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拓仪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1280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包括车体装置、电动机转动装置、气动连杆装置、电磁吸盘装置。所述车体装置上设置有滚轮、滚轴、滚轮座、底部圆盘座、电动机立支撑板、电动机横支撑板、电动机保护罩;所述电动机转动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轴、圆支撑盘、立轴、第一铰链副、电动机控制箱、电动机开启按钮、电动机关闭按钮;所述气动连杆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气缸座、第二铰链副、第三铰链副、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连杆、气缸控制箱、第一气缸按钮、第二气缸按钮;所述电磁吸盘装置上设置有电磁盘后板、电磁盘前板、线圈、电磁盘正极、电磁盘负极、线圈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实用,通过气动和电动机自动清理铁屑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包括车体装置、电动机转动装置、气动连杆装置、电磁吸盘装置。所述车体装置上设置有滚轮、滚轴、滚轮座、底部圆盘座、电动机立支撑板、电动机横支撑板、电动机保护罩;所述电动机转动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轴、圆支撑盘、立轴、第一铰链副、电动机控制箱、电动机开启按钮、电动机关闭按钮;所述气动连杆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气缸座、第二铰链副、第三铰链副、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连杆、气缸控制箱、第一气缸按钮、第二气缸按钮;所述电磁吸盘装置上设置有电磁盘后板、电磁盘前板、线圈、电磁盘正极、电磁盘负极、线圈轴。本技术方便实用,通过气动和电动机自动清理铁屑废料。【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电动机和气动结构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机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上和生活上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到机加工件,机加工件生产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机加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产品进行加工,产生铁屑废料是不可避免的,而废料的处理方式则成为产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废料的处理往往采用清扫的方式,由于很多因素,如铁屑太小、地面不平,往往会清扫不干净而留在地面上,对地面和工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够满足工业和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铁屑废料清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包括车体装置、电动机转动装置、气动连杆装置、电磁吸盘装置;所述车体装置上设置有滚轮、滚轴、滚轮座、底部圆盘座、电动机立支撑板、电动机横支撑板、电动机保护罩,其中底部圆盘座水平放置,设置于地面上,底部圆盘座下方设置有滚轮座,滚轮座设置在底部圆盘座下部,与底部圆盘座焊接连接,滚轮座上设置有滚轴,滚轴连接在滚轮座和滚轮之间,滚轮与滚轮座中间采用滚轴连接,底部圆盘座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立支撑板,电动机立支撑板竖直放置,与底部圆盘座采用焊接连接,电动机立支撑板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横支撑板,电动机横支撑板横向水平放置,与电动机立支撑板采用焊接连接,底部圆盘座上方设置有电动机保护罩,电动机保护罩与底部圆盘座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电动机转动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轴、圆支撑盘、立轴、第一铰链副、电动机控制箱、电动机开启按钮、电动机关闭按钮,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横支撑板上,电动机竖直放置,头部朝上,电动机上方设置有电动机轴,电动机轴设置在电动机上,与电动机配合连接,电动机轴上方设置有立轴,立轴采用竖直放置,与电动机轴配合连接,立轴上设置有圆支撑盘,圆支撑盘水平放置,固定在立轴上,立轴上设置有第一铰链副,第一铰链副设置在立轴上部,底部圆盘座上设置有电动机控制箱,电动机控制箱设置在底部圆盘座的左侧位置,电动机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电动机开启按钮和电动机关闭按钮,电动机开启按钮设置在电动机控制箱的左侧,电动机关闭按钮设置在电动机控制箱右侧位置;所述气动连杆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气缸座、第二铰链副、第三铰链副、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连杆、第四铰链副、第五铰链副、第六铰链副、气缸控制箱、第一气缸按钮、第二气缸按钮,第一气缸座设置在圆支撑盘上,与圆支撑盘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座中间设置有第二铰链副,第一气缸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气缸,一端连接立轴,第一连杆与第一气缸中间设置有第三铰链副,采用第三铰链副连接,立轴右端设置有第二气缸,立轴与第二气缸中间设置有第四铰链副,采用第四铰链副连接,第二气缸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一端通过第五铰链副与第一连杆连接,一端通过第六铰链副与第二气缸连接,底部圆盘座上设置有气缸控制箱,气缸控制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按钮和第二气缸按钮,第一气缸按钮设置在气缸控制箱右侧位置,第二气缸按钮设置在气缸控制箱左侧位置;所述电磁吸盘装置上设置有电磁盘后板、电磁盘前板、线圈、电磁盘正极、电磁盘负极、线圈轴,电磁盘后板设置在第二连杆下方位置,与第二连杆连接,电磁盘后板下方设置有电磁盘前板,电磁盘前板内部设置有线圈轴,线圈轴竖直放置,线圈轴周围设置有线圈,线圈设置在线圈轴周围包裹,线圈轴上设置有电磁盘正极和电磁盘负极,电磁盘正极设置在左侧位置,电磁盘负极设置在右侧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和滚轮座在底部圆盘座下部设置有三个。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轴与立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盘后板与电磁盘前板之间采用可以拆卸的结构。 有益效果: 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尤其是现代工业发展中对机加工产品的重视程度加大,机加工过程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机加工后的铁屑废料的处理是加工后过程的重要部分,通过电动机和气缸结构使得铁屑废料的清理实现自动化,避免了由于铁屑废料过小或地面不平而导致的清理不干净的现象,使地面更加清洁,保护工人的鞋子,避免其损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电磁盘示意图。 其中,1-滚轮,2-滚轴,3-滚轮座,4-底部圆盘座,5-电动机控制箱,6-电动机开启按钮,7-电动机关闭按钮,8-电动机立支撑板,9-电动机横支撑板,10-电动机,11-电动机保护罩,12-电动机轴,13-圆支撑盘,14-立轴,15-第一铰链副,16-第一连杆,17-第一气缸座,18-第二铰链副,19-第三铰链副,20-第一气缸,21-第四铰链副,22-第二气缸,23-第五铰链副,24-第二连杆,25-第六铰链副,26-电磁盘后板,27-电磁盘正极,28-线圈,29-电磁盘负极,30-电磁盘前板,31-线圈轴,32-第一气缸按钮,33-气缸控制箱,34-第二气缸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包括车体装置、电动机转动装置、气动连杆装置、电磁吸盘装置。 车体装置上设置有滚轮1、滚轴2、滚轮座3、底部圆盘座4、电动机立支撑板8、电动机横支撑板9、电动机保护罩11,其中底部圆盘座4水平放置,设置于地面上,底部圆盘座4下方设置有滚轮座3,滚轮座3设置在底部圆盘座4下部,与底部圆盘座4焊接连接,滚轮座3上设置有滚轴2,滚轴2连接在滚轮座3和滚轮I之间,滚轮I与滚轮座3中间采用滚轴 2连接,底部圆盘座4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立支撑板8,电动机立支撑板8竖直放置,与底部圆盘座4采用焊接连接,电动机立支撑板8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横支撑板9,电动机横支撑板9横向水平放置,与电动机立支撑板8采用焊接连接,底部圆盘座4上方设置有电动机保护罩11,电动机保护罩11与底部圆盘座4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焊接结构牢固,各部件连接稳定,不易脱落,采用滚轮I可以有效地使装置得以移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电动机转动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机10、电动机轴12、圆支撑盘13、立轴14、第一铰链副15、电动机控制箱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清理铁屑废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装置、电动机转动装置、气动连杆装置、电磁吸盘装置;所述车体装置上设置有滚轮(1)、滚轴(2)、滚轮座(3)、底部圆盘座(4)、电动机立支撑板(8)、电动机横支撑板(9)、电动机保护罩(11),其中底部圆盘座(4)水平放置,设置于地面上,底部圆盘座(4)下方设置有滚轮座(3),滚轮座(3)设置在底部圆盘座(4)下部,与底部圆盘座(4)焊接连接,滚轮座(3)上设置有滚轴(2),滚轴(2)连接在滚轮座(3)和滚轮(1)之间,滚轮(1)与滚轮座(3)中间采用滚轴(2)连接,底部圆盘座(4)上方设置有电动机立支撑板(8),电动机立支撑板(8)竖直放置,与底部圆盘座(4)采用焊接连接,电动机立支撑板(8)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横支撑板(9),电动机横支撑板(9)横向水平放置,与电动机立支撑板(8)采用焊接连接,底部圆盘座(4)上方设置有电动机保护罩(11),电动机保护罩(11)与底部圆盘座(4)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电动机转动装置上设置有电动机(10)、电动机轴(12)、圆支撑盘(13)、立轴(14)、第一铰链副(15)、电动机控制箱(5)、电动机开启按钮(6)、电动机关闭按钮(7),电动机(10)设置在电动机横支撑板(9)上,电动机(10)竖直放置,头部朝上,电动机(10)上方设置有电动机轴(12),电动机轴(12)设置在电动机(10)上,与电动机(10)配合连接,电动机轴(12)上方设置有立轴(14),立轴(14)采用竖直放置,与电动机轴(12)配合连接,立轴(14)上设置有圆支撑盘(13),圆支撑盘(13)水平放置,固定在立轴(14)上,立轴(14)上设置有第一铰链副(15),第一铰链副(15)设置在立轴(14)上部,底部圆盘座(4)上设置有电动机控制箱(5),电动机控制箱(5)设置在底部圆盘座(4)的左侧位置,电动机控制箱(5)内部设置有电动机开启按钮(6)和电动机关闭按钮(7),电动机开启按钮(6)设置在电动机控制箱(5)的左侧,电动机关闭按钮(7)设置在电动机控制箱(5)右侧位置;所述气动连杆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杆(16)、第一气缸座(17)、第二铰链副(18)、第三铰链副(19)、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22)、第二连杆(24)、第四铰链副(21)、第五铰链副(23)、第六铰链副(25)、气缸控制箱(33)、第一气缸按钮(32)、第二气缸按钮(34),第一气缸座(17)设置在圆支撑盘(13)上,与圆支撑盘(13)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座(17)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20),第一气缸(20)和第一气缸座(17)中间设置有第二铰链副(18),第一气缸(20)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杆(16),第一连杆(16)一端连接第一气缸(20),一端连接立轴(14),第一连杆(16)与第一气缸(20)中间设置有第三铰链副(19),采用第三铰链副(19)连接,立轴(14)右端设置有第二气缸(22),立轴(14)与第二气缸(22)中间设置有第四铰链副(21),采用第四铰链副(21)连接,第二气缸(22)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杆(24),第二连杆(24)上一端通过第五铰链副(23)与第一连杆(16)连接,一端通过第六铰链副(25)与第二气缸(22)连接,底部圆盘座(4)上设置有气缸控制箱(33),气缸控制箱(33)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按钮(32)和第二气缸按钮(34),第一气缸按钮(32)设置在气缸控制箱(33)右侧位置,第二气缸按钮(34)设置在气缸控制箱(33)左侧位置; 所述电磁吸盘装置上设置有电磁盘后板(26)、电磁盘前板(30)、线圈(28)、电磁盘正极(27)、电磁盘负极(29)、线圈轴(31),电磁盘后板(26)设置在第二连杆(24)下方位置,与第二连杆(24)  连接,电磁盘后板(26)下方设置有电磁盘前板(30),电磁盘前板(30)内部设置有线圈轴(31),线圈轴(31)竖直放置,线圈轴(31)周围设置有线圈(28),线圈(28)设置在线圈轴(31)周围包裹,线圈轴(31)上设置有电磁盘正极(27)和电磁盘负极(29),电磁盘正极(27)设置在左侧位置,电磁盘负极(29)设置在右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拓仪
申请(专利权)人:拓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