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忠岭专利>正文

前轮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242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轮散热器涉及一种用于散热的轮胎冷却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能快速持续稳定地散热,有效避免刹车失灵,降低爆胎率,且不会造成路面湿滑或结冰,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的前轮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轮散热器包括固定连接的轮芯、刹车盆、钢圈,钢圈右侧面上设第一通孔,钢圈左端设第一凸缘,刹车盆左端设第二凸缘,第一、第二凸缘之间设第一密封垫圈,连接板中部设连接孔,轮芯右端头穿过连接孔,连接板固定在钢圈右侧,外罩盖固定在连接板右侧,外罩盖左端与钢圈右侧面之间设第二密封垫圈,外罩盖上设注水孔。(*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轮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车用轮胎的充气设备、压力或温度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散热的轮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在运行时会由于轴承、钢圈、刹车盆、刹车片、刹车鼓等部件的摩擦而生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上述部件过热时会导致爆胎或使刹车失灵,引发交通事故。所以,需要对轮胎进行散热。另一方面,温度过高也会加剧相关部件的磨损,使它们的使用寿命降低(温度会使零部件热胀冷缩,改变间隙)。 目前常见的车轮散热措施是用水管冲淋钢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冲水为轮胎降温。但是这样的散热措施用水量大,成本高,水不断地流洒在路面上,造成严重浪费,也会导致路面湿滑,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尤其冬季用水流失快,容易造成路面结冰,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这样的散热措施不能直接作用于轮芯,对于内装减速装置的轮芯,轮芯发热后不能及时散热,极易出现漏油、轴承严重磨损等问题,安全不能保证。另外,刹车鼓发热后若喷水散热,冷热剧变极易使刹车鼓爆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能快速持续稳定地散热,有效避免刹车失灵,降低爆胎率,且不会造成路面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轮散热器,包括轮芯(1)、刹车盆(2)、钢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芯(1)、刹车盆(2)、钢圈(4)上各同轴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轮芯(1)的圆周分布且孔径相同的第一螺孔(5),第一螺钉(6)穿过所述第一螺孔(5),将所述轮芯(1)、刹车盆(2)、钢圈(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圈(4)的右侧面上设有沿其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41),所述钢圈(4)的左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42),所述刹车盆(2)的左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21),所述第一凸缘(42)、第二凸缘(2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圈(22),还包括圆形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中部设有连接孔(7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轮散热器,包括轮芯(I)、刹车盆(2)、钢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芯(I)、刹车盆(2)、钢圈(4)上各同轴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轮芯(I)的圆周分布且孔径相同的第一螺孔(5),第一螺钉(6)穿过所述第一螺孔(5),将所述轮芯(I)、刹车盆(2)、钢圈(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圈(4)的右侧面上设有沿其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41),所述钢圈(4)的左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凸缘(42),所述刹车盆(2)的左端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21),所述第一凸缘(42)、第二凸缘(2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圈(22), 还包括圆形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中部设有连接孔(71),所述连接孔(71)的孔径和所述轮芯(I)的右端头的外径相同,所述轮芯(I)的右端头穿过所述连接孔(71),所述连接板(7)上沿其圆周方向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二螺孔(72)、至少两个第三螺孔(73),所述第二螺孔(72)与所述第一螺孔(5)同轴布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岭
申请(专利权)人:王忠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