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519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下关节、扶手、上关节、手把上管,所述前脚管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的下关节,在与前脚管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前脚管头端与手把上管端头对齐,上关节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扶手中间塑胶通过端部的旋转点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带有与凸台配合使用的凹槽的上关节套接在手把上管端头。所述扶手中间塑胶上安装扶手。所述凸台卡入凹槽内使得下关节和上关节牢固连接。所述上关节、下关节、扶手中间塑胶均通过旋转点活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完美实现关节和侧扶手连成一体、外观更加简洁更具现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下关节、扶手、上关节、手把上管,所述前脚管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的下关节,在与前脚管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前脚管头端与手把上管端头对齐,上关节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扶手中间塑胶通过端部的旋转点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带有与凸台配合使用的凹槽的上关节套接在手把上管端头。所述扶手中间塑胶上安装扶手。所述凸台卡入凹槽内使得下关节和上关节牢固连接。所述上关节、下关节、扶手中间塑胶均通过旋转点活动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完美实现关节和侧扶手连成一体、外观更加简洁更具现代感。【专利说明】一种收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伞车收合与打开技术,尤其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收车机构。
技术介绍
伞车是婴儿推车的一种,其特点是轻便易折叠,能像伞一样折叠成伞状,有些伞车有肩带可以直接将伞车背起,因此,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市场上的伞车也存在许多的缺陷:传统的伞车关节和侧扶手在技术上很难实现连成一体,所以市场中更多的伞车并没有侧扶手,因此,对小孩子的保护会差些,目前市面上伞车的塑胶关节只有一个连接点也没有其它的挡点,关节松软,座位在受重时关节两边会出现往内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伞车关节和扶手在技术上很难实现连成一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完美实现关节和侧扶手连成一体、外观更加简洁更具现代感的伞车用收车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下关节、扶手、上关节、手把上管,所述前脚管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的下关节,在与前脚管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前脚管头端与手把上管端头对齐,上关节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扶手中间塑胶通过端部的旋转点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带有与凸台配合使用的凹槽的上关节套接在手把上管立而头。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中间塑胶上安装扶手。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卡入凹槽内使得下关节和上关节牢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关节、下关节、扶手中间塑胶均通过旋转点活动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完美实现关节和侧扶手连成一体、外观更加简洁更具现代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打开支撑状态图。 图3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收合状态图。 图5为本技术的收合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4、5所示,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1、下关节3、上关节5、手把上管6,所述前脚管I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8的下关节3,在与前脚管I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6,前脚管I头端与手把上管6端头对齐,上关节5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7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4,扶手中间塑胶4通过端部的旋转点7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5,带有与凸台8配合使用的凹槽9的上关节5套接在手把上管6端头。所述扶手中间塑胶4上安装扶手2。所述凸台8卡入凹槽9内使得下关节3和上关节5牢固连接。所述上关节5、下关节3、扶手中间塑胶4均通过旋转点7活动旋转。本技术的上关节5与下关节3及扶手中间塑胶4通过若干的旋转点7互相活动式连接,从而控制若干塑胶的锁合及收合,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折叠携带方便,上关节5、下关节3通过扶手中间塑胶4与扶手2连成一体,前端连接扶手2更美观,同时连接强度更好,对小孩的保护更安全,小孩坐在车内双手两肘关节位置可以很自然地放在扶手2上,下关节3 —体设置的凸台8与上关节5上的凹槽9配合扣合使得整个关节的强度更加牢固,两边的晃动也越小,座椅在受重时关节不会往内凹陷,而且关节整体更加简洁更具现代感。【权利要求】1.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I)、下关节(3)、上关节(5)、手把上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I)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8)的下关节(3),在与前脚管(I)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6),前脚管(I)头端与手把上管(6)端头对齐,上关节(5)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7)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4),扶手中间塑胶(4)通过端部的旋转点(7)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5),带有与凸台(8)配合使用的凹槽(9)的上关节(5)套接在手把上管(6)端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中间塑胶(4)上安装扶手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8)卡入凹槽(9)内使得下关节(3)和上关节(5)牢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关节(5)、下关节(3)、扶手中间塑胶(4)均通过旋转点(7)活动旋转。【文档编号】B62B7/06GK204055887SQ201420253807【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专利技术者】王品其, 孟胜军, 彭水毅 申请人:浙江金华雪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车机构,包括前脚管(1)、下关节(3)、上关节(5)、手把上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管(1)端头套接一体设置有凸台(8)的下关节(3),在与前脚管(1)对称方位设有手把上管(6),前脚管(1)头端与手把上管(6)端头对齐,上关节(5)的凸起部分通过旋转点(7)活动式连接于扶手中间塑胶(4),扶手中间塑胶(4)通过端部的旋转点(7)活动式套接于上关节(5),带有与凸台(8)配合使用的凹槽(9)的上关节(5)套接在手把上管(6)端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品其孟胜军彭水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华雪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