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777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中心处设有下凹的环形模腔,环形模腔的内环为进料位,该进料位顶面与模具主体顶面平齐,进料位中心处设有进料孔,进料位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分流孔一端与进料孔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腔连通;进料孔两侧的进料位顶部设有下模吊环,环形模腔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上模的主体为环形,该环形的中心孔与进料位相配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缩孔。本方案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中心处设有下凹的环形模腔,环形模腔的内环为进料位,该进料位顶面与模具主体顶面平齐,进料位中心处设有进料孔,进料位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分流孔一端与进料孔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腔连通;进料孔两侧的进料位顶部设有下模吊环,环形模腔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上模的主体为环形,该环形的中心孔与进料位相配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缩孔。本方案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宿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2通、新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等等。制动系爱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主要部件,一般制动盘上有圆孔,其作用是是壁薄,不同种类制动盘,在盘径、盘片厚度客采是用钢、铁、铸钢或铸铁制造,采用钢铁工辆用的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丨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中心处设有下斗位顶面与模具主体顶面平齐,进料位中心子流孔一端与进料孔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不,环形模腔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上2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中心处设有下凹的环形模腔2,环形模腔2的内环为进料位3,该进料位3顶面与模具主体1顶面平齐,进料位3中心处设有进料孔4,进料位3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5,分流孔5 —端与进料孔4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腔2连通;进料孔4两侧的进料位3顶部设有下模吊环6,环形模腔2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7 ;上模的主体为环形,该环形的中心孔8与进料位3相配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缩孔9。补缩孔9为1飞个,均布在上模的主体环面上,上模的主体环面上还设有上模吊环10。浇注时,铝水从进料孔注入,通过分流孔分流进入模腔内成型,当铝基复材料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收缩时,通过上模上的补缩孔将模腔自动补满。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I)中心处设有下凹的环形模腔(2),环形模腔(2)的内环为进料位(3),该进料位(3)顶面与模具主体(I)顶面平齐,进料位(3)中心处设有进料孔(4),进料位(3)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5),分流孔(5)—端与进料孔(4)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腔(2)连通;进料孔(4)两侧的进料位(3)顶部设有下模吊环(6),环形模腔(2)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7);上模的主体为环形,该环形的中心孔(8)与进料位(3)相配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缩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补缩孔(9)为Γ5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的主体环面上设有上模吊环(10)。【文档编号】B22C9/22GK204094065SQ201420538862【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专利技术者】白月龙, 徐骏, 汤孟欧, 李献清, 李大普, 李诗, 刘振, 刘旭华 申请人:湖南文昌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制动盘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有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中心处设有下凹的环形模腔(2),环形模腔(2)的内环为进料位(3),该进料位(3)顶面与模具主体(1)顶面平齐,进料位(3)中心处设有进料孔(4),进料位(3)侧壁上设有若干分流孔(5),分流孔(5)一端与进料孔(4)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模腔(2)连通;进料孔(4)两侧的进料位(3)顶部设有下模吊环(6),环形模腔(2)槽底均布有若干制动齿腔(7);上模的主体为环形,该环形的中心孔(8)与进料位(3)相配合,上模的主体环面上分布有至少一个补缩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月龙徐骏汤孟欧李献清李大普李诗刘振刘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