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094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机。通过本物料输送机中包括的第一防偏导轨和第二防偏导轨对牵引载料体移动的牵引构件进行“前后左右”各方向的限位防偏,使得牵引构件在移动轨迹以外的空间得到限制,使牵引构件因各种不确定的外力干扰下的晃动被全方向地限位。现有技术中,对牵引构件的限位只是通过设置对牵引构件前后方向的限位导轨,在牵引构件发生左右摆动时得不到限位,使得输送工作不稳定并对机壳壁造成撞击。对比现有技术中限位的局限性,本物料输送机在牵引构件移动轨迹的前后左右各方向设置了限位导轨,对牵引构件全方位的限位使得输送工作运行平稳,同时提供了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物料输送
,对于物料输送转运,特别是输送中等级块状、易碎的以及磨琢性的物料,例如煤、碎石、矿石、卵石以及焦炭等,使用物料输送机进行输送转运是优选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随着物料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设备运转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提高输送物料时的平稳性和提高自身的运行稳定性成为物料输送机的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保证物料输送机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防止输送过程中的物料及载料体的偏移。这里的物料输送机以斗式提升机为例,如图1,斗式提升机通常包括机壳1、防偏导轨2、链条3、料斗4,其中链条3为牵引构件,料斗4为载料体。因图1为俯视示意图,以附图的左侧定义为前、右侧定义为后、上侧定义为左、下侧定义为右,固定于机壳I的防偏导轨2设置在链条3的前后,防偏导轨2对链条3带动料斗4输送物料在提升过程中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防偏。而与链条3连接的料斗4在装入物料、倒出物料的过程都是在链条3的牵引过程不间断的状态进行的,由此,因物料的流动性以及整套设备在运转过程的各种振动干扰引起的料斗4与链条3的左右侧的偏移没有得到有效的限位防偏。左右侧的摆动偏移会对机壳I产生磨损,同时在与机壳I的碰撞摩擦过程中,包括销子在内的链条3的各组成构件受到磨损,当链条3的销子因偏移扭曲和碰撞磨损而断裂时,物料的输送工作将被迫停止,且设备损坏。由此,现有技术中,牵引构件左右侧没有偏移限位结构造成了物料输送平稳性低和设备运行稳定性低。 对现有技术中物料输送平稳性的提高和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该物料输送机运送物料的平稳性强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包括固定设置的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可循环移动的牵引构件,连接于所述牵引构件的载料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且在所述牵引构件的轨迹平面内对所述牵引构件的第一位置点限位相抵的第一防偏导轨,还包括第二防偏导轨,所述第二防偏导轨对所述牵引构件的第二位置点的防偏作用方向与所述轨迹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防偏导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且与所述第二位置点限位相抵。 优选地,所述载料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牵引构件,所述载料体两侧的所述牵引构件分别为第一段牵引构件和第二段牵引构件,以所述载料体为中心,在所述第一段牵引构件和所述第二段牵引构件的外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防偏导轨。 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置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点为所述牵引构件的同一位置点,所述第二防偏导轨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防偏导轨设置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二防偏导轨通过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机壳,所述连接杆固连于所述机壳内侧,所述连接杆在垂直于所述机壳的轴向包括与所述机壳距离远的远端限位体和距离近的近端限位体,所述第二防偏导轨在所述远端限位体和所述近端限位体之间可轴向移动地嵌套于所述连接杆,在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与所述近端限位体和/或所述远端限位体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优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位置点上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二防偏导轨的接触位置对应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与所述第二防偏导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能够随所述牵引构件移动而转动地与所述滑动接触面相切。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滚轮。 优选地,在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之间设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与所述机壳间隙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壳。 优选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机壳和所述第二防偏导轨;可拆装的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机壳和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之间,所述垫片的厚度与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调节得到的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防偏导轨之间的间隙相等。 物料输送机的牵弓I构件循环牵引载料体转送物料,这一循环轨迹是通过将牵弓I构件的“首尾”连接为一个封闭环状轮廓实现的,对于此封闭环状轮廓:1、其处于一个平面内,命名为“轨迹平面”;2、组成封闭环状轮廓的整体牵引构件具有“柔软性”,即牵引构件在各个位置点都与相邻的位置点随动地连接且各个位置点间存在转动自由度。以链条为例,可以定义每节链条为一个位置点。所谓第一位置点、第二位置点旨为叙述的针对性与关联性,并没有特指某一位置点。现有技术中的防偏导轨,只对牵引构件的前后方向进行了限位防偏,本技术中,在牵引构件的位置点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设置了与现有技术中的防偏导轨垂直方向限位防偏的第二防偏导轨,此第二防偏导轨对牵引构件的左右方向进行了限位防偏。由此,牵引构件的位置点在移动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前后左右”都得到了限位防偏,因此物料流动以及设备各种振动干扰都不会影响牵引构件带动载料体的转运行程。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较现有技术中单方向的限位防偏,实现了“全方向”的限位防偏,使牵引构件不会因偏移产生的扭曲和摩擦造成断裂。提升了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设备运转的稳定性。 另外,设置于机壳上的第二防偏导轨对机壳起到了防止磨损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载料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牵引构件,以载料体为中心,其两侧的牵引构件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二防偏导轨。如此的设置,在载料体被两侧的牵引构件同时牵引拖动的状态下,进而将载料体和两侧的牵引构件限制在了两边侧的第二防偏导轨所确定的区域以内,当因故造成载料体及牵引构件具有向两侧晃动的趋势时,两侧的第二防偏导轨同时作用,对载料体及牵引构件进行限位,这比起在单侧设置第二防偏导轨,阻止了载料体及牵弓I构件在晃动的过程中撞击单侧的第二防偏导轨后反弹,之后再回弹二次撞击,如此反复的钟摆式的对单侧第二防偏导轨的撞击,使限位的作用大打折扣,并且单侧的第二防偏导轨以及其安装部位的机壳极易被往复撞击所损坏。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区别于上述事实方式中的第二防偏导轨与机壳的直接固连,而是将第二防偏导轨通过连接杆与机壳进行连接。连接杆与机壳的内侧固连,而在位于机壳内部的连接杆上设有远端限位体和近端限位体,这里的“远”和“近”是相对于机壳的内表面而言的。第二防偏导轨被嵌套于连接杆,并且被远端限位体和近端限位体限制其沿连接杆轴向的活动范围。在第二防偏导轨具有了上述轴向的活动空间基础上,在远端限位体和近端限位体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防偏导轨与远端限位体和/或近端限位体之间。如此的设置,当载料体及牵引构件因故晃动而撞击到第二防偏导轨的状态时,第二防偏导轨具有了“柔性”防偏限位功能,所谓柔性,在第二防偏导轨被撞击时,其具有向外侧移动的自由度,而此时的弹性元件若设置于第二防偏导轨与远端限位体之间,则弹性元件对第二防偏导轨的移动具有“拉住”的阻力,同理的,当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二防偏导轨与近端限位体之间时,则此时的弹性元件对第二防偏导轨具有“推住”的阻力。且第二防偏导轨在柔性限位载料体的同时,自身又被远、近两端限位体限位。柔性限位使得载料体及牵引构件对第二防偏导轨及机壳的撞击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输送机,包括固定设置的机壳(1),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可循环移动的牵引构件(3),连接于所述牵引构件(3)的载料体(4)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且在所述牵引构件(3)的轨迹平面内对所述牵引构件(3)的第一位置点限位相抵的第一防偏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偏导轨(5),所述第二防偏导轨(5)对所述牵引构件(3)的第二位置点的防偏作用方向与所述轨迹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防偏导轨(3)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且与所述第二位置点限位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输送机,包括固定设置的机壳(I),设置于所述机壳(I)内部的可循环移动的牵引构件(3),连接于所述牵引构件(3)的载料体(4)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I)内部且在所述牵引构件(3)的轨迹平面内对所述牵引构件(3)的第一位置点限位相抵的第一防偏导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偏导轨(5),所述第二防偏导轨(5)对所述牵引构件(3)的第二位置点的防偏作用方向与所述轨迹平面垂直,所述第二防偏导轨(3)设置于所述机壳(I)内部且与所述第二位置点限位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体(4)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牵引构件(3),所述载料体(4)两侧的所述牵引构件(3)分别为第一段牵引构件和第二段牵引构件,以所述载料体(4)为中心,在所述第一段牵引构件和所述第二段牵引构件的外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防偏导轨(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点为所述牵引构件(3)的同一位置点,所述第二防偏导轨(5)和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防偏导轨(2)设置为一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二防偏导轨(5)通过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机壳(I),所述连接杆固连于所述机壳(I)内侧,所述连接杆在垂直于所述机壳(I)的轴向包括与所述机壳(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亭王熙国于加彬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通用机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