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冲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643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孔冲裁模具,其包括能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连接元件、第一弹性件、第一冲子、第二冲子、夹板、子挡板、脱料板。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入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二弹性件。首先通过第一冲子将产品冲裁但不落料即为半剪,然后再通过第二冲子降废料冲出产品完成冲裁过程,将此冲裁分为两步,这样做既可增加第一冲子的寿命而且可使模具可以安全的连续工作,且通过将冲裁切口的冲裁段设置为倒锥台形,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料跳料,从而防止模具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孔冲裁模具
本技术涉及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孔冲裁模具。
技术介绍
深孔冲裁模具是一种常用的制造设备,可以用于金属件的冲压成型等。但是,在冲裁过程中,容易造成冲子折断,影响冲子寿命,没办法连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延长冲子寿命且能够正常连续工作的深孔冲裁1?具。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孔冲裁模具,包括能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连接元件(3)、第一弹性件(5)、第一冲子(6)、第二冲子(7)、夹板(8)、子挡板(9)、脱料板(10);上垫板(2)设置在上模座(I)与夹板(8)之间,子挡板(9)固定在夹板(8)上,脱料板(10)固定在子挡板(9)上,上模座(I)开设有弹簧孔(4),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收容在弹簧孔(4)内而另一端透过上垫板(2)、夹板(8)而抵持子挡板(9);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2)、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入块(16)、第一顶杆 (23)、第二顶杆(24)、第二弹性件(17);下垫板(13)固定在下模座(12)上,下模板(15)开设有避位孔(14),下模板(15)固定在下垫板(13)上,下模入块(16)嵌入在下模板(15)内且开设有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入下模座(12)内,下模入块(16)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二顶杆(24),下模板(15)与下垫板(13)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一顶杆(23),第二弹性件(17)通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孔底而位于下模座(12)内,所述第二收容孔一端设置为刀口型腔(28)而另一端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 连接元件(3)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I)内,连接元件(3)的另一端依次透过上垫板(2)、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收容在避位孔(14)内,第一冲子¢)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第一冲子¢)的另一端依次透过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第二冲子(7)与第一冲子(6)并列设置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内导柱(11)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 优选地,所述上模还包括内导柱(11),下模板(15)上开设有导柱孔(20),导柱孔 (20)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内导柱(11)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内导柱(11)的另一端依次透过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收容在导柱孔(20)内。 优选地,连接元件(3)为等高螺丝或等高螺栓。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5)与第二弹性件(17)均为弹簧。 优选地,第一顶杆(23)的长度大于第二顶杆(24)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座(12)的第二收容孔部分直径依次递增。 本技术提供的深孔冲裁模具,主要针对冲裁相对较厚的产品,且所需要冲裁的孔较小,导致传统冲子无法做大做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深孔冲裁模具首先通过第一冲子将产品冲裁但不落料即为半剪,然后再通过第二冲子降废料冲出产品完成冲裁过程,将此冲裁分为两步,这样做既可增加第一冲子的寿命而且可使模具可以安全的连续工作,且通过将冲裁切口的冲裁段设置为倒锥台形,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料跳料,从而防止模具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深孔冲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深孔冲裁模具的冲压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深孔冲裁模具,其包括可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 上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连接元件3、第一弹性件5、第一冲子6、第二冲子7、夹板8、子挡板9、脱料板10、内导柱11。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2、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入块16、第一顶杆23、第二顶杆24、第二弹性件17。 上垫板2设置在上模座I与夹板8之间,子挡板9固定在夹板8上,脱料板10固定在子挡板9上,上模座I开设有弹簧孔4,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收容在弹簧孔4内而另一端透过上垫板1、夹板8而抵持子挡板9。第一弹性件5具体为弹簧,可以一直呈压缩状态。 下垫板13固定在下模座12上,下模板15开设有避位孔14,下模板15固定在下垫板13上。下模入块16嵌入在下模板15内且开设有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入下模座12内,下模入块16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二顶杆24,下模板15与下垫板13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一顶杆23。下模板15上开设有导柱孔20,导柱孔20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 第二弹性件17通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孔底而位于下模座12内,所述第二收容孔一端设置为刀口型腔28而另一端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第二弹性件17具体为弹簧,如气弹簧,例如可以为氮气弹簧,可以一直呈压缩状态。上模在自由状态(即未冲压状态)时,夹板8与子挡板9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冲子6的下端位于夹板8内,也即第一冲子6的下端未从夹板8的下表面凸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在自由状态时,夹板4与子挡板5之间形成有间隙。 刀口型腔28与位于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座12的第二收容孔部分直径依次递增,即为落料孔部分26、27、18、19作为废料通道,用于排出冲裁形成的废料25,直径依次递增可以使废料25可以较容易被排出。废料通道正好位于刀口型腔28的下方,当废料25被从待加工产品上冲裁下来后,可以掉落到废料通道中,然后再被排出。 作为冲裁段的刀口型腔28设置为倒锥台形,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料跳料,从而防止模具损坏。冲裁段的下部的横向尺寸(例如半径)小于上部的横向尺寸。冲裁段可以是倒圆锥台形,也可以是倒多棱锥台形,当冲裁时,形成的废料25被卡在冲裁段的横向尺寸最小的位置,不会从下模上方跳出,因此可以防止该深孔冲裁模具在连续冲裁时被损坏。 连接元件3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I内,连接元件3的另一端依次透过上垫板2、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收容在避位孔14内。连接元件3可为等高螺丝或等高螺栓。 第一冲子6、第二冲子7可上下移动地穿过夹板8、子挡板9、脱料板10,并与上垫板2连接,用于冲料。具体来说,第一冲子6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第一冲子6的另一端依次透过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第二冲子7与第一冲子6并列设置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 内导柱11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内导柱11的另一端依次透过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收容在导柱孔20内。导柱孔20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孔冲裁模具,其包括能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连接元件(3)、第一弹性件(5)、第一冲子(6)、夹板(8)、子挡板(9)、脱料板(10);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2)、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入块(16);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二冲子(7),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一顶杆(23)、第二顶杆(24)、第二弹性件(17); 上垫板(2)设置在上模座(1)与夹板(8)之间,子挡板(9)固定在夹板(8)上,脱料板(10)固定在子挡板(9)上,上模座(1)开设有弹簧孔(4),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收容在弹簧孔(4)内而另一端透过上垫板(2)、夹板(8)而抵持子挡板(9); 下垫板(13)固定在下模座(12)上,下模板(15)开设有避位孔(14),下模板(15)固定在下垫板(13)上,下模入块(16)嵌入在下模板(15)内且开设有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入下模座(12)内,下模入块(16)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二顶杆(24),下模板(15)与下垫板(13)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一顶杆(23),第二弹性件(17)通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孔底而位于下模座(12)内,所述第二收容孔一端设置为刀口型腔(28)而另一端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 连接元件(3)的一端固定在上模座(1)内,连接元件(3)的另一端依次透过上垫板(2)、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收容在避位孔(14)内,第一冲子(6)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第一冲子(6)的另一端依次透过夹板(8)、子挡板(9)伸出脱料板(10)外,第二冲子(7)与第一冲子(6)并列设置并能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扣合时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内导柱(11)的一端固定在上垫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冲裁模具,其包括能上下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I)、上垫板(2)、连接元件(3)、第一弹性件(5)、第一冲子¢)、夹板(8)、子挡板(9)、脱料板(10);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2)、下模板(15)、下垫板(13)、下模入块(16);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第二冲子(7),所述下模还包括第一顶杆(23)、第二顶杆(24)、第二弹性件(17); 上垫板⑵设置在上模座⑴与夹板⑶之间,子挡板(9)固定在夹板⑶上,脱料板(10)固定在子挡板(9)上,上模座(I)开设有弹簧孔(4),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收容在弹簧孔(4)内而另一端透过上垫板(2)、夹板(8)而抵持子挡板(9); 下垫板(13)固定在下模座(12)上,下模板(15)开设有避位孔(14),下模板(15)固定在下垫板(13)上,下模入块(16)嵌入在下模板(15)内且开设有第一收容孔与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入下模座(12)内,下模入块(16)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二顶杆(24),下模板(15)与下垫板(13)的第一收容孔部分收容有第一顶杆(23),第二弹性件(17)通过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孔底而位于下模座(12)内,所述第二收容孔一端设置为刀口型腔(28)而另一端穿透下模板(15)、下垫板(13)并伸出下模座(12)外; 连接元件(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前锋张鹏杨加军康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