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淑贞专利>正文

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181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其主体是为一预定规格的防水隔离布,在该防水隔离布的里侧预定位置处采间隔状地附设有一对脚套,在该对脚套之间设为一集水排污区,当患者双脚套入脚套并呈曲膝状态时,该集水排污区乃自然形成弧凹漏斗状,并在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制设有一导出口,而在防水隔离布的表侧相对于该集水排污区乃附设有一扩散储湿吸附布,并在该扩散储湿吸附布与集水排污区相对设有一贯通的洞口,可解决已知手术剖单需以布单钳固定,让患者感到非常不适,以及使用大量布单或另行设立收储装置,以收储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所衍生的麻烦,同时可减少污水袋及布单、覆盖巾的使用量,同时在检体的取样将更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其主体是为一预定规格的防水隔离布,在该防水隔离布的里侧预定位置处采间隔状地附设有一对脚套,在该对脚套之间设为一集水排污区,当患者双脚套入脚套并呈曲膝状态时,该集水排污区乃自然形成弧凹漏斗状,并在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制设有一导出口,而在防水隔离布的表侧相对于该集水排污区乃附设有一扩散储湿吸附布,并在该扩散储湿吸附布与集水排污区相对设有一贯通的洞口,可解决已知手术剖单需以布单钳固定,让患者感到非常不适,以及使用大量布单或另行设立收储装置,以收储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所衍生的麻烦,同时可减少污水袋及布单、覆盖巾的使用量,同时在检体的取样将更为便利。【专利说明】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主要是运用于泌尿外科施行病患泌尿腔道刮除及清创时必须使用大量生理食盐水冲造口的外科手术中。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今泌尿外科在施行病患泌尿腔道刮除及清创等手术时,因需使用大量的药液作为清创辅剂(一般约使用1500?3000ml),故在手术进行时为了解决此类药液的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收储排放,经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布单或覆盖巾或另行设立收储装置,以收储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不但造成手术中的极大麻烦、影响手术的施行,更因其易污染而产生高感染机率,而且检体采样作业不便,成为手术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同时亦衍生耗材成本的增加,以及后续处理的环保问题。 为解决此类药液伴随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所衍生的处理问题,业界乃开发出适用的手术剖单,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主要是为一预定规格的一般棉质布罩单(10),在其预定位置处乃制设有一可供医师手部或医疗器械伸入通过的洞口(11),藉以使该洞口 (11)对应于病患的患部,将该棉质布罩单(10)覆盖于病患身上,并请病患将双脚呈张开曲膝型态,再配合以布单钳(12)将棉质布罩单(10)予手术台的适当位置处夹设,以达成棉质布罩单(10)的固定,而在双脚之间为于前述洞口(11)的下缘位置,乃黏贴附设有一接收装置(13),藉以集收手术中的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必要时可以将此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排导至集收设备(14)。 但是,前述的手术剖单在实际使用上,因其利用接收装置集收手术中的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仍有其麻烦与不便之处,且在后续的导排处理及可能需要的检体采样作业上,更有极大的困难性,甚至易有检体遭到污染的问题,同时该接收装置是一次性使用的耗材,仍存在有耗材成本问题,自非理想完善者。 再者,因该等手术剖单在使用上,必需使用布单钳与棉质布罩单予手术台的适当位置处夹设才能达到固定的目的,不但固定的效果不佳,且布单钳的夹设更容易造成病患的紧张不安与不适感,实有必要设法一并解决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已知手术剖单在使用上,仍存在有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后续的导排处理及可能需要的检体采样作业上,更有极大的困难性,以及耗材使用、布单钳的夹设固定方面所衍生的诸多问题与缺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无需使用大量布单或另行设立收储装置,且检体采样简便,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排放容易处理,更符合实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它包括: 一防水隔离布,为一预定规格布体,作为手术剖单的主体; 一对脚套,是呈间隔状地附设于防水隔离布的里侧预定位置,二脚套之间乃保有一定区间; 一集水排污区,是制设于二脚套间的区间处,当病患将双脚置入脚套并呈曲膝状态时,该集水排污区将自然形成弧凹漏斗状,并在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制设有一可供血水、污水排出的导出口 ; 一扩散储湿吸附布,是与所述集水排污区同形,并相对集水排污区而制设于防水隔离布的表侧; 以及一洞口,是相对贯通地制设于扩散储湿吸附布与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可供医师手部或医疗器械伸入通过以施行手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储湿吸附布与集水排污区乃作对应的丄形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脚套是制设于防水隔离布的里侧相对于人体下半部的预定位置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排污区的导出口乃接设排污管以导接至集污容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储湿吸附布是采用双层覆合钩编面料制成,兼具扩散储湿、收水排污等功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排污区采用双层阻隔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洞口是制设于对应人体的会阴或造口部位。 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手术剖单经由结构的创新与改良,不但在手术中的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的吸排处理更为迅速、便利之外,同时在检体的取样上也更为容易,检体不易遭受污染,同时只需藉由病患双脚套置于脚套并曲膝,即可定位其使用型态,不致造成病患的不安与不适,从而可大幅提升其整体的实用价值。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手术剖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知手术剖单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一)。 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10)棉质布罩单;(11)洞口; (12)布单钳;(13)接收装置;(14)集收设备;(20)防水隔离布;(21) (22)脚套;(30)集水排污区;(31)导出口; (32)排污管;(40)集污容器;(50)扩散储湿吸附布;(60)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阅图3?图7所示,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型态,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手术剖单于结构上,主要是以一预定规格的防水隔离布(20)作为手术剖单的主体,该防水隔离布(20)是采用封阻式(BLOCKADE)结构而具有高抗水性,其紧迫织造及防水处理形成几乎近于不可透水的面料,可提供绝佳的防护阻隔效能,于该防水隔离布(20)的里侧相对于人体下半部的预定位置处,乃采间隔状地附设有一对脚套(21) (22),而该对脚套(21)(22)可供病患的双脚套入,在该对脚套(21) (22)之间设为一集水排污区(30),该集水排污区(30)乃采双层阻隔结构,当病患将双脚套入脚套(21) (22)并呈曲膝状态时,该集水排污区(30)乃得自然形成弧凹漏斗状,并在集水排污区(30)近下端部的预定位置制设有一导出口(31),以该导出口(31)接设排污管(32)以导出至集污容器(40),而在防水隔离布 (20)的表侧相对于该集水排污区(30)乃附设有一同形的扩散储湿吸附布(50),该扩散储湿吸附布(50)是采用双层覆合钩编面料制成,兼具扩散、储湿、吸附、排污等功能,并采丄型结构,使手术中所产生的液体、血水、污水及检体易于收集排除,更能防止前述污水外溢、滴落,同时具有过滤的效能,又在该扩散储湿吸附布(50)与集水排污区(30)近上端部位乃相对设有一贯通的洞口(60),该洞口(60)可提供医师的手部或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剖单的吸、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防水隔离布,为一预定规格布体,作为手术剖单的主体;一对脚套,是呈间隔状地附设于防水隔离布的里侧预定位置,二脚套之间乃保有一定区间;一集水排污区,是制设于二脚套间的区间处,当病患将双脚置入脚套并呈曲膝状态时,该集水排污区将自然形成弧凹漏斗状,并在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制设有一可供血水、污水排出的导出口;一扩散储湿吸附布,是与所述集水排污区同形,并相对集水排污区而制设于防水隔离布的表侧;以及一洞口,是相对贯通地制设于扩散储湿吸附布与集水排污区的预定位置,可供医师手部或医疗器械伸入通过以施行手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贞
申请(专利权)人:周淑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