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换向折叠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童车。【
技术介绍
】折叠童车在使用时需要实现儿童的面朝前方远眺,或者儿童面朝父母亲子交流,现有的换向折叠童车,实现和折叠的换向结构复杂,操作步骤繁多,机构构件冗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向关节结构件凑,在单个铰接关节实现换向且同时实现折叠卡锁的换向折叠童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换向折叠童车,包括前腿架1、后腿架2,所述的前腿架I上端与所述的后腿架2上端通过铰轴10铰接,所述的铰轴10上铰设有扶手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3与所述的前腿架I以及后腿架2铰接处设有换向控制装置4。如上所述的换向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控制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前腿架I上端铰接在所述的铰轴10上的前铰接件101,所述的前铰接件101上设有前铰接件弧形滑槽110,所述的前铰接件弧形滑槽110内侧设有第一前换向位卡口 111和第二前换向位卡口 112,所述的后腿架2上端铰接在所述的铰轴10上的后铰接件20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折叠童车,包括前腿架(1)、后腿架(2),所述的前腿架(1)上端与所述的后腿架(2)上端通过铰轴(10)铰接,所述的铰轴(10)上铰设有扶手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3)与所述的前腿架(1)以及后腿架(2)铰接处设有换向控制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折叠童车,包括前腿架(I)、后腿架(2),所述的前腿架(I)上端与所述的后腿架(2)上端通过铰轴(10)铰接,所述的铰轴(10)上铰设有扶手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架⑶与所述的前腿架⑴以及后腿架⑵铰接处设有换向控制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控制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前腿架(I)上端铰接在所述的铰轴(10)上的前铰接件(101),所述的前铰接件(101)上设有前铰接件弧形滑槽(110),所述的前铰接件弧形滑槽(110)内侧设有第一前换向位卡口(111)和第二前换向位卡口(112),所述的后腿架(2)上端铰接在所述的铰轴(10)上的后铰接件(201),所述的后铰接件(201)上设有后铰接件弧形滑槽(210),所述的后铰接件弧形滑槽(210)内侧设有第一后换向位卡口(211)和第二后换向位卡口(212),所述的扶手架(3)下端设有铰接在所述的铰轴(10)上的上铰接件(301),所述的上铰接件(301)上设有上铰接件滑槽(310),所述的上铰接件滑槽(310)内设有能在其内滑动的换向控制滑块(311),所述的换向控制滑块(311)上设有随所述的换向控制滑块(311)直线滑动并能在所述的前铰接件弧形滑槽(110)和后铰接件弧形滑槽(210)内作弧形滑动的换向滑销(312),所述的换向控制滑块(311)与所述的上铰接件(301)之间设有顶压弹簧(313),所述的扶手架(3)上设有控制所述的换向控制滑块(311)滑动的换向控制机构(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腿架(I)中部铰接有座椅架(5),所述的座椅架(5)中部铰设有座椅架支撑件(501),所述的座椅架支撑件(501)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后腿架(2)中部,所述的座椅架(5)后部向后延伸支撑在所述的座椅架支撑件(501)中部上,所述的座椅架(5)上设有控制座椅架支撑件(501)转动锁定的锁定控制机构(5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控制机构(302)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扶手架(3)上并能相对其滑动的控制按钮(321),所述的控制按钮(321)两侧设有凸柱(322),所述的控制按钮(321)与所述的换向控制滑块(311)之间连接有拉绳(323),所述的拉绳(323)绕压在所述的凸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