合部,贴合部贴合于压合区内;贴合部的朝向过渡区的边缘设置有弯曲部,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设置在贴合部的朝向圆弧部的边缘,第三弯曲部设置在贴合部的朝向卷绕极芯的边缘,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间均圆弧过渡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采用上述卷绕电芯的动力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卷绕电芯中,保护片边缘为圆滑的弯曲部,可有效避免割伤过渡区,保证卷绕电芯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的保护片易损伤卷绕电芯过渡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卷绕电芯,包括卷绕极耳及卷绕极芯;卷绕极耳包括压合区、圆弧部及过渡区;卷绕电芯还包括保护片;保护片包括贴合部,贴合部贴合于压合区内;贴合部的朝向过渡区的边缘设置有弯曲部,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设置在贴合部的朝向圆弧部的边缘,第三弯曲部设置在贴合部的朝向卷绕极芯的边缘,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间均圆弧过渡连接。同时,本技术提供采用上述卷绕电芯的动力电池。本技术提供的卷绕电芯中,保护片边缘为圆滑的弯曲部,可有效避免割伤过渡区,保证卷绕电芯的安全、可靠。【专利说明】一种卷绕电芯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卷绕电芯以及采用该卷绕电芯的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在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所寄予很大的期望。而动力电池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由于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其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振动、撞击等现象,这就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电池一般作为移动能源供应设备,对其体积和重量也有较高的要求。 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其电芯通常为卷绕电芯,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在长度方向上以一边为基准对齐放置,在宽度方向上错开放置,露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不含电极材料的极耳区,并且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中间含有隔膜,负极极片上含有电极材料部分完全覆盖正极极片上含有电极材料部分的情况下进行卷绕制得上述电芯。通过将不含电极材料的极耳区即分别卷绕形成在电芯一端的未敷料正极片和电芯另一端的未敷料的负极片中间部分压合,形成正极和负极极耳,由于极耳为卷绕极耳,为防止卷绕极耳端部折损,同时降低压合对卷绕极耳的圆弧边缘的影响,一般优选仍保留卷绕极耳两端部的圆弧部,此时,卷绕极耳包括中间的压合区12及位于压合区12边缘,并与极片卷绕极芯10和卷绕极耳两端部的圆弧端连接的呈弧状的过渡区11。 并且,当上述卷绕极耳与连接片在焊接时,需要对极耳上用于焊接的区域进行保护,以防止将极耳焊穿。通常,在卷绕极耳的压合区12设置保护片20。但由于焊接能力、重量、空间结构等限制,保护片20往往较薄,其厚度通常在0.1mm到0.5_范围内,此时,保护片20的相邻两侧边的拐角处形成的尖角在与卷绕极耳的过渡区11长期摩擦和相对运动后,会划伤和割破上述过渡区11,对过渡区11造成伤害,从而导致卷绕电芯掉料、短路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的保护片容易划伤和割破卷绕电芯过渡区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卷绕电芯,包括卷绕极芯和连接在卷绕极芯端部的卷绕极耳;所述卷绕极耳包括压合区、位于压合区两侧的圆弧部、以及连接压合区与圆弧部和连接压合区与卷绕极芯的过渡区;其中,所述卷绕电芯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贴合于压合区内;所述贴合部的朝向过渡区的边缘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圆弧部的边缘,所述第三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卷绕极芯的边缘,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间均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均包括与贴合部连接的第一弯角和与第一弯角连接的第二弯角;所述第二弯角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弯角的端部,另一端朝远离圆弧部或卷绕极芯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角通过平直的延伸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弯角。 进一步的,所述平直的延伸部与压合区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片为两面开口的矩形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角通过圆滑的延伸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弯角。 进一步的,所述圆滑的延伸部为横截面为半圆的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片还包括与贴合部平行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弯角朝远离圆弧部或卷绕极芯方向延伸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过渡区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贴合于所述贴合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片为一面开口的矩形盒的相互平行的两宽面间压合形成的压入t1-1=I / I 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角的弯曲半径为所述贴合部厚度的2-100倍,所述第二弯角的弯曲半径为所述贴合部厚度的2-100倍。 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如前所述的卷绕电芯。 本技术的卷绕电芯中,保护片朝向过渡区的边缘为包括第一弯角和第二弯角的圆滑弯曲部,可有效避免保护片的边缘割伤卷绕电芯的过渡区。即使在剧烈振动且保护片与过渡区之间存在长时间相对位移时,保护片也不会对卷绕电芯的过渡区带来负面伤害,保证了卷绕电芯的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的保护片容易划伤和割破多层箔材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卷绕电芯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卷绕电芯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中的保护片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中的保护片的立体图; 图7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中的保护片的立体图; 图8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卷绕电芯中的保护片的立体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卷绕极芯;11、过渡区;12、压合区; 20、保护片;21、贴合部;22、弯曲部;221、第一弯角;222、第二弯角;223、延伸部; 2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技术提供的卷绕电芯包括卷绕极芯和连接在卷绕极芯端部的卷绕极耳;所述卷绕极耳包括压合区、位于压合区两侧的圆弧部、以及连接压合区与圆弧部和连接压合区与卷绕极芯的过渡区;其中,所述卷绕电芯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贴合于所述压合区内;所述贴合部的朝向过渡区的边缘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圆弧部的边缘,所述第三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卷绕极芯的边缘,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间均圆弧过渡连接。 本技术中,如本领域所公知的,上述卷绕电芯通过将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敷料区正对并卷绕形成。即,在敷料区内,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绕电芯,包括卷绕极芯和连接在卷绕极芯端部的卷绕极耳;所述卷绕极耳包括压合区、位于压合区两侧的圆弧部、以及连接压合区与圆弧部和连接压合区与卷绕极芯的过渡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电芯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贴合于所述压合区内;所述贴合部的朝向过渡区的边缘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圆弧部的边缘,所述第三弯曲部设置在所述贴合部的朝向卷绕极芯的边缘,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和第三弯曲部间均圆弧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露霞杨珂利胡世超朱建华沈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