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36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主要是于一中空状的绕线轴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隔板及一第二隔板,该第一、第二隔板朝该绕线轴的径向延伸,并由该绕线轴的外壁及第一、第二隔板提供绕线空间;其中,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接脚,该第一隔板的周缘沿该绕线轴的径向延伸形成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利用该辅助接脚可方便在绕线过程中完成飞线、临时接点等作业,也可作为一般接脚,利于自动化绕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主要是于一中空状的绕线轴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一隔板及一第二隔板,该第一、第二隔板朝该绕线轴的径向延伸,并由该绕线轴的外壁及第一、第二隔板提供绕线空间;其中,第二隔板上设有多个接脚,该第一隔板的周缘沿该绕线轴的径向延伸形成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利用该辅助接脚可方便在绕线过程中完成飞线、临时接点等作业,也可作为一般接脚,利于自动化绕线作业。【专利说明】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变压器骨架,尤指一种具有辅助接脚而可方便在自动化绕线作业中完成抽头、飞线的变压器骨架。
技术介绍
已知的一种直立式变压器骨架是如图5所示,主要是于一中空管状的绕线轴70两端以该绕线轴70的径向分别延伸形成一第一隔板71及一第二隔板72 ;其中,第二隔板72上设有多个接脚73,各接脚73与绕线轴70的轴向平行。而变压器骨架由绕线轴70外壁与第一隔板71、第二隔板72之间构成绕线空间,供卷绕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该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出线则绕设在第二隔板72的各个接脚73。 由于同一种变压器骨架可能供绕设各种不同的变压器,其各自具有不同的绕组构造,例如绕组的每一引线并非都会绕在接脚73上,其可能是抽头,也可能是飞线。请参阅图6所示,假设一变压器骨架的第二隔板72上设有五支接脚Pl?P5,而在其上绕设的初级绕组如图7所示,主要是由接脚P3起绕而在接脚Pl结束,其中接脚P2作为临时接点A。而在图6所示的变压器骨架绕线时,令线料由接脚P3自第二隔板72绕向第一隔板71,由于接脚P2是临时接点A,此时线料须由第一隔板71直接拉回至接脚P2,由接脚P2重新起绕。在此状况下,由于由第一隔板71拉回到接脚P2的直线段L为多余的线段,将会影响变压器的特性。 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在线料绕至第一隔板71时,将线料拉至第一隔板71以外利用人工方式制作临时接点,以取代接脚P2,再使线料由该临时接点自第一隔板71朝第二隔板72方向卷绕,并固定在接脚Pl ;但上述作法须对拉出至第一隔板71外的出线进行挠绞并进行绝缘隔离,除了程序繁复外,只能采用人工操作,无法以绕线机进行自动化绕线。再者,该等作法也有造成电磁干扰之虞,主要是因外拉至第一隔板71外的临时接点必须反折至第二隔板72,亦即反折的临时接点将会通过其他绕线,然而通过的临时接点将对周围的既有绕线产生电磁干扰,因此从变压器的特性来看,上述作法仍存在显著缺陷。 由上述可知,既有变压器骨架存在不利自动化作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检讨,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可在绕线过程中利用该辅助接脚作为临时接点,以利于自动化作业。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该变压器骨架包括: 一绕线轴,呈中空状,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第一隔板,位于该绕线轴的第一端,以该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 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形成于该第一隔板的周缘处,并朝该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 一第二隔板,位于该绕线轴的第二端,以该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 多个接脚,设于该第二隔板上。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辅助接脚的自由端朝平行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一挡块,所述挡块朝相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突出。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周缘于两相对处分别形成有一上凸块,所述辅助接脚形成在其中一上凸块的外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上凸块于外侧壁上进一步凹入形成一个以上的线槽,所述线槽以一对一形式对应所述辅助接脚。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辅助接脚能固定一 EMI屏蔽线,所述EMI屏蔽线沿所述绕线轴的轴向布设于所述绕线轴上,且所述EMI屏蔽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一接脚上,另端固定于所述辅助接脚上。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第二隔板周缘的两相对处分别形成有一下凸块,所述接脚设在其中一下凸块上,所述下凸块向外及向下突出,其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线槽。 如上所述的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中,所述绕线轴呈中空管状。 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 本技术的变压器骨架是以特定方向在第一隔板上形成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该辅助接脚可作为实际的接脚使用,也可以在绕线过程中作为临时接点,当其作为临时接点时,只须令通过的线料卷绕在辅助接脚上,随即可持续进行卷绕,无须以人工对通过的线料进行挠绞;且由于辅助接脚位于特定方向上,当变压器骨架是利用自动绕线机进行自动化绕线,其线料绕设在辅助接脚上时,不会对自动绕线机的行程产生干涉,故适合于自动化作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图。 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绕线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自动绕线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变压器骨架的立体图。 图6是现有变压器骨架的绕线示意图。 图7是现有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线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绕线轴11第一隔板 111,112 上凸块 113,123 线槽 121,122 下凸块 12第二隔板13辅助接脚 130 挡块 14 接脚 20转轴30导针 70绕线轴71第一隔板 72第二隔板73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图式及图号: 关于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一种直立式变压器骨架,包括一绕线轴10、一第一隔板11、一第二隔板12、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13和多个接脚14 ;其中: 该绕线轴10可为圆管、矩形框状,在本实施例中,其为中空圆管状;该绕线轴10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图式方向观之,该绕线轴10的顶端为第一端,其底端为第二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均呈圆盘状,且分别形成于该绕线轴10的第一端、第二端上,该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分别朝该绕线轴10的径向(亦即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由侧面观之,该变压器骨架概呈工字形(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 前述的多个接脚14以平行该绕线轴10轴线的方向设置在第二隔板12的周缘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隔板12周缘的两相对处分别形成有一下凸块121、122,该等接脚14设在其中一下凸块122上,该下凸块122并向外及向下突出,其上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线槽123,以利绕线时引线通过下凸块122,便于将线卷绕在接脚14上。 前述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13形成在第一隔板11的周缘处,且朝该绕线轴10的径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隔板11周缘的两相对处分别形成有一上凸块111、112,前述辅助接脚13形成在其中一上凸块112的外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凸块112的外侧壁上形成有两个辅助接脚13,且该上凸块112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凹入形成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辅助接脚的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一绕线轴,呈中空状,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绕线轴的第一端,以所述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一个以上的辅助接脚,形成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周缘处,并朝所述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一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绕线轴的第二端,以所述绕线轴的径向朝外延伸;多个接脚,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捷棋涂铭峰
申请(专利权)人: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