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灌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供液槽与送液管连接,送液管与贮液槽连接,贮液槽与送液管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贮液槽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灌装管内设有流量计,灌装管下方设有上转盘,上转盘上设有灌装孔一,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下转盘上设有与灌装孔一上下对应的灌装孔二,灌装孔一的直径小于等于灌装孔二的直径,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旋转连接,下转盘与动力机构连接,下转盘下端设有与灌装孔二上下对应的灌装头,灌装头上套有柔性保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灌装孔一、二来确定灌装的容积,缩短了灌装的管路长度,灌装精准度高,并能在灌装时有效保护灌装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液体灌装机
,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供液槽与送液管连接,送液管与贮液槽连接,贮液槽与送液管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贮液槽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灌装管内设有流量计,灌装管下方设有上转盘,上转盘上设有灌装孔一,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下转盘上设有与灌装孔一上下对应的灌装孔二,灌装孔一的直径小于等于灌装孔二的直径,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旋转连接,下转盘与动力机构连接,下转盘下端设有与灌装孔二上下对应的灌装头,灌装头上套有柔性保护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灌装孔一、二来确定灌装的容积,缩短了灌装的管路长度,灌装精准度高,并能在灌装时有效保护灌装瓶。【专利说明】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体灌装机
,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进入80年代,由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产品的灌装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灌装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灌装机械工业的发展,灌装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在采用多个灌装嘴同时灌装过程中定位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减小灌装量的误差和克服各个灌装嘴对灌装瓶的灌装量出现太大的差距是我们所追求的。 现有的液体灌装机,对灌装量的控制一般是通过对料箱内液体原料的液面的位置变化进行检测,由于灌装管路过长,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会在管路上残留较多,影响灌装的精准度,灌装时灌装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产品,而且灌装头与灌装瓶接触时,容易对瓶体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通过灌装孔来确定灌装的容积,缩短了灌装的管路长度,灌装精准度高,并能在灌装时有效保护灌装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槽,所述供液槽与送液管连接,所述送液管与贮液槽连接,所述贮液槽与所述送液管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所述贮液槽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内设有流量计,所述灌装管下方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上设有灌装孔一,所述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一上下对应的灌装孔二,所述灌装孔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灌装孔二的直径,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下转盘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下转盘下端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二上下对应的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上套有柔性保护罩。 所述伸缩气缸、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下转盘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圆弧形凹槽状的瓶托。 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所述灌装孔一与所述灌装孔二的数量相同。 所述柔性保护罩为橡胶保护罩。 所述柔性保护罩的形状为倒锥形。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先将上转盘上的灌装孔一定量灌装,然后通过旋转上、下转盘使灌装孔一与灌装孔二上下对应,通过灌装头直接注入瓶体,中间没有单独的灌装管路,大大缩短了灌装形成,缩短了管路,减少了灌装液在管路上的残留量,保证了灌装精准度;同时柔性保护罩既可以防尘也可以保护瓶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液槽,2、送液管,3、贮液槽,4、伸缩气缸,5、灌装管,6、流量计,7、上转盘,8、灌装孔一,9、下转盘,10、灌装孔二,11、密封结构,12、动力机构,13、灌装头,14、底座,15、瓶托,16、柔性保护罩,1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槽1,所述供液槽1与送液管2连接,所述送液管2与贮液槽3连接,所述贮液槽3与所述送液管2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4,所述贮液槽3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5,所述灌装管5内设有流量计6,所述灌装管5下方设有上转盘7,所述上转盘7上设有灌装孔一 8,所述上转盘7下方设有下转盘9,所述下转盘9上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一 8相对应的灌装孔二 10,所述上转盘7与所述下转盘9之间通过密封结构11连接,密封结构11为橡胶类的密封垫,防止灌装液体的泄漏,保证密封性;所述灌装孔一 8与所述灌装孔二 10的孔径和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转盘7与所述下转盘9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下转盘9与动力机构12连接,所述下转盘9下端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二 10上下对应的灌装头13,且灌装孔一 8与所述灌装孔二 10的数量相同。所述下转盘9下方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设有圆弧形凹槽状的瓶托15。所述灌装头13上套有柔性保护罩16。所述柔性保护罩16为橡胶保护罩,所述柔性保护罩16的形状为倒锥形。 使用例:供液槽1内的液体通过送液管2输送到贮液槽3,贮液槽3通过灌装管5伸入灌装孔一 8,伸缩气缸4控制贮液槽3向下移动,将贮液槽3的液体灌装入上转盘7,灌装孔一 8的容量根据需要设定,并有流量计6控制注入流量,此时上转盘7上的灌装孔一 8与下转盘9上的灌装孔二 10上下相间,不相通,灌装管5灌装完后流量计6将信号传给控制器17,控制器17控制伸缩气缸4回缩,使灌装管5离开上转盘7,控制器17将信号传给动力机构12,由动力机构12控制下转盘9旋转使灌装孔一 8与灌装孔二 10上下对应,灌装液流入灌装孔二 10,由灌装头13注入瓶体。柔性保护罩16卡在瓶体的瓶嘴处,不会对瓶体造成损坏。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槽,所述供液槽与送液管连接,所述送液管与贮液槽连接,所述贮液槽与所述送液管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所述贮液槽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内设有流量计,所述灌装管下方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上设有灌装孔一,所述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一上下对应的灌装孔二,所述灌装孔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灌装孔二的直径,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下转盘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下转盘下端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二上下对应的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上套有柔性保护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盘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圆弧形的瓶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通过密封结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孔一与所述灌装孔二的数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罩为橡胶保护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罩的形状为倒锥形。【文档编号】B67C3/28GK204079446SQ201420353768【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机的定量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槽,所述供液槽与送液管连接,所述送液管与贮液槽连接,所述贮液槽与所述送液管的连接处设有伸缩气缸,所述贮液槽下端固定连接有灌装管,所述灌装管内设有流量计,所述灌装管下方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上设有灌装孔一,所述上转盘下方设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一上下对应的灌装孔二,所述灌装孔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灌装孔二的直径,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旋转连接,所述下转盘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下转盘下端设有与所述灌装孔二上下对应的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上套有柔性保护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李力,魏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惠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