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09005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完全同步位置;以及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完全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对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进行控制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自动机械式变速箱的同步器的控制。
技术介绍
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用于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而避免了强行啮合可能产生的冲击碰撞和齿轮的损坏。在现有的专利技术中,更多涉及到同步器的结构设计方面。例如,公开号为CN12990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擦同步和直接连接齿轮到轴的摩擦环型同步器。该同步器包括由操作者换档力来啮合的圆锥离合表面和可产生反作用力的限制机构。响应同步扭矩超过预定数值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可降低传递到圆锥离合摩擦表面的操作者的换挡力。但是,现有的专利技术较少涉及对同步器的控制。特别地,变速箱同步器内的同步环和拨叉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等状况。由于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通常在汽车下线时进行静态学习,所以由于这些磨损而产生的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偏移会影响换挡的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实时对磨损后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进行修正,通过同步器的位置自适应学习值来确定耐久(使用了一段后)后同步器的位置差异,并将差异值在控制中进行补偿,从而起到改善系统换挡平顺控制效果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以及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在上述方法中,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包括: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与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的乘积;确定所述输入轴转速与所述乘积之间的差;判定所述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标定值;以及在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标定值时,将所述同步器的位置值确定为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在上述方法中,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出已发生变化,则记录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利用一个或多个已记录的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平均值来更新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以及当所述同步器的拨叉在从空挡移动到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时,对所述拨叉进行速度控制。在上述方法中,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包括:确定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之间的差;判断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标定值T1_synmin_threshold;以及如果大于所述第二标定值,则可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已经发生变化。在上述方法中,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完全同步位置包括: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与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的乘积;确定所述输入轴转速与所述乘积之间的差;判定所述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三标定值(n_synmax_threshold);以及在所述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标定值时,将所述同步器的位置值确定为相应档位的完全同步位置T1_synmax。上述方法还可包括:确定所述同步器完全同步点T1_synmax_TEMP;以及当所述同步器的拨叉在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和所述同步器完全同步点T1_synmax_TEMP之间时,对所述拨叉进行力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进行控制的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确定所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第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以及第三装置,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在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二装置配置成: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与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的乘积;确定所述输入轴转速与所述乘积之间的差;判定所述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标定值;以及在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标定值时,将所述同步器的位置值确定为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在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三装置配置成: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出已发生变化,则记录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利用一个或多个已记录的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平均值来更新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以及当所述同步器的拨叉在从空挡移动到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时,对所述拨叉进行速度控制。在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三装置进一步配置成:确定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之间的差;判断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T1_synmin_TEMP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标定值;以及如果大于所述第二标定值,则可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已经发生变化。在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三装置进一步配置成:确定所述拨叉的同步器完全同步点T1_synmax_TEMP;以及当所述同步器的拨叉在所述预同步位置T1_synmin和所述同步器完全同步点T1_synmax_TEMP之间时,对所述拨叉进行力控制。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配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1是同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自适应学习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方法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判断同步器的完全同步位置的方法示意图;图4是同步器预同步位置不合适的控制效果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同步器预同步位置及完全同步位置修正后的控制效果图。符号说明1-换挡拔叉,2-定位销,3、17-结合套花键齿,4、18-锁环花键齿,5、19-结合齿圈花键齿,6-结合齿圈,7-双锥面摩擦环,8-单锥面摩擦环,9-锁环,11-花键毂,12-弹簧,13-结合齿轮,14-滑块,15-结合套16-结合套内花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它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也称为AMT变速箱,它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箱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自动机械式变速箱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控制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换挡手柄的摘挡与挂挡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挡过程的操纵自动化。与传统机械式变速箱相比,自动机械式变速箱的优势为:(1)操作更便捷:智能换挡,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完全同步位置;以及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或完全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的同步器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自动机械式变速箱中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完全同步位置;以及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或完全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当前的预同步位置包括: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与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的乘积;确定所述输入轴转速与所述乘积之间的差;判定所述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标定值;以及在所述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标定值时,将所述同步器的位置值确定为第一预同步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输入轴转速、所述输出轴转速和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来判断所述同步器的完全同步位置包括: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与所述当前挡位的传动比的乘积;确定所述输入轴转速与所述乘积之间的差;判定所述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完全同步位置所对应的速差标定值;以及在所述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速差标定值时,将所述同步器的位置值确定为相应挡位的完全同步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变化来对所述同步器进行相应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判断出已发生变化,则记录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利用一个或多个已记录的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的平均值来更新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以及当所述同步器的拨叉在从空挡移动到所述预同步位置时,对所述拨叉进行速度控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同步器的预同步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包括:确定所述预同步位置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之间的差;判断所述预同步位置与所述第一预同步位置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标定值;以及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茂顾铮珉朱炎锋孙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