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111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4:20
一种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压缩板、固定板及底板的板面相互平行,引导柱一端固定于底板上,固定板固定于引导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压缩板穿设于引导柱并位于底板及固定板之间,弹性件套设于引导柱上,压缩板与弹性件连接;驱动装置固设于底板上,丝杆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螺母与丝杆螺合;主动臂一端与螺母铰接,另一端与压缩板铰接,压缩板上开设有引导槽,从动臂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铰接于压缩板的引导槽,主动臂与从动臂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将废弃的塑料薄膜叠加起来,将其放置于压缩板与固定板之间,启动驱动装置,从而带动丝杆旋转,螺母带动主动臂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臂转动,使得压缩板靠近或远离固定板运动,实现塑料薄膜的压缩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机摄像头生产车间内,其内有各种用于制造摄像头所需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为精密部件,通常会通过具有缓冲作用的塑料薄膜进行包装,以保证零部件的精密性。 当这些零部件使用后,会产生塑料薄膜的废弃物,由于塑料薄膜具有较大的膨胀性,其会占据较大的外部空间,需要将其及时处理,以减少生产车间内废弃的塑料薄膜的空间占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对塑料薄膜进行压缩的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包括: 底板; 压缩板、固定板、引导柱、弹性件,所述压缩板的板面、所述固定板的板面及所述底板的板面相互平行,所述引导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引导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压缩板穿设于所述引导柱并位于所述底板及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柱上,所述压缩板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驱动装置、丝杆、螺母,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合; 主动臂、从动臂,所述主动臂一端与所述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板铰接,所述压缩板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从动臂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压缩板的所述引导槽,所述主动臂与所述从动臂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0011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 在底板上设置引导柱,使得压缩板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以沿着引导柱滑动,增加了压缩板运动的平稳性。同时,在引导柱上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具有弹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压缩板在运动过程中对塑料薄膜的过度冲击。同时弹性件对压缩板具有调整方向位置作用,由于叠加在一起的塑料薄膜具有不平整性,当压缩板对塑料薄膜进行压缩的时候,弹性件可以使压缩板以最合适的角度对塑料薄膜进行压缩。 将废弃的塑料薄膜叠加起来,再将叠加后的塑料薄膜放置于压缩板与固定板之间,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丝杆旋转,从而使得螺母沿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螺母带动主动臂绕压缩板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臂绕主动臂转动,从动臂的一端沿引导槽滑动,从而带动压缩板沿引导柱靠近或远离固定板运动,从而实现了塑料薄膜的压缩并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10的结构图。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10包括:底板100、压缩板210、固定板220、引导柱310、弹性件320、驱动装置410、丝杆420、螺母430、主动臂510及从动臂520。 压缩板210的板面、固定板220的板面及底板100的板面相互平行。引导柱310 —端固定于底板100上,固定板220固定于引导柱31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压缩板210穿设于引导柱310并位于底板100及固定板220之间,弹性件320套设于引导柱310上,压缩板210与弹性件3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0为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320还可以为其它具有缓冲作用的部件。 驱动装置410固设于底板100上,丝杆420与驱动装置410驱动连接,螺母430与丝杆420螺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10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10与丝杆420通过联轴器600连接,同时,底板100上还设有轴承700,丝杆420穿设于轴承700。轴承700对丝杆420起到了支撑的作用,防止丝杆420的跨度过长而出现折断现象。 主动臂510 —端与螺母430铰接,另一端与压缩板210铰接,压缩板210上开设有引导槽212,从动臂520的一端与底板100铰接,从动臂520的另一端铰接于压缩板210的引导槽212,主动臂510与从动臂520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要说明的是,在底板100上设置引导柱310,使得压缩板210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可以沿着引导柱310滑动,增加了压缩板210运动的平稳性。同时,在引导柱310上套设有弹性件320,弹性件320具有弹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了压缩板210在运动过程中对塑料薄膜的过度冲击。同时弹性件320对压缩板210具有调整方向位置作用,由于叠加在一起的塑料薄膜具有不平整性,当压缩板210对塑料薄膜进行压缩的时候,弹性件320可以使压缩板210以最合适的角度对塑料薄膜进行压缩。 将废弃的塑料薄膜叠加起来,再将叠加后的塑料薄膜放置于压缩板210与固定板220之间,启动驱动装置410,驱动装置410带动丝杆420旋转,从而使得螺母430沿丝杆420的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螺母430带动主动臂510绕压缩板210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臂520绕主动臂510转动,从动臂520的一端沿引导槽212滑动,从而带动压缩板210沿引导柱310靠近或远离固定板220运动,从而实现了塑料薄膜的压缩并回收。 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压缩板、固定板、引导柱、弹性件,所述压缩板的板面、所述固定板的板面及所述底板的板面相互平行,所述引导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引导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压缩板穿设于所述引导柱并位于所述底板及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柱上,所述压缩板与所述弹性件连接;驱动装置、丝杆、螺母,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合;主动臂、从动臂,所述主动臂一端与所述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板铰接,所述压缩板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从动臂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压缩板的所述引导槽,所述主动臂与所述从动臂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回收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压缩板、固定板、引导柱、弹性件,所述压缩板的板面、所述固定板的板面及所述底板的板面相互平行,所述引导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引导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压缩板穿设于所述引导柱并位于所述底板及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柱上,所述压缩板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驱动装置、丝杆、螺母,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卓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桑莱士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