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液电池的正极电极以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电池的正极电极以及使用该正极电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在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是隔着分离物层压的。因此,为了防止由于在一个电极的端部处正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接触而导致短路,在这个电极的端部处形成绝缘层。然而,为了防止短路所形成的绝缘层在充放电时减少了正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物质移动路径的数量,造成充放电容量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做出了一些提案来实现防止短路而不引起充放电容量的降低。例如,提出了一种其中绝缘层具有通孔的配置,即,在卷回型电池中使用的带状集电体上形成的电极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分别形成的突起部上的一部分处,形成绝缘带或绝缘涂层。提出了这一点来实现通过通孔的物质移动以防止充放电容量的降低(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文献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6-40878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如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将具有通孔的绝缘带附着至电极活性物质层的突起部上的一部分,以实现防止内部短路而不引起充放电容量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液电池的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电体;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涂布膜;沿着所述涂布膜的端部形成的不均匀区域,在所述不均匀区域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厚度变化;以及在所述不均匀区域和邻近所述不均匀区域的所述集电体的表面的一部分上竖立的突起绝缘体,其中在所述不均匀区域的表面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彼此独立,并且以足够低的配置密度来布置以允许电池反应物质穿过所述不均匀区域的所述表面的移动,并且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以比在所述不均匀区域的所述表面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的配置密度高的配置密度来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25 JP 2012-1200551.一种非水电解液电池的正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集电体;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涂布膜;沿着所述涂布膜的端部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倾斜面;以及从所述倾斜面的一部分表面朝着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变小的方向到正极引出片为止的区域上竖立的突起绝缘体,其中在所述倾斜面的表面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彼此独立,并且以足够低的配置密度来布置以允许电池反应物质穿过所述倾斜面的所述表面的移动,并且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以比在所述倾斜面的所述表面上竖立的所述突起绝缘体的配置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智行,浮田明生,阿南隆由,
申请(专利权)人: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