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8656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铁水预处理中的脱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为空腔,壳体上设有联通空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向所述空腔底部延伸的进气管,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淹没所述进气管一定高度的脱硫液,且位于所述脱硫液平面上还设有一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喷口面向所述空腔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有位置高于所述脱硫液平面的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废气首先进入脱硫液中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气体上升再次经过喷淋除硫后经出气口排出,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铁水预处理中的脱硫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工业锅炉所排放的烟尘和硫化物是影响城市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该类废气需经过净化除尘后方可排放到外界,否则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对城镇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 目前,现有的脱硫除尘设备普遍存在占用地块大、运行成本高,且结构复杂、维护繁琐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脱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脱硫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为空腔,壳体上设有联通空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有向所述空腔底部延伸的进气管,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淹没所述进气管一定高度的脱硫液,且位于所述脱硫液平面上还设有一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喷口面向所述空腔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脱硫液平面的出气管。 进一步地,为利于废气排出时充分的与脱硫液接触发生反应,所述进气管的管口呈喇机状或扁平状。 进一步地,为利于废气与脱硫液充分反应,所述进气管设有至少两个出气流道,也可以是在伸入液面下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出气孔使废气逐渐与脱硫液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脱硫装置,它将废气首先进入脱硫液中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气体上升再次经过喷淋除硫后经出气口排出,大大提闻了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喷淋装置;5、脱硫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脱硫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I内为空腔,壳体I上设有联通空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设有向空腔底部延伸的进气管2,空腔内填充有淹没进气管2 —定高度的脱硫液5,且位于脱硫液5平面上还设有一喷淋装置4,喷淋装置4的喷口面向空腔底部,出气口处设置有位置高于脱硫液平面的出气管3。 为利于废气排出时充分的与脱硫液5接触发生反应,进气管2的管口呈喇叭状或扁平状。 为利于废气与脱硫液5充分反应,进气管2设有至少两个出气流道,也可以是在伸入液面下的管壁上开设多个出气孔使废气逐渐与脱硫液接触。 在本脱硫装置工作中,废气首先经进气管2进入脱硫液5中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气体上升再次经过喷淋装置4除硫后经出气口的出气管3排出,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脱硫装置,它将废气首先进入脱硫液中反应,然后反应后的气体上升再次经过喷淋除硫后经出气口排出,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1)内为空腔,壳体(1)上设有联通空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向空腔底部延伸的进气管(2),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淹没进气管(2)一定高度的脱硫液(5),且位于所述脱硫液(5)平面上还设有一喷淋装置(4),所述喷淋装置(4)的喷口面向空腔底部,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位置高于脱硫液平面的出气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装置,它包括壳体(1),壳体(I)内为空腔,壳体(I)上设有联通空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向空腔底部延伸的进气管(2),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淹没进气管(2)—定高度的脱硫液(5),且位于所述脱硫液(5)平面上还设有一喷淋装置(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东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