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588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座,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阀座为浮动阀座,在位于进口一侧的所述球体上开设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在所述阀体上与该第一引流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堵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由于设置了连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的引流孔,当球体转动微小角度时,引流孔导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管路内腔中的介质压力引入中腔,在阀座上形成有利于操作的压力差,使得关闭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座,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阀座为浮动阀座,在位于进口一侧的所述球体上开设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在所述阀体上与该第一引流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堵柱。本技术提供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由于设置了连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的引流孔,当球体转动微小角度时,引流孔导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管路内腔中的介质压力引入中腔,在阀座上形成有利于操作的压力差,使得关闭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专利说明】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
[0001〕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球阀,尤其涉及一种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的紧缺,石油、天然气开采在加速,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在增力口,成品油的输送管线建设在加快。密封球阀是成品油的输送管线的必备管件。 现有技术中的成品油的输送管线的密封球阀结构复杂,并且在球阀关闭过程中由于管线中存在较高的流体压力,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是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 本技术提供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座,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阀座为浮动阀座,所述阀座包括内筒部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部的径向外侧,并位于所述阀座靠近球体的一端,所述法兰部的径向宽度不小于所述内筒部的径向宽度,在所述内筒部设置有法兰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球体配合的配合面,在所述阀座的内筒部的外壁和所述阀体的内圆周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球体和所述阀座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到所述阀座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阀座轴向上远离所述球体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在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弹簧孔,在弹簧孔内设置有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进口一侧的所述球体上开设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在所述阀体上与该第一引流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堵柱。 优选地,在位于出口一侧的所述球体上开设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引流孔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在所述阀体上与该第二引流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堵柱。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镶嵌在所述阀座内且与所述阀座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在所述球体与所述第一、第二堵柱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第二滑槽为圆弧状,其圆心角大于9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二堵柱的宽度。 本技术提供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由于设置了连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的引流孔,当球体转动微小角度时,引流孔导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管路内腔中的介质压力引入中腔,在阀座上形成有利于操作的压力差,使得关闭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六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1(向局部视图; 图4为图1的8部在管路内腔和中腔未导通时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的8部在管路内腔和中腔导通时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100包括阀体1、球体2和阀座3,所述阀座3设置在阀体1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阀座3为浮动阀座。如图4所示,所述阀座3包括内筒部33和法兰部34。所述法兰部34设置在所述内筒部33的径向外侧,并位于所述阀座3靠近球体2的一端,所述法兰部34的径向宽度不小于所述内筒部33的径向宽度。在所述内筒部31设置有法兰部3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球体2配合的配合面35。在所述阀座3的内筒部33的外壁和所述阀体1的内圆周配合面之间设有0形密封圈4,在所述配合面35上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位于球体2和所述阀座3之间。所述密封圈5到所述阀座3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阀座3轴向上远离所述球体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在所述阀座3上设置有弹簧孔31,在弹簧孔31内设置有弹簧32。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弹簧32在轴向方向上位于阀体1和阀座3之间。所述密封圈5镶嵌在所述阀座3内且与所述阀座3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在所述阀座3和所述球体2之间形成软密封副,所述球体2与所述阀座3之间的配合面为硬密封配合面。 如图1、图2所示,在位于进口一侧和出口一侧所述球体2上开设有引流孔21,所述引流孔21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引流孔21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所述引流孔21可以将管路内腔和中腔导通。在所述阀体1上与该引流孔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堵柱11,在球阀100处于完全打开的位置时,该堵柱11正好堵住所述引流孔,用于将管路内腔和中腔截断。使得管路内腔中的流体压力不传递到中腔内。 如图3所示,在球体2与所述堵柱11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宽度稍大于所述堵柱11的宽度。所述滑槽22为圆弧状,其圆心角大于90度。当所述球体2转动时,所述堵柱11在该滑槽22内滑动,避免球体2和堵柱11之间的运动发生干涉。 如图1-2所示,在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浮动阀座的双截断排放球阀,在通常介质工况下通过弹簧加载的预紧力把阀座密封圈推向球体,使之与球体表面紧密贴合,起到预紧密封作用。由于该预紧力以及介质施加到浮动阀座上的压力差的存在,使得在当管路中存在介质压力的情况下关闭球阀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本技术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100中,当球阀100处于完全打开的位置时,堵柱11堵住所述引流孔21,管路内腔和中腔相互隔断,管路内腔中的流体压力不传递到中腔中,此时,在进口端,由于面积差形成单活塞效应的单向密封阀座,当进口端有介质压力时,可把单向密封阀座推向球体起到密封作用(如图4所示);在出口端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管路中存在介质压力的情况下关闭球阀100时,球阀转动微小角度,则堵柱11与引流孔21错开,引流孔21导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管路内腔中的介质压力引入中腔,如图5所示,在进口端,同样由于面积差把浮动阀座3推离球体2,便于对所述球体2进行转动操作,同时也能减小阀座3和球体2之间的摩擦,延长球阀100的使用寿命;在出口端也是同样的道理。 本技术的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由于设置了连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的引流孔21,当球体转动微小角度时,引流孔21导通管路内腔和中腔,管路内腔中的介质压力引入中腔,在阀座上形成有利于操作的压力差,使得关闭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截断排放结构的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座,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进口和出口处,所述阀座为浮动阀座,所述阀座包括内筒部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设置在所述内筒部的径向外侧,并位于所述阀座靠近球体的一端,所述法兰部的径向宽度不小于所述内筒部的径向宽度,在所述内筒部设置有法兰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球体配合的配合面,在所述阀座的内筒部的外壁和所述阀体的内圆周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配合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球体和所述阀座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到所述阀座内壁的距离小于所述阀座轴向上远离所述球体的一端的径向宽度,在所述阀座上设置有弹簧孔,在弹簧孔内设置有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进口一侧的所述球体上开设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一引流孔的一端与管路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引流孔的另外一端与中腔连通,在所述阀体上与该第一引流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堵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雷蒙德北京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