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远专利>正文

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211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包括设有吸耳球的虹吸管,和与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所述重力铅浮球包括空气球和设于所述空气球下方的吸水海绵球,所述重力铅浮球通过所述空气球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开口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安装于吸管。这样,虹吸作用始终发生在样本溶液的表面,避免浓缩过程中对底层水体的扰动,从而保证了浓缩处理后的样本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进而减小了实验偏差,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能够实现样本的快速高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生生物学研究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浮游植物不仅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而且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供应者,它启动了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在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浮游植物的种类、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等相关研究也是当今科学热点问题。 浮游植物的浓缩处理是浮游植物测定的重要环节。其浓缩处理过程原理为将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静置,待浮游植物沉降到采集瓶底部后,去除瓶体上清液。由于野外采集水样较多,不便于保存和运输,研究人员多利用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对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进行简单的浓缩处理。目前使用的浓缩处理装置的浓缩过程需将虹吸装置放置于瓶体中,并且接触静置后的底层水样,虹吸过程从瓶底层开始,因此该种虹吸装置在放置过程中容易扰动底层沉降浮游植物导致浮游植物再悬浮,且虹吸流量过大导致底层沉降浮游植物损失,导致实验结果偏差较大,无法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因此,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避免底层扰动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以保证浓缩处理后的样本更接近真实情况,减小实验偏差,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能够避免浓缩过程中对底层水体的扰动,从而保证了浓缩处理后的样本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进而减小了实验偏差,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包括设有吸耳球的虹吸管,和与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所述重力铅浮球包括空气球和设于所述空气球下方的吸水海绵球,所述重力铅浮球通过所述空气球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开口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安装于吸管。 优选地,所述吸管包括硬质吸管和U型管,所述重力铅浮球设置于所述硬质吸管的吸入端,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硬质吸管和所述虹吸管;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安装于所述U型管。 优选地,所述吸管还包括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设置于所述硬质吸管与所述U型管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硬质吸管和所述U型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臂和与所述第一夹臂呈锐角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臂的长度,且所述固定夹通过所述第一夹臂安装于所述U型管。 优选地,所述硬质吸管上安装有滑动卡扣,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上极限定位件和下极限定位件,所述滑动卡扣的运动行程位于在所述上极限定位件和所述下极限定位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极限定位件为第一固定环,所述下极限定位件为第二固定环,所述滑动卡扣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径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环可拆装、且轴向位置可变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夹臂。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环可拆装、且轴向位置可变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夹臂。 优选地,所述吸水海绵球粘接于所述空气球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空气球粘接于所述硬质吸管的外壁。 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包括设有吸耳球的虹吸管,和与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所述重力铅浮球包括空气球和设于所述空气球下方的吸水海绵球,所述重力铅浮球通过所述空气球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开口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安装于吸管。 在浓缩静置好浮游植物水样时,通过固定夹将处理装置夹持于样本溶液瓶口处的侧壁,挤压吸耳球排除空气,轻放重力铅浮球于水面上。慢慢释放吸耳球,产生虹吸作用;由于空气球的浮力作用,重力铅浮球漂浮于水面,并由于吸水海绵球的重力作用,重力铅浮球伴随虹吸作用下降;这样,通过设置具有浮力和铅垂力双重功能的重力铅浮球,使得在样本处理过程中,虹吸作用始终发生在样本溶液的表面,避免浓缩过程中对底层水体的扰动,从而保证了浓缩处理后的样本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进而减小了实验偏差,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能够实现样本的快速高效处理。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其吸管包括硬质吸管和U型管,所述重力铅浮球设置于所述硬质吸管的吸入端,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硬质吸管和所述虹吸管;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安装于所述U型管。这样,在硬质吸管和虹吸管之间设置U型管,通过U型管实现硬质吸管和虹吸管的连接,使得硬质吸管和虹吸管连接处的过渡圆滑,提高了虹吸效率。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其硬质吸管上安装有滑动卡扣,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上极限定位件和下极限定位件,所述滑动卡扣的运动行程位于在所述上极限定位件和所述下极限定位件之间。在处理过程中,当滑动卡扣下降到将下极限位置时,下极限定位件阻止滑动卡扣继续下降,虹吸作用被阻断,从而能够获得所需水样,避免过度虹吸造成的下层水体扰动;这样,在处理水样时,只需根据使用需要确定上极限定位件和下极限定位件的设置位置,即可确定虹吸作用的样本水层范围,避免人为观察,提高了样本处理的精度,同时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固定夹-U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硬质吸管-重力铅浮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型管2-连接软管3-第一固定环4-滑动卡扣5_第二固定环6_重力铅浮球61-空气球62-吸水海绵球7-虹吸管8-固定夹81-第一夹臂82-第二夹臂9-吸耳球10-硬质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且能够避免浓缩过程中对底层水体的扰动,从而保证了浓缩处理后的样本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进而减小了实验偏差,提高了样本检测精度。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固定夹-U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中硬质吸管-重力铅浮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包括设有吸耳球9的虹吸管7,和与所述虹吸管7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6,所述重力铅浮球6包括空气球61和设于所述空气球61下方的吸水海绵球62,所述重力铅浮球6通过所述空气球61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62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0开口的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的一端安装于吸管。 具体地,上述吸耳球9与虹吸管7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吸耳球(9)的虹吸管(7),和与所述虹吸管(7)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6),所述重力铅浮球(6)包括空气球(61)和设于所述空气球(61)下方的吸水海绵球(62),所述重力铅浮球(6)通过所述空气球(61)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62)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0)开口的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吸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吸耳球(9)的虹吸管(7),和与所述虹吸管(7)的一端连通的吸管,所述吸管的吸入端设置有重力铅浮球(6),所述重力铅浮球(6)包括空气球(61)和设于所述空气球(61)下方的吸水海绵球(62),所述重力铅浮球(6)通过所述空气球(61)悬浮于待处理样本表面,并通过所述吸水海绵球(62)随样本表面下降;还包括夹持于样本容器(0)开口的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吸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包括硬质吸管(10)和U型管(1),所述重力铅浮球(6)设置于所述硬质吸管(10)的吸入端,所述U型管(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硬质吸管(10)和所述虹吸管(7),所述固定夹(8)的一端安装于所述U型管(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还包括连接软管(2),所述连接软管(2)设置于所述硬质吸管(10)与所述U型管(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硬质吸管(10)和所述U型管(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游植物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8)包括第一夹臂(81)和与所述第一夹臂(81)呈锐角的第二夹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远余辉牛勇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牛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