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824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相邻的两列,位于组件第二行与第一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汇流条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正负电极串联,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其中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件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汇流条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组件的串阻,起到增加组件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是用汇流条、焊带将电池片串联而成。以一个60片6吋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为例,如图1所示,总汇流条的长度超过3m,串阻将超过40m Ω,这样汇流条上的电学损失将超过1.6W,考虑到焊点对串阻的影响,汇流条上的电学损失将远远超过1.6ff0 多条汇流条的使用,不但会显著增加人力成本;而且,在组件的上下两端均有汇流条引出,这样会相应的增加玻璃、EVA、背板、铝合金等材料的使用量。 从外观上来看,汇流条的过多使用,影响组件的外观。 现在光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除了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外,降低成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有之路。降低汇流条的使用量,不但可以增加太阳电池组件的成本,而且也可以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而采用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大大降低汇流条的使用量,不但可以减少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组件的串阻,起到增加组件效率的目的。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技术方案为,包括η行m列电池片,其中,η不小于2,m不小于2,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相邻的两列,位于组件第二行与第一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汇流条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正负电极串联,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其中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 优选的,包括10行6列电池片。 二极管的出线端与组件中距离正负电极出线端直线距离最近处电池片连接,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汇流条弓I出二极管出线端。 二极管的出线端位于组件第一行且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相邻的两片电池片的任意一片,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汇流条弓I出二极管出线端。 组件中电池片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行间距为2-50mm。组件中电池片列的间距为l-20mm。组件中电池片除第一行与第二行之外的其他行之间的间距为l_20mm。 优选的,组件中电池片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行间距为8mm。组件中电池片列的间距为2_。组件中电池片除第一行与第二行之外的其他行之间的间距为2_。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涉及组件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汇流条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组件的串阻,起到增加组件效率的目的。实验证明,采用传统版型(以1564mm*982mm尺寸,60片156mm*156mm组件为例),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法相比,可以降低串阻60πιΩ,提高效率2.4W ;另外该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组件尺寸,减少组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光伏组件的电池片背面连接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正面连接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光伏组件的电池片背面连接示意图。 图中,2.焊带;3.正电极出线端汇流条;4.负电极出线端汇流条;5.二极管出线端汇流条;6.传统组件汇流条,11.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电池片;12.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一致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该组件包括7行4列电池片。参照说明书附图图2,3,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两侧相邻的列,位于组件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正电极出线端汇流条3与负电极出线端汇流条4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2正负电极串联,如说明书附图图2、3所示将7行4列电池片都串联起来。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则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如说明书附图图2、3中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电池片11,其他为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一致电池片12 ;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与组件距离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正电极出线端汇流条3与负电极出线端汇流条4直线距离最近处电池片连接,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引出二极管出线端。 二极管的出线端位于组件第一行且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相邻的两片电池片的任意一片,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引出二极管出线端;组件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行间距为20mm,其他行或列的间距为10mm。该技术涉及组件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传统组件汇流条6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组件的串阻,起到增加组件效率的目的。 实施例2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该组件包括10行6列电池片。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两侧相邻的列,位于组件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正电极出线端汇流条3与负电极出线端汇流条4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2正负电极串联成一个电池片组。将该组件中10行6列电池片串联起来。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则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如说明书附图图2、3中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电池片11,其他为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2的焊接方向一致电池片12 ;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与组件距离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正电极出线端汇流条3与负电极出线端汇流条4直线距离最近处电池片连接,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引出二极管出线端。 二极管的出线端位于组件第一行且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相邻的两片电池片的任意一片,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二极管的出线端汇流条5引出二极管出线端;组件第一行与第二行的行间距为8mm,其他行或列的间距为2mm。该技术涉及组件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传统组件汇流条6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材料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组件的串阻,起到增加组件效率的目的。 采用传统版型(以1564mm*982mm尺寸,60片156mm*156mm组件为例),与传统组件的连接方法相比,可以降低串阻60mΩ,提高效率2.4W ;另外该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组件尺寸,减少组件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行m列电池片,其中,n不小于2,m不小于2,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相邻的两列,位于组件第二行与第一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汇流条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正负电极串联,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其中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η行m列电池片,其中,η不小于2,m不小于2,电池片正负电极出线端电池片位于组件宽度二分之一处的相邻的两列,位于组件第二行与第一行之间的位置,有且只有电池片的出线端有汇流条与接线盒连接;从出线端正极电池片开始沿行或列的方向与下一电池片用焊带正负电极串联,如果连续的3片电池片在连接方向上的夹角呈90°,其中第二片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焊带的焊接方向呈90°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10行6列电池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极管的出线端与组件中距离正负电极出线端直线距离最近处电池片连接,在该电池片的背面由汇流条引出二极管出线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极管的出线端位于组件第一行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河顺姜言森刘兴村任现坤张春艳马继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