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车轮的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637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一个轴的稳定装置。这轴具有一个摆动稳定器(2),而对每个车轮具有至少一个车轮控制杆(1)。车轮控制杆(1)的底盘侧铰链与摆动稳定器(2)的一个端部这样连接,从而通过车轮控制杆(1)的弹性偏斜运动进行摆动稳定器(2)的扭转操纵。按照发明专利技术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摆动稳定器(2)分别用其一端装在一个与车轮控制杆(1)连接的中空轴(6)里。中空轴(6)支承在一个底盘侧的支承支座(3)里,而这支承支座(3)可以弹性地连接于汽车上。按照发明专利技术的稳定装置尤其用于消除在一方面为物体声的分隔或舒适行驶机构的要求和另一方面为稳定器的直接动作的性能之间的结构上的目标冲突。此外还改善了稳定装置的结构空间需要、重量和模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引导车轮的稳定装置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一个具有摆动稳定 器的汽车轴的稳定装置。在属于此类的汽车轴中直接通过一个与摆动稳定器连接的车轮控 制杆来操纵摆动稳定器,例如通过车轮悬架的一个受拉斜撑或者受压斜撑,由于按此方式尤其可以达到1:1的稳定器变速比,因此这些汽车轴 首先是有利的。换言之这意味着车轮的弹性偏斜运动不仅按比例分摊 地,而且分别在全圆周上被转化成稳定器的 一 个与之相应的扭转运动, 因此例如可以使用相应地更薄的或薄壁的和因此更轻的稳定器。此外稳 定器的支承结构可以设计得更让压柔性并因此更舒适,但并没有使动作 性能变坏。除此之外采用这种结构型式既分别通过一个具有二个球关节的自 身摆动支承取消了稳定器端通常的铰链,也取消了通常转角的稳定器边 脚,因而同样也减轻了重量并在很大的范围里附带提供了宝贵的结构空间。但在属于此类的引导车轮的稳定装置中,正如它们例如由DE 10 2004 020 073 Al或由EP 1 564 041 A2已知的那样,在车轮控制杆的底 盘侧端部和稳定器的各自配合的端部之间的连接部位里出现了结构方 面的很大的目标沖突。因为正好在这个范围里遇到了否则公开了的构件 "车轮控制杆,,或"受拉斜撑/受压斜撑"和"摆动稳定器"的相反的结 构方面要求,这些要求是属于此类的稳定器必须一如既往地满足的。属于重大的功能或要求的尤其是使车轮的弹性偏斜运动尽可能直 接地转化成稳定器的扭转运动,此外还有从车轮支座至底盘或至轴支座 的力传递,也有如在车轮支座和轴支座或底盘之间的行程中分别特殊要 求的让压柔性和减振。在将稳定器和车轮控制杆结合成属于此类的引导车轮的稳定装置 时尤其是产生了以下问题轮的橡胶支承和相应高的让压柔性在车轮控 制杆底盘侧连接于轴支座上的范围里虽然对于具有良好消声的舒适支 承结构来说是有利的,但同时对于稳定器的动作性能来说有不寿的影 响。关于车轮控制杆在稳定器端部上的连接难于使稳定器的旋转轴线布置在汽车横向方向上,而车轮控制杆的旋转轴线,尤其是在考虑之列中 的受拉斜撑或受压斜撑的旋转轴线一般与汽车纵向轴线布置成一个尖锐角。在稳定器端部、车轮控制杆的底盘侧端部和底盘或轴支座之间的连 接部位因此必须尽可能保证使车轮力按规定柔和地以及减震地传入底 盘,然而此外还保证使车轮的弹性偏斜尽可能未减震地直接转化成稳定 器的扭转,而是同时也还必须允许可在弹性偏斜时出现的,在车轮控制 杆的纵轴线和稳定器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变化。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引导车轮的稳定装置,采用这 种装置可以克服所述的,在技术背景中存在有的缺点。稳定装置应该在 同时使稳定器直接动作时尤其是导致在行走机构的舒适性能、声学和固 体声分隔方面的优点。此外还应该在稳定装置所需要的结构空间方面, 关于减轻重量以及涉及到更好的模块性与在车轮悬架和轴系中的应用 联系起来达到改善。此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稳定装置来解决。优选的实施形式见从属权利要求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稳定装置以本身就首先已知的方式规定使用在一个 具有摆动稳定器的汽车轴上,其中用于每个车轮的轴具有至少一个车轮 控制杆。车轮控制杆的底盘侧的铰接以本身同样也已知的方式与摆动稳 定器的附属端部连接,从而通过车轮控制杆的弹性偏斜运动(Einfedemngsbewegung)实现摆动稳定器的扭转操纵。按照本专利技术然而稳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摆动稳定器在端侧分别装在 一个与车轮控制杆相连接的,至少局部中空的轴里。该中空轴支承在一个底盘侧的支承支座里,其中支承支座可以弹性地连接于汽车上,例如 汽车的一个轴支座上。就按此方式绝对不再需要使稳定器折弯,尤其是不在其端部范围里 而言,将稳定器端部分别装在一个底盘侧弹性支承的中空轴里首先是有 利的。确切地说按此方式稳定器的端部由于中空轴而可以作成杆状直 的,这中空轴按照本专利技术执行了将稳定器端部与车轮控制杆的汽车侧端 部相连接的任务,因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稳定装置尤其是,然而绝不仅仅适 用于很轻的,但结构上苛求的管式稳定器。此外由于中空轴,也可以对稳定器的整个长度(或稳定装置的整个宽度)作为有效的稳定器扭转长度进行结构上值得期望的完全的充分利 用。此外还形成了中空轴的支承结构以及稳定器端部和车轮控制杆之间 连接的一种总体上特别节省结构空间的布局。由于支承支座此外还可以对由稳定器、中空轴和车轮控制杆组成的 整个模块,关于振动和声传输,相对于汽车底盘进行最佳地分离,其中 车轮控制杆同时然而非弹性地作用于中空轴上或稳定器上并因此在车 轮有弹性偏斜运动时使稳定器直接动作。最后也还有其它的优点,它们尤其涉及到整个稳定装置作为汽车上 的轴部件模块,制造简单,装配并不复杂。本专利技术首先与如何从结构上实现支承支座在汽车底盘或轴支座上 的弹性连接无关地被实现。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支承支座的弹性连 接然而在Z方向上(就是说沿着汽车竖轴线)的弹簧刚度是在X-方向上 (汽车纵轴线)或Y-方向(汽车横向轴线)上至少两倍。按此方式可以 达到关于首先是沿着车轮控制杆的纵轴线进行的,不受人欢迎的声音-和振动的传输的良好的舒适性能,其中同时由于在z-方向上高的弹簧刚度而保证了稳定器的直接动作。支承支座在轴支座或在汽车底盘上的弹性连接优先通过弹性体支 承或液压支承来进行,这二种支承还已经证明适合用于在汽车上减震和吸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 一 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弹性体支承或液压支承才目 对于车轮控制杆和中空轴的纵向轴线的交点成点对称布置。按此方式实 现了使车轮力最佳地均匀地从车轮控制杆传入和分配到各个支承点上。 因为支承点按照这种实施形式相对于有效的力传入点来说成点对称地 布置(该力传入点位于车轮控制杆和中空轴或稳定器的纵轴线的交点支座相对于底盘或相对于轴支座的不受欢迎的倾翻。本专利技术可以与摆动稳定器具体来说具有什么样的造型无关地被实 现,只要稳定器的端部可以装入在中空轴里。按照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 形式摆动稳定器然而基本上由一个直的杆或由一个直的管子构成。这使 得制造成本特别有利,而且重量最小,材料得到最佳的充分利用,因为 按这方式稳定器的整个长度都受到一种完全均勻的扭转载荷。此外稳定 装置在结构上可以特别精确地控制,而且还实现了稳定装置作为模块单元的装配比较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种实施形式规定摆动稳定器由二个分开的稳定器半 体组成。在稳定器之两个半体之间可以设有一个促动器用于使稳定器之 两个半体相互主动地有相对转动。按此方式可以就主动行驶才几构而言在 车轮悬架和汽车结构之间产生调整力矩或者调整力或者说传入车轮悬 架里。因此例如在汽车转弯行驶时可以进行一种主动的摆动稳定,或者 可以取决于汽车的行驶状态改变摆动稳定器的有效硬度。为了直观起见而选择的概念"稳定器半体,,然而不应该这样有限定 地被设计,即这两个稳定器之半体必须强制地具有相同的长度。就是说 两个稳定器之半体同样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而并不会使一个这种型 式的主动摆动稳定器因此而改变其有效性或整体特性曲线。对于实现本专利技术首先车轮控制杆的汽车侧端部和中空轴如何相互 连接起来是不重要,只要保证了可靠的转矩传递,同时在车轮控制杆的 纵轴线和中空轴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是可以改变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稳定装置,用于汽车的轴,该轴具有摆动稳定器(2)以及对于每个车轮具有至少一个车轮控制杆(1),其中车轮控制杆(1)的底盘侧连接部与摆动稳定器(2)的端部区域连接,使得通过车轮控制杆(1)的弹性偏斜运动对摆动稳定器(2)进行扭转的操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稳定器(2)分别在端侧容纳在与车轮控制杆(1)连接的、至少局部中空的轴(6)里,其中中空轴(6)支承在底盘侧的支承支座(3)里,该支承支座可以弹性地连接于汽车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沃特迈耶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