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446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涉及组培瓶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推杆、用于与第一推杆配合使用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长度均为40~45cm,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2~0.3cm的矩形,所述第一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观察镜,所述第二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带动组培瓶移动,组培瓶受力比较均匀,组培瓶能够保持完好,能够降低使用成本,通过第一观察镜或第二观察镜观测处于同一排的组培瓶内是否有菌斑,与现有技术中逐个观察组培瓶相比,能够有效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
本技术涉及组培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
技术介绍
现阶段,为了快速生产大量优良种苗,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引入种苗繁殖领域。 现有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工作人员先将预制的培养基放入组培瓶中,然后将植物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并将组培瓶摆放成多排,每排组培瓶相互平行,相邻的两排组培瓶之间预留10?15cm的光照距离,当组培瓶的数量较多时,通常在底层组培瓶的顶部放置I?2层组培瓶。 现有的组培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I)工作人员将组培瓶摆放成多排时,通常需要使用一根推杆,推动处于同一排的底层组培瓶,调整相邻两排组培瓶之间的距离,由于推杆只与底层组培瓶的一侧接触,推杆推动底层组培瓶时,底层组培瓶受力不均匀,容易倾斜,进而导致处于顶部的组培瓶翻倒、打碎,增加了使用成本。 (2)工作人员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逐个观察组培瓶,将瓶内长有菌斑的组培瓶选出,由于组培瓶的数量较多,逐个观察组培瓶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包括第一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推杆配合使用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长度均为40?45cm,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2?0.3cm的矩形;所述第一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观察镜,所述第二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推杆开有2?5个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二推杆开有2?5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磁铁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个数为3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个数为3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手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推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手柄配合使用的第二手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长度均为5?7cm,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5?0.7cm的矩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纵截面均呈直径为0.4?0.7cm的圆形,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厚度均为0.15?0.2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长度均为4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I)本技术中的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能够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开,并将处于同一排的组培瓶夹持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之间,通过移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带动组培瓶移动,组培瓶受力比较均匀,与现有技术中组培瓶容易翻倒相比,组培瓶能够保持完好,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2)本技术包括第一观察镜和第二观察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观察镜或第二观察镜观测处于同一排的组培瓶内是否有菌斑,与现有技术中逐个观察组培瓶相比,能够有效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推杆,2-第一观察镜,3-第一磁铁,4-第一手柄,5-第二推杆,6-第二观察镜,7-第二磁铁,8-第二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该摆放器包括第一推杆I和用于与第一推杆I配合使用的第二推杆5,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长度均为40?45cm,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该矩形的长度为2?3cm,宽度为 0.2 ?0.3cm。 在实际使用中,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长度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长度均为43cm。 参见图1所示,第一推杆I开有2?5个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铁3,第二推杆5开有2?5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与第一磁铁3配合的第二磁铁7。第一推杆I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观察镜2,第二推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镜6 ;第一推杆I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手柄4,第二推杆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手柄4配合使用的第二手柄8。 在实际使用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为3个。 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8的长度均为5?7cm,其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5?0.7cm的矩形。 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7的纵截面均呈直径为0.4?0.7cm的圆形,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7的厚度均为0.15?0.2cm。 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摆放组培瓶时,其双手分别握住第一手柄4、第二手柄8,拉动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8,使第一推杆I和第二推杆5分开,然后将第一推杆I放置在处于同一排的组培瓶的一侧,第二推杆5放置在组培瓶另一侧,工作人员将组培瓶夹持在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之间,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同时移动第一推杆I和第二推杆5带动组培瓶移动,移动过程中组培瓶两侧受力较均匀,能够防止组培瓶顶部的其他组培瓶掉落。 工作人员观察组培瓶内是否有菌斑时,先将第一推杆I和第二推杆5相对放置,使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7靠近,通过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7的作用,使得第一推杆I和第二推杆5合拢。工作人员能够握住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8,将第一推杆I和第二推杆5放入相邻的两排组培瓶之间,转动第一推杆1,使第一推杆I或第二推杆5倾斜至工作人员能够清晰获得第一观察镜2或第二观察镜6内的镜像,停止转动第一推杆I或第二推杆5,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观察镜2或第二观察镜6观测处于同一排的组培瓶内是否有菌斑。 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包括第一推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推杆(1)配合使用的第二推杆(5),所述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长度均为40~45cm,第一推杆(1)、第二推杆(5)的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2~0.3cm的矩形;所述第一推杆(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观察镜(2),所述第二推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镜(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包括第一推杆(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第一推杆(I)配合使用的第二推杆(5),所述第一推杆(I)、第二推杆(5)的长度均为40?45cm,第一推杆(I)、第二推杆(5)的横截面均呈长度为2?3cm,宽度为0.2?0.3cm的矩形;所述第一推杆(I)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观察镜(2),所述第二推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镜(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I)开有2?5个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铁(3);第二推杆(5)开有2?5个用于与第一安装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磁铁(3)配合使用的第二磁铁(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个数为3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组培瓶摆放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宁县沃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