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415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现有窗户容易致使房屋打进雨水,自锁机构的自锁效果有待考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蜗轮和卷绕筒均固定在蜗轮轴上;卷绕筒通过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通过连接钢丝绳连接;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摆杆铰接;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摆杆铰接;第一摆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第二摆杆的一端与第四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窗户启闭大小的无级调整,且调整后自锁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户,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
技术介绍
窗户广泛用于居家房屋、宾馆和写字楼等,起到采光、通风、防雨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现有窗户多为侧开或平推开启,下雨时雨水容易打进房屋,主要用在居家房屋。平推开启的窗户大多没有自锁性(自锁性是指窗户受到再大的外力,如刮风,也不会关闭);侧开式窗户带有自锁功能,其中无级(无级是指窗户开度大小可随意调整)开启的操作麻烦、自锁性不好,有级(有级是指窗户开度大小分档调整)开启的操作简单、自锁性好,但是不能随意调节开启大小。 相对侧开或平推开启的窗户而言,悬挂窗户雨水不容易打进房屋,主要用于宾馆和写字楼。目前悬挂窗户不能实现无级开启,如果受到变化载荷(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自锁性失效,导致刮风等外界影响将导致窗户启闭大小变化甚至摔破玻璃,高空坠玻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实现窗户启闭大小的无级调整,以满足不同气候、不同人群对窗户启闭的个性化要求,且调整后自锁性好,防止刮风等外界影响导致窗户启闭大小变化甚至摔破玻璃。 本专利技术包括手轮、蜗杆轴、蜗杆、玻璃窗框架、蜗轮、蜗轮轴、卷绕筒、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滚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接钢丝绳、第一导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和第二导轨;所述的手轮和蜗杆均固定在蜗杆轴上,蜗轮和卷绕筒均固定在蜗轮轴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蜗杆轴和蜗轮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玻璃窗框架上;四个滚轮均与玻璃窗框架铰接,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一侧,另外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均与卷绕筒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沿同一个旋转方向依次绕过三个滚轮,并与第一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沿相反的旋转方向绕过第四个滚轮,并与第二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固定在玻璃窗框架上;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内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摆杆中部;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摆杆中部;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与第四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所述的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摆杆的铰接中心至第一摆杆与第三滑块的铰接中心的距离等于第二拉杆与第二摆杆的铰接中心至第二摆杆与第四滑块的铰接中心的距离。 所述的蜗杆为单头蜗杆。 所述玻璃窗框架的顶部与玻璃窗固定架的顶部铰接。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窗户启闭大小的无级调整,满足不同气候、不同人群对窗户启闭的个性化要求,并且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自锁性防止刮风等外界影响导致窗户启闭大小变化甚至摔破玻璃;摆杆两端都采用球铰,避免窗户启闭过程的干涉;有对称的两套导轨、拉杆、摆杆和滑块共同作用窗户启闭,受力平衡,耐久性、可靠性好。 2、本专利技术米用悬挂方式安装玻璃窗框架,即玻璃窗框架的顶部与玻璃窗固定架的顶部铰接,悬挂方式大大减小了下雨时雨水打进房屋的程度。 3、本专利技术将蜗轮蜗杆传动的良好自锁性应用到自锁式窗户中,并实现了无级调整,可促进自锁式窗户的市场推广,提高自锁式窗户的市场竞争力。 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滑块移动实现玻璃窗框架启闭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包括手轮1、蜗杆轴2、蜗杆3、玻璃窗框架4、蜗轮5、蜗轮轴6、卷绕筒7、第一钢丝绳8、第二钢丝绳9、滚轮10、第一滑块11-1、第二滑块11-2、连接钢丝绳12、第一导轨13、第一拉杆14-1、第二拉杆14_2、第一摆杆15-1、第二摆杆15-2、第三滑块16-1、第四滑块16-2和第二导轨18 ;手轮I和蜗杆3均固定在蜗杆轴2上,蜗轮5和卷绕筒7均固定在蜗轮轴6上,蜗杆3与蜗轮5啮合;蜗杆3为单头蜗杆;蜗杆轴2和蜗轮轴6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玻璃窗框架4上;四个滚轮10均与玻璃窗框架4铰接,两个滚轮10设置在卷绕筒7的一侧,另外两个滚轮10设置在卷绕筒7的另一侧;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的一端均与卷绕筒7固定;第一钢丝绳8的另一端沿同一个旋转方向依次绕过三个滚轮10,并与第一滑块11-1的外侧壁固定;第二钢丝绳9的另一端沿相反的旋转方向绕过第四个滚轮10,并与第二滑块11-2的外侧壁固定;第一滑块11-1和第二滑块11-2均与第一导轨13滑动连接,第一导轨13固定在玻璃窗框架4上;连接钢丝绳12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1-1的内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滑块11-2的内侧壁固定;第一拉杆14-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1-1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摆杆15-1中部;第二拉杆14-2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1-2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摆杆15-2中部;第一摆杆15_1的一端与第三滑块16-1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4球铰接;第二摆杆15-2的一端与第四滑块16-2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4球铰接;第三滑块16-1和第四滑块16-2均与第二导轨18滑动连接。 该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的工作原理: 将玻璃窗框架4的顶部与玻璃窗固定架17的顶部通过铰接轴19铰接,第二导轨18固定在玻璃窗固定架17上。转动手轮I将动力经蜗杆轴2、蜗杆3传给蜗轮5 ;蜗轮5经蜗轮轴6将动力传给卷绕筒7。当卷绕筒7正转时,第一钢丝绳8缠绕到卷绕筒7上,从而带动第一滑块11-1和第二滑块11-2沿着第一导轨13朝同一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钢丝绳9从卷绕筒7上退绕;第一滑块11-1通过第一拉杆14-1带动第一摆杆15-1摆动,从而驱动第三滑块16-1 ;第二滑块11-2通过第二拉杆14-2带动第二摆杆15-2摆动,从而驱动第四滑块16-2 ;第三滑块16-1和第四滑块16-2沿着第二导轨18朝同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玻璃窗框架4绕着铰接轴19摆动(即玻璃窗框架4相对玻璃窗固定架17摆动),实现窗户的开启。同理,当卷绕筒7反转时,第二钢丝绳9缠绕到卷绕筒7上,第一钢丝绳8从卷绕筒7上退绕,实现窗户的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包括手轮、蜗杆轴、蜗杆、玻璃窗框架、蜗轮、蜗轮轴、卷绕筒、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滚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接钢丝绳、第一导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和第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轮和蜗杆均固定在蜗杆轴上,蜗轮和卷绕筒均固定在蜗轮轴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蜗杆轴和蜗轮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玻璃窗框架上;四个滚轮均与玻璃窗框架铰接,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一侧,另外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均与卷绕筒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沿同一个旋转方向依次绕过三个滚轮,并与第一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沿相反的旋转方向绕过第四个滚轮,并与第二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固定在玻璃窗框架上;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内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摆杆中部;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摆杆中部;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与第四滑块球铰接,另一端与玻璃窗框架球铰接;所述的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包括手轮、蜗杆轴、蜗杆、玻璃窗框架、蜗轮、蜗轮轴、卷绕筒、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滚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接钢丝绳、第一导轨、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滑块、第四滑块和第二导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轮和蜗杆均固定在蜗杆轴上,蜗轮和卷绕筒均固定在蜗轮轴上,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的蜗杆轴和蜗轮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玻璃窗框架上;四个滚轮均与玻璃窗框架铰接,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一侧,另外两个滚轮设置在卷绕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均与卷绕筒固定;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沿同一个旋转方向依次绕过三个滚轮,并与第一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沿相反的旋转方向绕过第四个滚轮,并与第二滑块的外侧壁固定;所述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固定在玻璃窗框架上;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能何小晶王川曾功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