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2030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由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电源及第一接触器组成,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用于采集变桨电机的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并分别反馈给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及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至少进一步包括一I\O模块及一通讯模块,该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的限位开关模拟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限位信号模拟器,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至少具有二组NC+NO形式的开关组,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入端与所述I\O模块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出端接入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由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电源及第一接触器组成,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用于采集变桨电机的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并分别反馈给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及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至少进一步包括一I\O模块及一通讯模块,该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的限位开关模拟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限位信号模拟器,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至少具有二组NC+NO形式的开关组,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入端与所述I\O模块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出端接入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专利说明】—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系统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变桨电机对拖式加载测试平台的位置模拟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目前部分厂家采用轮毂实物模拟位置信号,部分厂家甚至没有位置模拟装置。轮毂实物模拟变桨系统的位置信号成本高,体积大,不同机型的变桨系统需要配置相应的测试轮毂。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风电变桨距控制系统均带有后备电源,在变桨距控制系统380V主电掉电后持续向变桨距控制系统提供能量,使变桨距控制系统实现收桨。然而,在测试过程中,如有意外状况发生,需要急停并切断变桨供电电源后,变桨距控制系统会自动启用后备电源,变桨距控制系统会持续运行至后备电源耗尽或者限位开关触发。不能实现有效的急停保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测试平台上可有效模拟限位开关信号触发及避免急停模式下后备电源接入变桨距控制系统的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由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电源及第一接触器组成,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用于采集与变桨电机的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并分别反馈给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及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至少进一步包括一 1\0模块及一通讯模块,该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的限位开关模拟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限位开关模拟器,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至少具有二组NC+N0形式的开关组,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入端与所述1\0模块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出端接入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开关模拟器可采用具有开关量信号模拟功能的继电器。 进一步地,该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由可被同时控制通断的两开关(KUKl)组成的急停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包括一 380V主电源及一 24V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一开关Kl连接在所述24V电源输出端与所述1\0模块输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另一开关K2 —端连接在24V电源的24V输出端,另一端通过一第一接触器连接在所述24V电源接地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由所述380V主电源供电,且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触点分别连接在380V主电源供电端与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电能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后备电源、一 24V电源及一第二接触器。 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NC+N0开关组与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内部的一 24V电源及第二接触器相互连接并构成后备电源通断控制回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明通过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控制限位信号模拟器实现对限位开关的模拟,通过将限位信号模拟器供电回路接入急停系统,避免急停时变桨距控制系统后备电源切入,使急停保护可靠有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效果,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由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电源及第一接触器组成,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进一步与一变桨电机编码器相互电连接,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用于采集与变桨电机的位置信号并反馈给所述变桨距控制系统。 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后备电源、一 24V电源及一第二接触器。 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至少进一步包括一 1\0模块及一通讯模块。 所述电源包括一 380V主电源及一 24V电源。 所述1\0模块由所述24V电源独立供电,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由所述380V主电源供电,且所述第一接触器的触点分别连接在380V主电源供电端与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电能输入端。 本技术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限位开关模拟器及一由可被同时控制通断的两开关K1、K2组成的急停开关。 所述一开关Kl连接在所述24V电源24V输出端与所述1\0模块输入端之间;另一开关K2 —端连接在24V电源的24V输出端,另一端通过一第一接触器连接在所述24V电源接地端。 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至少具有二组NC+N0形式的开关组,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入端与所述1\0模块的输出端相互连接,由所述1\0模块控制的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出端接入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其中一组用于变桨加载测试时切断所述后备电源向所述变桨距控制系统供电;另一组用于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控制用电。 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内部的一 24V电源、一接触器与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后备电源相连接以实现所述后备电源可被控制地向所述变桨距控制系统供电。 具体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NC+N0开关组与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内部的一 24V电源及第二接触器相互连接并构成后备电源通断控制回路。 正常工作模式状况下:所述主电源的24V电源及所述变桨距控制系统的24V电源均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上电运行,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将采集的位置信号传给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速度信号反馈给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判断变桨电机编码器给出的位置信号是否在0° < Θ <90°,如在0° < Θ <90°,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未被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触发,则本技术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继续正常运行;如不在0° < Θ <90°,即Θ彡90°运行时,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被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触发,其中,Θ为位置信号。在具体应用中,采集91°、95°两个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由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电源及第一接触器组成,所述变桨电机编码器用于采集变桨电机的位置信号、速度信号并分别反馈给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及变桨距控制系统,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主控系统PLC至少进一步包括一I\O模块及一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风电变桨加载测试系统的限位开关模拟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限位信号模拟器,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至少具有二组NC+NO形式的开关组,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入端与所述I\O模块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限位信号模拟器输出端接入所述加载测试用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杨赵伟费旭华付小林唐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