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调节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194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0:49
一种高度调节杆,包括两端带有内螺纹且中空的螺桶,螺桶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桶上端装配有上螺杆,上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上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螺桶下端装配有下螺杆,下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同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下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为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该高度调节杆整体结构设计使得安装调整时非常方便,整体结构刚度大,不易变形,不会出现脱落事故,可靠性高,且可以在整个寿命期内免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调节杆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与高度调节阀配合使用的高度调节杆。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可靠性,减少列车的振动和噪声,在双层客车、提速客车和地铁客车中普遍采用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空气弹簧高度通过高度调节阀I进行调节,高度调节阀I需配备高度调节杆机构产生相应的调整动作。 如图I所示,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高度调节杆机构一般采用杆长较长的A、B螺杆一端分别与上下两个角形球节2连接,A螺杆3和B螺杆4的另外一端分别与锁紧螺母5对接。使用时,调节AB螺杆在锁紧螺母5中的长度来调节高度调节阀I。 但是该种结构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 A、B螺杆长度比较长,导致刚度不好,容易变形弯曲;2.角形球节为单向安装,芯轴容易磨损导致间隙加大,芯轴和外套容易分离导致安全事故;3.调整机构长度时比较繁琐,需拆卸整个机构。因为A、B螺杆长度较长,刚性不好,很难通过旋转锁紧螺母同时调节A、B螺杆,一般都是将其中一个螺杆拆卸,然后调整另一个螺杆;4.可靠性差,特别是难以适应车辆通过小曲线半径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容易安装调节且适应性强的高度调节杆。 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调节杆,包括两端带有内螺纹且中空的螺桶,螺桶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该螺桶上端装配有上螺杆,上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 所述上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 螺桶下端装配有下螺杆,所述下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同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下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 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为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使得上、下螺杆在使用过程中便于调节,所述上、下螺杆的光杆上固定有带卡口的圆柱,该圆柱与螺杆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卡口便于扳手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螺杆与螺桶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大于与第一杆端关节轴承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下螺杆与螺桶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大于与第二杆端关节轴承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使得调节高度时上、下螺杆有更多的螺纹长度余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螺杆与螺桶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紧固螺母,用以调整高度到位后对上、下螺杆进行固定。 为使得螺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调节,所述螺桶上下端接口处设有卡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销轴穿过第一、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后的伸出部分上安装有挡块,以对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进行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为端部带有销孔的销轴,装配在第一杆端关节轴承中的销轴与高度调节阀的控制杠杆连接,为防止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使销轴与控制杠杆松脱,销轴与控制杠杆采用六角开槽螺母紧固,紧固后在销轴端部的销孔中插上开口销,防止螺纹连接松脱;装配在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中的销轴与转向架上的构架安装座采用六角开槽螺母紧固连接,紧固后在销轴端部的销孔中插上开口销。 为了防锈、免维护以及有较高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以及螺桶采用不锈钢材料。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采用了杆长较短的上、下螺杆,用刚度大的螺桶与上下螺杆对接,相比现有技术的结构增大了整体结构的刚度,避免了刚度不足引起的较大变形,能够满足车辆通过小曲线半径的需要,适应性广。 2.将角形球节替换成了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由该杆端关节轴承自身结构带来的优点,使得结构安全可靠,不会出现脱落事故,并且可以实现在整个寿命期内免维护。 3.上、下螺杆以及螺桶上均设有卡口,用扳手调整时非常方便。 4.第一、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以及螺桶采用不锈钢材料,不需除锈等维护过程。 5.高度调节杆的整体结构设计使得安装调整时非常方便,只需将上、下螺杆用扳手固定,即可以方便地通过旋转螺桶同时调节上、下螺杆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I为公知技术的高度调节杆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高度调节杆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高度调节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上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I-高度调节阀,2-角形球节,3-A螺杆,4-B螺杆,5_锁紧螺母,6_第一杆端关节轴承,7-销轴,8-上螺杆,9-紧固螺母,10-螺桶,11-挡块,12-下螺杆,13-控制杠杆,14-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5-构架安装座,16-卡口,17-六角开槽螺母,19-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5所示,一种高度调节杆,包括两端带有内螺纹且中空的螺桶10,螺桶10上端为左旋内螺纹,下端右旋内螺纹;该螺桶10上端装配有上螺杆8,上螺杆8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6,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6内圈装配有销轴7 ; 所述上螺杆8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上端为右旋外螺纹,下端为左旋外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并且与螺桶10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大于与第一杆端关节轴承6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光杆上固定有带卡口 16的圆柱19,该圆柱19与螺杆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螺桶10下端装配有下螺杆12,所述下螺杆12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同的右旋外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下螺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4,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4内圈装配有销轴7。下螺杆12与螺桶10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大于与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4连接的那一端的螺纹长度,光杆上固定有带卡口 16的圆柱19,该圆柱19与螺杆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6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4为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 所述上、下螺杆与螺桶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紧固螺母9,以便高度调整到位后对上、下螺杆进行固定。 为使得螺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调节,所述螺桶10上下端接口处设有卡口 16。 所述销轴穿过第一、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后的伸出部分上安装有挡块11,以对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进行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7为端部带有销孔的销轴,装配在第一杆端关节轴承6中的销轴与高度调节阀I的控制杠杆13连接,为防止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使销轴7与控制杠杆13松脱,销轴7与控制杠杆13采用六角开槽螺母17紧固,紧固后在销轴7端部的销孔中插上开口销,防止螺纹连接松脱;装配在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4中的销轴7与转向架上的构架安装座15采用六角开槽螺母17紧固连接,紧固后在销轴7端部的销孔中插上开口销。 为了防锈、免维护以及有较高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以及螺桶采用不锈钢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调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内螺纹且中空的螺桶,螺桶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该螺桶上端装配有上螺杆,上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所述上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螺桶下端装配有下螺杆,所述下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同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下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为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调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带有内螺纹且中空的螺桶,螺桶两端内螺纹旋向相反,该螺桶上端装配有上螺杆,上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 所述上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 螺桶下端装配有下螺杆,所述下螺杆两端包括两段旋向相同的螺纹,两段螺纹之间设有一段没有螺纹的光杆,下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杆端关节轴承,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内圈装配有销轴; 所述第一杆端关节轴承和第二杆端关节轴承为鱼眼接头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螺杆的光杆上固定有带卡口的圆柱,该圆柱与螺杆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杆,其特征在于:上螺杆与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玉刚陶功安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