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德平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11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它是聚风罩由制有轴心孔的罩底盘,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排风口、下部制有泄风孔的罩边,罩边还制有连接爪构成。它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安装方便,无需改动汽车原结构,毫不影响汽车寿命和性能;效率高,运行可靠,能充足供应热风,汽车厢室内升温快且易于调节。广泛适用于各型汽车利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的改进,尤其是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其中不少地域属于气侯较寒冷地区,每年的取暖期高达半年之久,在这些地区利用汽车运输,重要的是解决车厢或驾驶室取暖问题。目前多数汽车的取暖方式是单独设置暖风设备,以其供应取暖。这明显的是需要增加设备,设备安装和运行占用了室内空间,且需要电源,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人们着手研制利用汽车发动机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取暖,公知技术中也是解决技术方案不一,在正常运行中,能取得不同的技术效果。但是纵观它们的不足之处仍在于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偏高;对汽车原有结构改动较大,影响汽车寿命和性能;热风供应不足,汽车厢室内升温较慢。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它能有效地解决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运行可靠,效率较高,供应热风充足。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聚风罩由制有轴心孔的罩底盘,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排风口、下部制有泄风孔的罩边,罩边还制有连接爪构成。聚风罩可以是插接式聚风罩,即由制有轴心孔、与其连通上方的倒形缺口的圆形罩底盘,沿它的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与罩底盘的倒形缺口相匹配的排风口且其两侧罩边折成插接边的罩边,罩边下部制有泄风孔,并安装着能控制泄风孔开、闭的密封盖。罩底盘的倒形缺口,沿其三个边装有夹持条,该夹持条和罩边的插接边共同供插接具有类似簸箕形且与罩底盘的倒形缺口相吻合的外伸端头的输风筒构成。聚风罩也可以是分体式聚风罩,即将所说的制有轴心孔、罩边、连接爪的整圆形聚风罩分成上、下两个聚风罩半体,上聚风罩半体的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下聚风罩半体的下部制有带密封盖的泄风孔。上、下聚风罩半体沿分界线制有法兰边,并用螺栓副连接成整体。聚风罩还可以是开放式聚风罩,制有开口轴心孔、罩边、连接爪的半圆形聚风罩,其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安装方便,无需改动汽车原结构,毫不影响汽车寿命和性能;效率较高,运行可靠,能充足供应热风,汽车厢室内升温快且易于调节。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的(第一个实施例)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双点划线表示汽车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冷却风机)图;图3是图1的B-B局部剖面放大图;图4是本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主视图;图5是本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主视图。下面结合图1~5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聚风罩由制有轴心孔的罩底盘,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排风口、下部制有泄风孔的罩边,罩边还制有连接爪构成。具体实施技术方案可以有多个,现仅具有典型性的说明如下。实施例1(见图1~3),选用薄钢板制成本装置,其中包括插接式聚风罩5。它是圆形罩底盘8,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制有罩边6。罩底盘8制有能容纳汽车冷却风机轴的轴心孔7,与其连通的上方制有倒 形缺口。而罩边6于上部留有与罩底盘的倒 形缺口相匹配的排风口,排风口两侧的罩边折弯成向上的插接边3,罩边下部制有泄风孔,同时安装着能控制泄风孔开启、闭合的密封盖9。它可以是密封盖一端用铰链连接罩边,另一端以杠杆机构(图中未示出)控制泄风孔开闭;也可以是图中未示出的密封盖同步开闭。罩底盘8的倒 形缺口,沿其三个实体边装有夹持条10,该夹持条和罩边的插接边3共同供插接输风筒2。输风筒2横断面呈矩形,一端设有热风出口1以及附设的热风导流或启闭机构,另一端有连通聚风罩的外伸端头。鉴于热风需要量较大,故输风筒的宽度略大于罩边6的高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输风筒的外伸端头类似簸箕形,其两侧边呈直角三角形且竖向垂边向外折出,外伸端头实体呈倾斜状,当然外伸端头实体形状应与罩底盘的倒 形缺口相吻合。如果热风需要量较小,也可以是输风筒的宽度与聚风罩的罩边高度相等,则能直接实现输风筒、聚风罩二者插接。罩边6制有均布的供连接汽车冷却风机外壳用的连接爪4。最后要说明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增设汽车厢室内的调温机构,它是在输风筒的17处开孔(图中未示出),其内安装摇摆挡板,挡着(关闭)该孔时,热风流进入输风筒;打开该孔而挡着输风筒断面时,热风流排出。工作情况是将本装置的聚风罩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与其水冷系统的冷却风机之间的冷却风机外壳端面上,热风出口1置于(车)厢或(驾驶)室内。汽车从冷态需要经过预热才能运行,从此汽车发动机循环水温将达到一定温度,汽车水箱同样具有适当温度。在汽车运行中,空气穿过水箱对其加热,再流经冷却风机对热风流升压,混集于聚风罩内,然后依次流经罩边的排风口、输风筒、热风出口,供取暖。当汽车厢室内温度过高时,通过前述的调温机构进行调温。与此同时如若汽车循环水温又过高时,打开密封盖9,排泄空气,使其实施冷却发动机功能。当天气变暖,无需取暖时,聚风罩罩边的泄风孔常开即可。实施例2(见图4),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三点其一,取消插接式聚风罩选用分体式聚风罩12。其二,将所说的制有轴心孔、罩边、连接爪的圆形聚风罩的整体分成上、下两个聚风罩半体,上聚风罩半体的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11,下聚风罩半体的下部制有带密封盖9的泄风孔。其三,上、下聚风罩半体沿分界线制有法兰边,用螺栓副13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实施例3,其结构与实施例1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取消插接式聚风罩,选用开放式聚风罩15。其二,制有开口轴心孔16、罩边、连接爪的半圆形聚风罩,其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14,全部下部不设置罩边。这是鉴于汽车在实际运行中,其水箱上半部先热或温度较高,而下半部后热或温度较低。本实施方案是直接切取热风进行取暖,略区别于前述的“(冷、热风)混集于聚风罩内”进行取暖。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由横断面呈矩形、薄壁的输风筒,其一端设有热风出口(1),另一端连通聚风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风罩由制有轴心孔的罩底盘,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排风口、下部制有泄风孔的罩边,罩边还制有连接爪(4)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器,其特征是聚风罩可以是插接式聚风罩(5),即由制有轴心孔(7)、与其连通上方的倒形缺口的圆形罩底盘(8),沿它的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与罩底盘的倒形缺口相匹配的排风口且其两侧罩边折成插接边(3)的罩边(6),罩边下部制有泄风孔,并安装着能控制泄风孔开、闭的密封盖(9);罩底盘(8)的倒形缺口,沿其三个边装有夹持条(10),该夹持条和罩边的插接边(3)共同供插接具有类似簸箕形且与罩底盘的倒形缺口相吻合的外伸端头的输风筒(2)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器,其特征是聚风罩也可以是分体式聚风罩(12),即将所说的制有轴心孔、罩边、连接爪的整圆形聚风罩分成上、下两个聚风罩半体,上聚风罩半体的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11),下聚风罩半体的下部制有带密封盖(9)的泄风孔;上、下聚风罩半体沿分界线制有法兰边,并用螺栓副(13)连接成整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器,其特征是聚风罩还可以是开放式聚风罩(15),制有开口轴心孔(16)、罩边、连接爪的半圆形聚风罩,其上部直接制有带热风出口的输风筒(14)。专利摘要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它是聚风罩由制有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余热再生暖风器,由横断面呈矩形、薄壁的输风筒,其一端设有热风出口(1),另一端连通聚风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风罩由制有轴心孔的罩底盘,沿其外圆周方向上安装上部制有排风口、下部制有泄风孔的罩边,罩边还制有连接爪(4)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谢德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