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842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19: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包括: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n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N1+N2+…+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或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n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N1+N2+…+Nn,所述N1=N2=…=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1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所述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相等。所述蒸镀在20~50℃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的速率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操作性强,铝粒不会生长成较大的铝颗粒;第二,可靠性高,对产能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涉及一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 法。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 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 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 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 广泛的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机采光装饰和照明。 LED产业常用的真空蒸镀属于物理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PVD)是指在真空条 件下,用物理的方法将材料汽化成原子、分子或电离成离子,并通过气相过程在衬底上沉积 一层薄膜的技术。其基本过程为:1、通过蒸发、升华、溅射和分解等过程从原材料中发射粒 子;2、粒子输运到基片。此过程中粒子间发生碰撞,产生离化、复合、反应,能量的交换和运 动方向的变化;3、粒子在基片上凝结、成核、长大和成膜。因为芯片的温度远低于蒸发源的 温度,因此粒子在基板表面将直接发生从气相到固相的相变过程。 另外,由于金属铝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其它金属结合较牢靠,且价格便宜,为了 减少金属电极对光的吸收,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现在的LED芯片电极中除了原有的黄 金、铬等金属以外基本上都加入了金属铝。 目前,LED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在不影响芯片性能的前提下,一些小功率 芯片的电极可以将黄金用量减少,将铝用量增加,甚至有不含黄金的电极。但在用真空蒸镀 金属铝时,铝膜容易产生一些较大的颗粒,即我们俗称的麻点(图1、图2)。麻点会影响芯 片的外观,在封装时,麻点会影响机台的识别,导致焊线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 的方法,其能够有效解决铝膜生长产生麻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 = ^+队+…+凡,每个部分层进 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或 将厚度为Ν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 = W··· +Νη,所述Ni = Ν2 =…=Νη,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1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所述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相等; 所述蒸镀在压力小于3. OX l(T5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所述蒸镀在20?50°c的温度条件下使用5?25A/s的速率进行。 优选地,所述LED芯片电极为铬/铝/铬/钼/金组合的电极。 优选地,所述铬/铝/铬/钼/金组合的电极为:第一层铬、铝,第二层铬、钼、金。 优选地,在蒸镀完第一层铬之后,将铝膜进行分层蒸镀,每层蒸镀的间隔时间为10 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接着再一次性蒸镀完第二层铬、钼和金。 优选地,所述铝膜的总厚度为1 ooooA。 一种采用所述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制备的LED芯片电 极。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操作性强,通过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每个部分 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使得铝粒不会生长成较 大的铝颗粒,经SEM和显微镜拍照几乎没有麻点 第二,可靠性高,在作业时间上本方法比现有方法只增加了 30秒,对产能没有影 响,经过对芯片电极的可靠性验证,证明本方法所蒸镀的电极与原方法所蒸镀的电极在可 靠性上没有差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蒸镀方法的SEM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蒸镀方法的显微镜暗场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的SEM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的显微镜暗场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 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 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 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 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 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 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将铝膜分成小部分,每一小部分铝的厚度较薄,蒸镀这一小部分 铝所用的时间较短,铝粒还来不及形成较大的颗粒。而停顿一定时间间隔之后重新蒸镀下 一部分铝之时,铝粒需要重新成核,重新生长并重新成膜,而不能够直接接着上一层铝膜生 长。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包括:将厚度 为N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 = ^+队+…+凡,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 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优选地,所述& = Ν2 =…=Νη,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相等。 本实施例采用这种方法蒸镀金属铝时,虽然铝的总厚度较厚,但每一小部分铝都 较薄。如此操作,不管最终铝膜的总厚度有多厚,铝粒都没办法生长成较大的颗粒。没有较 大的铝颗粒也就是说没有麻点。因为即通过将铝分层蒸镀成功解决了铝膜生长产生麻点的 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以铝厚金薄的铬/铝/铬/钼/金组合的电极为例,各层金属 的厚度为:第一层铬10埃、铝10000埃、第二层铬200埃、钼600埃、金2000埃。本专利技术在 蒸镀完第一层铬之后,将10000埃的铝膜分四层蒸镀完成,每层2500埃。每层铝之间停顿5 秒,即蒸镀完一部分铝之后停顿5秒再蒸镀下一部分铝,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接着再 一次性蒸镀完第二层铬、钼和金。 优选地,所述蒸镀在压力小于3. OX l(T5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蒸镀在20?50°C的温度条件下使用5?25A/S的速率进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包括:将厚度为N的铝膜 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 = ^+队+…+凡,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 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本实施例采用这种方法蒸镀金属铝时,虽然铝的总厚度较厚,但每一小部分铝都 较薄。如此操作,不管最终铝膜的总厚度有多厚,铝粒都没办法生长成较大的颗粒。没有较 大的铝颗粒也就是说没有麻点。因为即通过将铝分层蒸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n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N1+N2+…+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或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n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N1+N2+…+Nn,所述N1=N2=…=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1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所述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相等;所述蒸镀在压力小于3.0×10‑5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蒸镀在20~50℃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的速率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W···+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 镀的间隔时间为5秒?6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或 将厚度为N的铝膜分成η个部分层进行分别蒸镀,N=W···+Nn,所述N1 =N2 =-=Nn,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为10秒,直到把整个铝膜蒸镀完毕; 所述每个部分层进行蒸镀的间隔时间相等; 所述蒸镀在压力小于3.OXKT5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所述蒸镀在20?50°C的温度条件下使用5?25Α/s的速率进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蒸镀铝时LED芯片电极产生麻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弃疾苗振林汪延明
申请(专利权)人: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