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210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它的隐形钥匙或隐形连接与中心钥匙断开和后锁芯断开,异步锁头锁死后锁芯、外锁装置锁死前锁芯、用顶推柱打开,前、后锁芯完全断开和异步旋转报警,顶针和锁针横向锁死锁持柱,电子遥控装置隐形安装于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集机电互锁隐形、机械互锁隐形、前后锁芯的连接隐形、异步报警于一体,使盗贼无法打开互锁装置和转动后锁芯。盗贼即使用手电钻把前锁芯和后锁芯都钻没了,用夹子之类的工具转动了连接舌,转动触点与没有固定触点接触而不能够接通电磁铁的供电电路,再加上电子遥控装置中断了电磁铁的供电电路,更不能够打开保险锁横,起到了完全切底的防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防盗锁领域的一种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的防盗锁有很多种,但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钥匙旋转来带动锁舌打开防盗锁,没有互锁装置、机电互锁和报警装置相结合结合的防盗锁,致使盗贼或者是开锁王很容易就打开了防盗锁。盗贼和开锁王打不开的防盗锁在目前还基本上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盗贼和开锁王打不开的的集异步互锁、异步报警、自锁和机电互锁结合为一体的高安全性的、盗贼和开锁王打不开的防盗锁的制造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壳内有锁体,锁体内有锁芯,锁芯包括前锁芯和后锁芯,锁体和前锁芯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所述的异步互锁安装于前锁芯的同步导孔和外锁滑槽、后锁芯的异步锁孔、锁体的异步承孔组成的通道中,用专配钥匙的顶推柱打开;所述的外锁装置在前锁芯和锁体上,与异步互锁的结构的结构交叉组合而成为异步互锁连接的外锁,用顶推柱打开;所述的互锁装置安装于锁持柱上的锁针孔与锁体上的互锁孔组成的互锁通道中,通过互锁钥匙打开;所述的隐形钥匙或隐形连接隐藏于前前锁芯内的隐形孔中;所述的后前锁芯活动安装在前前锁芯的后端部,连接舌活动安装在后前锁芯的后端部,连接舌穿过锁体的后端部的过孔后与联动机构相连,联动机构与锁舌相连;所述的连接舌上的转动触点与过孔内的固定触点或后前锁芯上的转动触点与前锁芯孔的后端部的固定触点与电子遥控装置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电磁铁的铁芯与保险锁横连接,组成电动保险防盗系统,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述的主触点和副触点与继电器和报警器连接于异步报警系统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所述的电源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普通照明电源或动力电源。 所述的互锁盖在固定壳与锁体和前锁芯之间,或者,互锁盖固定在锁体或固定壳的前端,限定了锁体和前锁芯的前端在固定壳里的位置;所述的锁体和前锁芯上有锁持孔,锁持孔内有锁持弹簧、锁持柱和锁顶,锁持柱上有锁针孔,前锁芯内有专配钥匙孔、外锁滑槽和同步导孔或前锁芯内有专配钥匙孔、隐形孔、外锁滑槽和同步导孔。 所述的互锁盖的中部有中间孔、中间孔的外面有互锁钥匙孔和抵针孔,互锁钥匙孔在抵针孔的前面于抵针孔相通,互锁盖上有互锁钥匙孔和抵针承孔,中间孔套在前锁芯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钥,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上的互锁钥匙孔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的抵针承孔是用来抵挡抵针,其目的是让抵针露出或陷入锁体前端部的抵针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使抵针承孔在互锁盖上有或没有。 所述的锁体上有互锁孔,锁针孔在锁持柱上,互锁孔与锁针孔在锁止的自然状态下连成一个直线通道,这个直线通道与锁持孔垂直贯通,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最前面顶在互锁盖上的是抵针,后面依次是锁针、顶针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的后面有顶针,其后面有互锁弹簧顶压;所述的互锁孔与锁针孔在锁开启的状态下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互锁孔与锁针孔各自独立而中断通道。 所述的锁针孔和互锁孔内有锁针和顶针,锁针和顶针在锁针孔和互锁孔内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和顶针在中心钥匙未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互锁弹簧顶推顶针和锁针及抵针,使锁针孔内有锁针和顶针,锁针和顶针的一端在锁针孔内,另一端在互锁孔内,超过锁针孔的部分在互锁孔内,使锁顶和锁持柱无法后退而被锁死,限制了锁持柱的移动,在互锁钥匙没有插入时中心钥匙也无法插入专配钥匙孔;所述的锁针和顶针在中心钥匙插入专配钥匙孔内的开启状态下,互锁孔与锁针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孔内只有锁针,锁针完全在锁针孔内,顶针完全在互锁孔内,此时锁持柱可以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 所述的王触点固定在后锁芯的如端部,副触点固定在如锁芯的后端部;所述的固定触点固定在锁体后端部的过孔内或锁芯孔后端部的端面上,转动触点可以固定在后锁芯的后面或圆柱面,转动触点也可以固定在连接舌上;所述的后锁芯是柱体,后锁芯的后端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舌穿过锁体后面的过孔,后锁芯的旋转中心的前端有凹陷的多边形连接孔。 所述的异步互锁包括异步承孔、异步锁孔、同步导孔和外锁滑槽、异步弹簧、异步锁头、传送柱、推杆,所述的同步导孔在前锁芯转旋的外缘部分的专配钥匙孔以外的空档处贯穿前锁芯的前后端面;所述的外锁滑槽在同步导孔的中间段穿破前锁芯的表面,把同步导孔分成前后两段,与前后两段同步导孔贯通,与外锁孔相交或垂直贯通;所述的异步锁孔在后锁芯旋转的外缘部分的连接孔以外的空档处贯穿后锁芯的前后端面;所述的异步承孔是承孔或盲孔,在锁芯孔的后端部、在后锁芯的后端部后面的锁体内,与后锁芯上的异步锁孔在异步锁止状态下与异步锁孔相互贯通;所述的推杆是两段,在滑块的两端,其端部在前后滑动时能够伸入外锁滑槽内;所述的异步弹簧安装在异步承孔内,异步锁头和传送柱安装于异步锁孔中,推杆安装于外锁滑槽两端的同步导孔中,滑块安装在外锁滑槽内;所述的异步锁孔内有异步锁头和传送柱或有传送柱和推杆,在异步锁头的后面有异步弹簧,在传送柱或异步锁头的前面有推杆和滑块,推杆在滑块的两端;所述的异步锁头在异步承孔内或异步锁头能够同时在异步锁孔内和异步承孔内,在顶推柱插入同步导孔内时,异步锁头在异步承孔内,异步锁孔内有传送柱和推杆;在静态的锁止状态下或没有顶推柱插入同步导孔内时,异步锁头的一端在异步锁孔内,另一端在异步承孔内,异步锁孔内有异步锁头和传送柱。 所述的外锁装置包括滑块、外锁滑槽、外锁孔、插柱、压簧;所述的滑块上带有齿条式或螺纹式的斜面槽;所述的外锁孔是在锁体上的通孔或承孔,与前锁芯上的外锁滑槽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通;所述的外锁孔内有插柱和压簧,压簧的一端顶在外锁孔的底部,另一端顶在插柱上,插柱的另一端顶在滑块上的齿条式的斜面槽上,滑块在外锁滑槽内,在外锁滑槽内的滑块上的斜面槽的齿顶与前锁芯的外圆平齐;所述的插柱在顶推柱没有插入同步导孔中时,插柱同时在外锁滑槽和外锁孔中锁死前锁芯;所述的插柱在顶推柱插入同步导孔中时,插柱在外锁孔内与前锁芯分离;所述的滑块在顶推柱插入同步导孔中推动推杆和滑块后移时,滑块上的斜面槽能够斜向推动插柱外移。 所述的外锁装置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没有时,所述的同步导孔中没有外锁滑槽和滑块,推杆是一个整体或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有时,所述的同步导孔中有外锁滑槽和滑块,推杆被滑块分开成为两段,分别在滑块的两端。 所述的外锁装置的滑块和外锁滑槽在异步互锁的同步导孔中,与异步互锁的结构的结构交叉组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开锁通道,都用顶推柱打开。 所述的专配钥匙包括中心钥匙和顶推柱及钥匙柄,中心钥匙和顶推柱固定在钥匙柄上;所述的顶推柱是柱体,在中心钥匙的外面;所述的中心钥匙是钥匙,中心钥匙长度比专配钥匙孔的长度长,中心钥匙的长度比专配钥匙孔长的部分用来直接插入连接孔或用来推动隐形钥匙插入连接孔或用来推动隐形连接插入连接孔;所述的钥匙柄是钥匙的柄部,钥匙柄上可以有电子遥控装置的遥控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固定壳(1)内有锁体(2),锁体(2)内有锁芯,锁芯包括前锁芯(3)和后锁芯(7),锁体(2)和前锁芯(3)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14);异步互锁安装于前锁芯(3)的同步导孔(31)和外锁滑槽(43)、后锁芯(7)的异步锁孔(33)、锁体的异步承孔(13)组成的通道中,用专配钥匙的顶推柱(38)打开;外锁装置在前锁芯(3)和锁体(22)上,与异步互锁的结构的结构交叉组合而成为异步互锁连接的外锁,用顶推柱(38)打开;互锁装置安装于锁持柱(5)上的锁针孔与锁体(2)上的互锁孔(17)组成的互锁通道中,通过互锁钥匙打开;隐形钥匙(11)或隐形连接(26)隐藏于前锁芯(3)内的隐形孔中;所述的前锁芯(3)活动安装在前锁芯(3)的后端部,连接舌(9)活动安装在前锁芯(3)的后端部,连接舌(9)穿过锁体(2)的后端部的过孔后与联动机构相连,联动机构与锁舌相连;所述的连接舌(9)上的转动触点(30)与过孔内的固定触点(29)或前锁芯(3)上的转动触点(30)与前锁芯(3)孔的后端部的固定触点(29)与电子遥控装置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电磁铁的铁芯与保险锁横连接,组成电动保险防盗系统,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有,或者没有;主触点(27)和副触点(28)与继电器和报警器连接于异步报警系统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有,或者没有;所述的电源是电池,或者是普通照明电源或动力电源;互锁盖(14)在固定壳(1)与锁体(2)和前锁芯(3)之间,或者,互锁盖(14)固定在锁体(2)或固定壳(1)的前端,限定了锁体(2)和前锁芯(3)的前端在固定壳(1)里的位置;所述的锁体(2)和前锁芯(3)上有锁持孔,锁持孔内有锁持弹簧(6)、锁持柱(5)和锁顶(4),锁持柱(5)上有锁针孔,前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孔、外锁滑槽(43)和同步导孔(31)或前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隐形孔、外锁滑槽(43)和同步导孔(31);所述的互锁盖(14)的中部有中间孔(22)、中间孔(22)的外面有互锁钥匙孔(15)和抵针孔,互锁钥匙孔(15)在抵针孔的前面于抵针孔相通,互锁盖(14)上有互锁钥匙孔(15)和抵针承孔(16),中间孔(22)套在前锁芯(3)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15)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钥(2424),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14)上的互锁钥匙孔(15)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的抵针承孔(16)是用来抵挡抵针(21),其目的是让抵针(21)露出或陷入锁体(2)前端部的抵针(21)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使抵针承孔(16)在互锁盖(14)上有或没有;所述的锁体(2)上有互锁孔(17),锁针孔在锁持柱(5)上,互锁孔(17)与锁针孔在锁止的自然状态下连成一个直线通道,这个直线通道与锁持孔垂直贯通,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最前面顶在互锁盖(14)上的是抵针(21),后面依次是锁针(20)、顶针(19)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20)的后面有顶针(19),其后面有互锁弹簧(18)顶压;所述的互锁孔(17)与锁针孔在锁开启的状态下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互锁孔(17)与锁针孔各自独立而中断通道;所述的锁针孔和互锁孔(17)内有锁针(20)和顶针(19),锁针(20)和顶针(19)在锁针孔和互锁孔(17)内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中心钥匙未插入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互锁弹簧(18)顶推顶针(19)和锁针(20)及抵针(21),使锁针孔内有锁针(20)和顶针(19),锁针(20)和顶针(19)的一端在锁针孔内,另一端在互锁孔(17)内,超过锁针孔的部分在互锁孔(17)内,使锁顶(4)和锁持柱(5)无法后退而被锁死,限制了锁持柱(5)的移动,在互锁钥匙没有插入时中心钥匙也无法插入专配钥匙孔;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中心钥匙插入钥匙孔内的开启状态下,互锁孔(17)与锁针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孔内只有锁针(20),锁针(20)完全在锁针孔内,顶针(19)完全在互锁孔(17)内,此时锁持柱(5)能够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所述的主触点(27)固定在后锁芯(7)的前端部,副触点(28)固定在前锁芯(3)的后端部;所述的固定触点(29)固定在锁体(2)后端部的过孔内或锁芯孔后端部的端面上,转动触点(30)固定在后锁芯(7)的后面或圆柱面,转动触点(30)或者固定在连接舌(9)上;所述的后锁芯(7)是柱体,后锁芯(7)的后端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舌(9)穿过锁体(2)后面的过孔,后锁芯(7)的旋转中心的前端有凹陷的多边形连接孔(8);所述的异步互锁包括异步承孔(13)、异步锁孔(33)、同步导孔(31)和外锁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固定壳(I)内有锁体(2),锁体(2)内有锁芯,锁芯包括前锁芯(3)和后锁芯(7),锁体(2)和前锁芯(3)的前端或前面有互锁盖(14);异步互锁安装于前锁芯(3)的同步导孔(31)和外锁滑槽(43)、后锁芯(7)的异步锁孔(33)、锁体的异步承孔(13)组成的通道中,用专配钥匙的顶推柱(38)打开;夕卜锁装置在前锁芯(3)和锁体(22)上,与异步互锁的结构的结构交叉组合而成为异步互锁连接的外锁,用顶推柱(38)打开;互锁装置安装于锁持柱(5)上的锁针孔与锁体(2)上的互锁孔(17)组成的互锁通道中,通过互锁钥匙打开;隐形钥匙(11)或隐形连接(26)隐藏于前锁芯(3)内的隐形孔中;所述的前锁芯(3)活动安装在前锁芯(3)的后端部,连接舌(9)活动安装在前锁芯(3)的后端部,连接舌(9)穿过锁体(2)的后端部的过孔后与联动机构相连,联动机构与锁舌相连;所述的连接舌(9)上的转动触点(30)与过孔内的固定触点(29)或前锁芯(3)上的转动触点(30)与前锁芯(3)孔的后端部的固定触点(29)与电子遥控装置连接于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电磁铁的铁芯与保险锁横连接,组成电动保险防盗系统,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有,或者没有;主触点(27)和副触点(28)与继电器和报警器连接于异步报警系统的供电电路中,供电电路与电源连接,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中有,或者没有;所述的电源是电池,或者是普通照明电源或动力电源; 互锁盖(14)在固定壳(I)与锁体(2)和前锁芯(3)之间,或者,互锁盖(14)固定在锁体(2)或固定壳(I)的前端,限定了锁体(2)和前锁芯(3)的前端在固定壳(I)里的位置;所述的锁体(2)和前锁芯(3)上有锁持孔,锁持孔内有锁持弹簧(6)、锁持柱(5)和锁顶(4),锁持柱(5)上有锁针孔,前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孔、外锁滑槽(43)和同步导孔(31)或前锁芯(3)内有专配钥匙孔、隐形孔、外锁滑槽(43)和同步导孔(31); 所述的互锁盖(14)的中部有中间孔(22)、中间孔(22)的外面有互锁钥匙孔(15)和抵针孔,互锁钥匙孔(15)在抵针孔的前面于抵针孔相通,互锁盖(14)上有互锁钥匙孔(15)和抵针承孔(16),中间孔(22)套在前锁芯(3)的前端部;所述的互锁钥匙孔(15)是用来插入互锁钥匙的柱钥(2424),在采用多柱式互锁钥匙时,同一互锁盖(14)上的互锁钥匙孔(15)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所述的抵针承孔(16)是用来抵挡抵针(21 ),其目的是让抵针(21)露出或陷入锁体(2)前端部的抵针(21)的长度一致或不一致,使抵针承孔(16)在互锁盖(14)上有或没有; 所述的锁体(2)上有互锁孔(17),锁针孔在锁持柱(5)上,互锁孔(17)与锁针孔在锁止的自然状态下连成一个直线通道,这个直线通道与锁持孔垂直贯通,在这个直线通道中,最前面顶在互锁盖(14)上的是抵针(21),后面依次是锁针(20)、顶针(19)的重复顺序,在最后一个锁针(20)的后面有顶针(19),其后面有互锁弹簧(18)顶压;所述的互锁孔(17)与锁针孔在锁开启的状态下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互锁孔(17)与锁针孔各自独立而中断通道; 所述的锁针孔和互锁孔(17)内有锁针(20)和顶针(19),锁针(20)和顶针(19)在锁针孔和互锁孔(17)内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中心钥匙未插入钥匙孔内的自然状态下,互锁弹簧(18 )顶推顶针(19 )和锁针(20 )及抵针(21),使锁针孔内有锁针(20 )和顶针(19 ),锁针(20 )和顶针(19 )的一端在锁针孔内,另一端在互锁孔(17 )内,超过锁针孔的部分在互锁孔(17)内,使锁顶(4)和锁持柱(5)无法后退而被锁死,限制了锁持柱(5)的移动,在互锁钥匙没有插入时中心钥匙也无法插入专配钥匙孔;所述的锁针(20)和顶针(19)在中心钥匙插入钥匙孔内的开启状态下,互锁孔(17)与锁针孔不在一个直线通道上,锁针孔内只有锁针(20 ),锁针(20 )完全在锁针孔内,顶针(19 )完全在互锁孔(17 )内,此时锁持柱(5)能够在锁持孔内来回移动; 所述的王触点(27)固定在后锁芯(7)的如端部,副触点(28)固定在如锁芯(3)的后端部;所述的固定触点(29)固定在锁体(2)后端部的过孔内或锁芯孔后端部的端面上,转动触点(30)固定在后锁芯(7)的后面或圆柱面,转动触点(30)或者固定在连接舌(9)上;所述的后锁芯(7)是柱体,后锁芯(7)的后端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舌(9)穿过锁体(2)后面的过孔,后锁芯(7)的旋转中心的前端有凹陷的多边形连接孔(8); 所述的异步互锁包括异步承孔(13)、异步锁孔(33)、同步导孔(31)和外锁滑槽(43)、异步弹簧(36)、异步锁头(35)、传送柱(34)、推杆(32),所述的同步导孔(31)在前锁芯(3)转旋的外缘部分的专配钥匙孔以外的空档处贯穿前锁芯(3)的前后端面;所述的外锁滑槽(43)在同步导孔(31)的中间段穿破前锁芯(3)的表面,把同步导孔(31)分成前后两段,与前后两段同步导孔(31)贯通,与外锁孔(40)相交或垂直贯通;所述的异步锁孔(33)在后锁芯(7)旋转的外缘部分的连接孔以外的空档处贯穿后锁芯(7)的前后端面;所述的异步承孔(13)是承孔或盲孔,在锁芯孔的后端部、在后锁芯(7)的后端部后面的锁体内,与后锁芯(7)上的异步锁孔(33)在异步锁止状态下与异步锁孔(33)相互贯通;所述的推杆(32)是两段,在滑块(44)的两端,其端部在前后滑动时能够伸入外锁滑槽(43)内;所述的异步弹簧(36)安装在异步承孔(13)内,异步锁头(35)和传送柱(34)安装于异步锁孔(33)中,推杆(32)安装于外锁滑槽(43)两端的同步导孔(31)中,滑块(44)安装在外锁滑槽(43)内;所述的异步锁孔(33 )内有异步锁头(35 )和传送柱(34 )或有传送柱(34 )和推杆(32 ),在异步锁头(35)的后面有异步弹簧(36),在传送柱(34)或异步锁头(35)的前面有推杆(32)和滑块(44),推杆在滑块(44)的两端;所述的异步锁头(35)在异步承孔(13)内或异步锁头(35 )能够同时在异步锁孔(33 )内和异步承孔(13 )内,在顶推柱(38 )插入同步导孔(31)内时,异步锁头(35)在异步承孔(13)内,异步锁孔(33)内有传送柱(34)和推杆(32);态的锁止状态下或没有顶推柱(38)插入同步导孔(31)内时,异步锁头(35)的一端在异步锁孔(33)内,另一端在异步承孔(13)内,异步锁孔(33)内有异步锁头(35)和传送柱(34); 所述的外锁装置包括滑块(44)、外锁滑槽(43)、外锁孔(40)、插柱(42)、压簧(41);所述的滑块(44)上带有齿条式或螺纹式的斜面槽(45);所述的外锁孔(40)是在锁体(2)上的通孔或承孔,与前锁芯(3)上的外锁滑槽(43)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相通;所述的外锁孔(40)内有插柱(42)和压簧(41),压簧(41)的一端顶在外锁孔(40)的底部,另一端顶在插柱(42)上,插柱(42)的另一端顶在滑块(44)上的齿条式的斜面槽(45)上,滑块(44)在外锁滑槽(43)内,在外锁滑槽(43)内的滑块(44)上的斜面槽(45)的齿顶与前锁芯(3)的外圆平齐;所述的插柱(42)在顶推柱(38)没有插入同步导孔(31)中时,插柱(42)同时在外锁滑槽(43)和外锁孔(40)中锁死前锁芯(3);所述的插柱(42)在顶推柱(38)插入同步导孔(31)中时,插柱(42)在外锁孔(40)内与前锁芯(3)分离;所述的滑块(44)在顶推柱(38)插入同步导孔(31)中推动推杆(32)和滑块(44)后移时,滑块(44)上的斜面槽(45)能够斜向推动插柱(42)外移; 所述的外锁装置在所述的机电混合多重互锁双钥匙报警防盗锁有,或者没有;没有时,所述的同步导孔(31)中没有外锁滑槽(43)和滑块(44),推杆(32)是一个整体或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有时,所述的同步导孔(31)中有外锁滑槽(43)和滑块(44),推杆(32)被滑块(44)分开成为两段,分别在滑块(44)的两端; 所述的外锁装置的滑块(44)和外锁滑槽(43)在异步互锁的同步导孔(31)中,与异步互锁的结构的结构交叉组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开锁通道,都用顶推柱(38)打开; 所述的专配钥匙包括中心钥匙(37)和顶推柱(38)及钥匙柄(39),中心钥匙(37)和顶推柱(38)固定在钥匙柄(39)上;所述的顶推柱(38)是柱体,在中心钥匙(37)的外面;所述的中心钥匙(37)是钥匙,中心钥匙(37)长度比专配钥匙孔的长度长,中心钥匙(37)的长度比专配钥匙孔长的部分用来直接插入连接孔或用来推动隐形钥匙插入连接孔或用来推动隐形连接插入连接孔;所述的钥匙柄(39)是钥匙的柄部,钥匙柄(39)上有电子遥控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園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喜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