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9002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滚柱(2)之间设置有复合式簧片(1),该复合式簧片(1)由圆柱体(1a)、第一簧片(1b)和第二簧片(1c)组成,本体(5)的周侧面为台阶结构,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与小段之间通过中间的锥段过渡;护罩(4)由端部(4a)、环部(4b)和弯折部(4c)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复合式簧片来驱动滚柱,结构紧凑、加工及装配容易、簧片定位良好,不仅能保证各滚柱运动的同步性,而且能提高超越离合器性能的可靠性,使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护罩采用包边式安装结构,一方面安装方便、快捷,组装效率高;另一方面,护罩与本体接合紧密,牢靠性好,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器,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超越离合器是随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而出现的基础件,它是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或机器内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功能的重要部件。超越离合器的主要功能是:超越或传递转矩、精确定位、防止逆转。 现有的超越离合器一般由本体、护罩、挡板、滚柱和压簧构成。滚柱安装在本体内壁上开设的楔形定位槽中,由护罩和挡板轴向限位。在楔形定位槽中还设置有压簧,一个压簧对应一个滚柱,压簧驱动滚柱在楔形定位槽内移动。由于压簧需要另外加工斜槽来进行安装,一方面压簧安装斜槽的加工难度大,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压簧装配困难,容易产生歪斜,造成压簧卡滞、断裂,从而影响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另外,护罩一般通过螺钉与本体相固定,不仅拆装不方便,而且护罩与本体之间接合的紧密性较差,护罩容易松动并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可靠性好的单向超越离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包括本体(5)、护罩(4)、挡板 (3)和滚柱(2),在所述本体(5)的一侧安装护罩(4),另一侧安装挡板(3),本体(5)的内壁上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楔形定位槽,每个楔形定位槽中均装有滚柱(2),其特征在于: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滚柱(2)之间设置有复合式簧片(I),该复合式簧片(I)由圆柱体(la)、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组成,所述圆柱体(Ia)沿轴向插入本体(5)上对应开设的适配槽中,并由适配槽的收口、挡板(3)以及护罩(4)共同限位,所述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的根部与圆柱体固定(Ia)相连,第一簧片(Ib)与第二簧片(Ic)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所述第一簧片(Ib)与圆周上前一个滚柱(2)抵接,第二簧片(Ic)与圆周上后一个滚柱(2)抵接;所述本体(5)的周侧面为台阶结构,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与小段之间通过中间的锥段过渡;所述护罩⑷由端部(4a)、环部(4b)和弯折部(4c)组成,护罩 (4)的端部(4a)与本体(5)的端面紧贴,护罩(4)的环部(4b)将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包覆,护罩(4)的弯折部(4c)由环部(4b)的悬空端向内翻边而成,该弯折部(4c)包覆在本体(5)周侧面中间的锥段上。 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式簧片替代压簧来驱动滚柱运动,复合式簧片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复合式簧片的圆柱体沿轴向插入本体的适配槽中,安装方便、快捷,复合式簧片径向及周向由圆柱体进行定位,轴向由挡板和护罩限位,复合式簧片定位可靠,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两块簧片始终与圆周上前后两个滚柱抵接,通过两个簧片之间的张力来推动滚柱在楔形定位槽内运动,这样圆周上各滚柱运动的同步性好,超越离合器性能可靠,使用寿命有保障。 护罩的端部与本体的端面紧贴,护罩的环部与本体周侧面的大段紧贴,护罩的弯折部与本体周侧面中间的锥段紧贴,护罩通过滚边与本体相固定,不仅易于装配,组装效率高,而且护罩与本体接合紧密,连接既牢固又可靠,护罩的端部与弯折部配合,还起轴向定位的左右,能有效防止护罩发生松动,消除了因护罩松动产生异响的弊病。 所述滚柱(2)的数目为6-16个。由于复合式簧片装配简单,布置容易,这样本体上可以设置较多数目的滚柱,以有效提高承载能力。 所述护罩(4)为钢质冲压件,护罩⑷的环部(4b)与弯折部(4c)之间具有130-140度的夹角。这样一方面加工制作容易,有利于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护罩结构强度好,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所述挡板(3)为钢质圆弧形平板,并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钉与本体(5)相固定。以上结构挡板选材方便,易于生产及装配,并且挡板与本体接触面积大,连接牢固、可 O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复合式簧片来驱动滚柱,结构紧凑、加工及装配容易、生产成本低、簧片定位良好,不仅能保证各滚柱运动的同步性,而且能提高超越离合器性能的可靠性,使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护罩采用包边式安装结构,一方面安装方便、快捷,组装效率高;另一方面,护罩与本体接合紧密,牢靠性好,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护罩和挡板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复合式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复合式簧片1、滚柱2、挡板3、护罩4和本体5等部件构成。其中,本体5为圆环结构,本体5的周侧面为台阶结构,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与小段之间通过中间的锥段过渡。在本体5的一侧设置护罩4,另一侧设置挡板3。所述护罩4为钢质冲压件,由端部4a、环部4b和弯折部4c组成,护罩4的端部4a与本体5的端面紧贴,护罩4的环部4b将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包覆。护罩4的弯折部4c由环部4b的悬空端向内翻边而成,护罩4的环部4b与弯折部4c之间具有130-140度的夹角,并且弯折部4c包覆在本体5周侧面中间的锥段上。挡板3为钢质圆弧形平板,并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钉与本体5相固定。 如图1所示,在本体5的内壁上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楔形定位槽,楔形定位槽的数目为6-16个,本实施例优选为12个。在每个楔形定位槽中均装有滚柱2,滚柱2的轴心线与本体5的轴心线平行。滚柱2由挡板3及护罩4限位,使滚柱2只能在圆周上运动。 如图1、图3所示,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滚柱2之间设置有复合式簧片1,该复合式簧片I按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复合式簧片I由圆柱体la、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组成,圆柱体Ia沿轴向插入本体5上对应开设的适配槽中,并由适配槽的收口、挡板3以及护罩4共同限位。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的根部与圆柱体固定Ia相连,第一簧片Ib与第二簧片Ic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第一簧片Ib与圆周上前一个滚柱2抵接,第二簧片Ic与圆周上后一个滚柱2抵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包括本体(5)、护罩(4)、挡板(3)和滚柱(2),在所述本体(5)的一侧安装护罩(4),另一侧安装挡板(3),本体(5)的内壁上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楔形定位槽,每个楔形定位槽中均装有滚柱(2),其特征在于: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滚柱(2)之间设置有复合式簧片(1),该复合式簧片(1)由圆柱体(1a)、第一簧片(1b)和第二簧片(1c)组成,所述圆柱体(1a)沿轴向插入本体(5)上对应开设的适配槽中,并由适配槽的收口、挡板(3)以及护罩(4)共同限位,所述第一簧片(1b)和第二簧片(1c)的根部与圆柱体固定(1a)相连,第一簧片(1b)与第二簧片(1c)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所述第一簧片(1b)与圆周上前一个滚柱(2)抵接,第二簧片(1c)与圆周上后一个滚柱(2)抵接;所述本体(5)的周侧面为台阶结构,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与小段之间通过中间的锥段过渡;所述护罩(4)由端部(4a)、环部(4b)和弯折部(4c)组成,护罩(4)的端部(4a)与本体(5)的端面紧贴,护罩(4)的环部(4b)将本体(5)周侧面的大段包覆,护罩(4)的弯折部(4c)由环部(4b)的悬空端向内翻边而成,该弯折部(4c)包覆在本体(5)周侧面中间的锥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超越离合装置,包括本体(5)、护罩(4)、挡板(3)和滚柱(2),在所述本体(5)的一侧安装护罩(4),另一侧安装挡板(3),本体(5)的内壁上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楔形定位槽,每个楔形定位槽中均装有滚柱(2),其特征在于:在圆周上相邻的两个滚柱(2)之间设置有复合式簧片(I),该复合式簧片(I)由圆柱体(la)、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组成,所述圆柱体(Ia)沿轴向插入本体(5)上对应开设的适配槽中,并由适配槽的收口、挡板⑶以及护罩⑷共同限位,所述第一簧片(Ib)和第二簧片(Ic)的根部与圆柱体固定(Ia)相连,第一簧片(Ib)与第二簧片(Ic)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所述第一簧片(Ib)与圆周上前一个滚柱(2)抵接,第二簧片(Ic)与圆周上后一个滚柱(2)抵接;所述本体(5)的周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从仁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