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921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包含:螺栓,其垂直设置在小接管的内部顶端,且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自紧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端口密封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的端口处,该端口密封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自紧组件相接触;螺母,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的上方,通过拧紧螺母实现对小接管端口的密封,并将该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紧固在小接管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拆装方便;采用独立自紧结构,密封效果好,无需其他特殊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包含:螺栓,其垂直设置在小接管的内部顶端,且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自紧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端口密封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的端口处,该端口密封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自紧组件相接触;螺母,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的上方,通过拧紧螺母实现对小接管端口的密封,并将该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紧固在小接管内壁上。本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拆装方便;采用独立自紧结构,密封效果好,无需其他特殊辅助装置。【专利说明】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密封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小接管的机械密封结构,属于锅炉、压力容器、核电承压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蒸汽发生器仪表接管或排污接管等内径不大于80mm的平端部接管,一般称之为小接管,其在充氮低压密封时主要采用焊接和机械密封两种形式。 如果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的话,密封效果非常好,但给安装施工现场的拆卸及加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仍然是机械密封的方式。 但是,如果采用机械密封的话,在密封过程中难以寻找紧固受力区域,若把受力区设置在小接管的外壁上,一般需要在该外壁上另外再设置受力的凸台,因此会破坏原有的接管结构。而受到接管原有结构的限制,紧固受力区较难设置在小接管的内壁上,且小接管的内壁空间结构也不便设置受力区及进行相应操作;同时,这样操作也需要承受小零件掉落容器内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拆装方便;采用独立自紧结构,密封效果好,无需其他特殊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其包含:螺栓,其垂直设置在小接管的内部顶端,且该螺栓的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自紧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端口密封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的端口处,该端口密封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自紧组件相接触;螺母,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的上方,通过拧紧螺母实现对小接管端口的密封,并将该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紧固在小接管内壁上。 所述的自紧组件包含:第一垫片,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该第一垫片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螺栓头相接触;橡胶垫圈,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垫片上方,该橡胶垫圈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一垫片相接触;压紧圈,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的橡胶垫圈上方,该压紧圈的下表面与所述的橡胶垫圈相接触。 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包含:接口盖,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的端口处,该接口盖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压紧圈相接触;所述的接口盖上设置有凹槽;第二垫片,其设置在所述的接口盖的凹槽内,且该第二垫片的下表面与小接管的端口顶面相接触。 所述的第二垫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的螺栓的螺纹端的端部开设有横向通孔。 所述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还包含开口销,其设置在所述的螺栓的横向通孔中,且位于所述的螺母的上方。 本技术所述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小接管在充氮运输时对其进行机械密封,其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廉,拧紧螺母后通过第二垫片对小接管端口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不需要0型圈等密封元件;2、通过橡胶垫圈的膨胀变形与小接管的内壁产生摩擦力进行紧固,实现了整个密封结构的独立自紧;并通过拧紧螺母进行预紧,受力大小易控制,不易脱落;不需要横梁、卡箍、凸台等特殊受力紧固装置;3、通过螺母预紧力的施加和释放实现密封结构的拆装操作,简单方便;4、只有橡胶垫圈和第二垫片与小接管有接触,避免了螺栓等碳钢元件接触小接管本体,因此避免了对小接管的污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其包含:螺栓1,其垂直设置在小接管10的内部顶端,且该螺栓1的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栓1采用六角头螺栓;自紧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端口密封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10的端口处,该端口密封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自紧组件相接触;螺母7,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的上方,通过拧紧螺母7实现对小接管端口的密封,并将该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紧固在小接管10的内壁上。 所述的自紧组件包含:第一垫片2,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该第一垫片2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螺栓头相接触;橡胶垫圈3,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垫片2上方,该橡胶垫圈3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一垫片2相接触;压紧圈4,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橡胶垫圈3上方,该压紧圈4的下表面与所述的橡胶垫圈3相接触。 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包含:接口盖5,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10的端口处,该接口盖5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压紧圈4相接触;所述的接口盖5上设置有凹槽;第二垫片6,其设置在所述的接口盖5的凹槽内,且该第二垫片6的下表面与小接管10的端口顶面相接触。 所述的第二垫片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的螺栓1的螺纹端的端部开设有横向通孔。 所述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还包含开口销8,其设置在所述的螺栓1的横向通孔中,且位于所述的螺母7的上方,以防止螺母7脱落。 本技术所述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其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密封操作: S1、将螺栓1垂直倒置,使其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依次在螺栓1上套入第一垫片2、橡胶垫圈3和压紧圈4,并在自由状态下将螺栓1放入小接管10内部; S2、在螺栓1的螺纹端端部的横向通孔内穿入细绳并系好,拉住细绳防止螺栓1以及套设在所述螺栓1上的第一垫片2、橡胶垫圈3和压紧圈4掉入小接管10的内部; S3、将第二垫片6装入接口盖5的凹槽内,并将第二垫片6朝向小接管10的端口,将接口盖5套在所述的螺栓1上,使第二垫片6的下表面与小接管10的端口顶面相接触; S4、在所述的螺栓1上旋入螺母7,使之接触到接口盖5的上表面,使第二垫片6始终接触小接管10的端口顶面; S5、继续不断拧紧螺母7,使得第二垫圈6分别与小接管10的端口顶面以及接口盖5相接触并受到压紧力,对小接管10的端口起到密封作用;同时,该压紧力从接口盖5传递到压紧圈4,使得橡胶垫圈3在压紧圈4和第一垫片2之间不断受压紧力并产生膨胀变形,直到变形后的橡胶垫圈3与小接管10的内壁接触并产生摩擦自紧力,使整个密封结构的紧固受力区作用在小接管10的内壁上; S6、解下细绳,并在螺栓1的螺纹端端部的横向通孔内装入开口销8,该开口销8位于螺母7的上方,以防止螺母7脱落。 本技术所述的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当越拧紧螺母7的时候,传递到压紧圈4的压紧力就越大,橡胶垫圈3越膨胀,橡胶垫圈3与小接管10的内壁摩擦自紧力也越大,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螺栓(1),其垂直设置在小接管(10)的内部顶端,且该螺栓(1)的螺栓头位于下方,螺纹端位于上方;自紧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螺栓头上方;端口密封组件,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设置在所述的小接管(10)的端口处,该端口密封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自紧组件相接触;螺母(7),其套设在所述的螺栓(1)上,且位于所述的端口密封组件的上方,通过拧紧螺母(7)实现对小接管端口的密封,并将该小接管机械密封结构紧固在小接管(10)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清唐建文梁达鑫张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