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973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括静模框(1)、动模框(2)、静模板(3)和动模板(4),静模板(3)与动模板(4)的结构相同,静模板(3)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静模板(3)内设置有与静模板(3)端面呈45°的型腔(5),静模框(1)上且位于安装孔I(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A(7)和台阶槽(8),台阶槽(8)的台阶上设置有螺纹孔B(9),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与定位块I(10)的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动模板(4)的侧面靠在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4)的端面与静模板(3)的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而不需要反复调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括静模框(1)、动模框(2)、静模板(3)和动模板(4),静模板(3)与动模板(4)的结构相同,静模板(3)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静模板(3)内设置有与静模板(3)端面呈45°的型腔(5),静模框(1)上且位于安装孔I(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A(7)和台阶槽(8),台阶槽(8)的台阶上设置有螺纹孔B(9),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与定位块I(10)的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动模板(4)的侧面靠在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4)的端面与静模板(3)的端面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而不需要反复调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框类零件制作时用剪切模具
,特别是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钢或铝合金门窗的门框、窗框、相框等是由各种不同形状横截面的条状型材构成。其门框或窗框的左、右边框与上、下边框的结合处需要切出45°角的结合面,因此,模板的刃口所在平面就会与型材的运动方向(也是模板的型腔)成45°角。传统切角模具的定位方式是:将动、静模模板用两颗定位销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用线切割割出模具型腔,在安装时,将动、静模作为一个整体装入模具框,分别用垫片及镶条调整它们在模框中的位置,调好并紧固以后再拔出定位销,然而此方法极其不方便,每次调整既费时又费力,更为不利的是,当模具刃口用钝以后,若将模板刃口所在平面进行磨削,则会因为模板的刃口所在平面与模板的型腔成45°角,而使动、静模的刃口错位。此时,无论是定位销还是模框的边都无法起到定位作用,导致最后只好加大模框内腔尺寸,靠垫片逐渐调整才能使动、静模刃口重新重合,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而不需要反复调试、提高生产效率的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括静模框、动模框、静模板和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框经动模框压板固定在静模框上,所述的静模板与动模板的结构相同,静模板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静模板内设置有与静模板端面呈45°的型腔,静模板的两侧面均平行于型腔设置,静模板安装在静模框的安装孔I内,静模框上且位于安装孔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A和台阶槽,台阶槽的台阶上设置有螺纹孔B, 所述的静模板的两侧面与安装孔I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和压板,定位块I设置在螺纹孔B的上方,定位块I的上方设置有静模压板且静模压板与静模板端面接触,定位块I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静模板上型腔的定位面,静模板的侧面靠在定位面上,静模压板经螺钉B依次穿过静模压板和定位块I且与螺纹孔B连接固定在静模框上,压板经螺钉A穿过压板与螺纹孔A连接固定在静模框与安装孔I的内壁之间, 所述的动模板设置在动模框的安装孔II内,动模框上设置有螺纹孔D,螺纹孔D设置在螺纹孔B的下方,动模板的两侧面与安装孔II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I和动模压板B,定位块II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动模板上型腔的定位面,定位块II的定位面与定位块I的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动模板的侧面靠在定位块II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的端面与静模板的端面接触,所述定位块II经螺钉D穿过定位块II与螺纹孔D连接固定,所述的动模压板B上设置有螺纹孔C,动模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动模压板A,动模压板A经螺钉C穿过动模压板A与螺纹孔C连接固定。 所述的静模框上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所述的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呈45°的斜面,所述的压板的斜面靠在静模板的侧面上。 所述的动模压板B的侧面呈45°的斜面,所述的动模压板B的斜面靠在动模板的侧面上。 所述的静模板和动模板上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型腔。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定位块I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静模板上型腔的定位面,静模板的侧面靠在定位面上,定位块II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动模板上型腔的定位面,动模板的侧面靠在定位块II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的端面与静模板的端面接触,因此,当拧紧螺钉A、螺钉B、螺钉C和螺钉D将静模板和动模板固定后,无论静模板和动模板怎样前后移动和磨削,都能保证动、静模板的刃口始终重合,同时保证了静模板和动模板上的型腔始终对齐,从而实现了静模板和动模板的精确定位。(2)本技术的静模板和动模板在固定安装时无需加装任何垫片,当定模板和动模板定位和固定后无需反复调整,从而显著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静模框,2-动模框,3-静模板,4-动模板,5-型腔,6_安装孔1,7-螺纹孔A,8-台阶槽,9-螺纹孔B,10-定位块I,11-压板,12-静模压板,13-螺钉B,14-螺钉A,15-安装孔II,16-螺纹孔D,17-定位块II,18-动模压板B,19-螺钉D,20-螺纹孔C,21-动模压板A,22-螺钉C,23-加强筋,24-动模框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括静模框1、动模框2、静模板3和动模板4,所述的动模框2经动模框压板24固定在静模框1上,所述的静模板3与动模板4的结构相同,静模板3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静模板3内设置有与静模板3端面呈45°的型腔5,静模板3的两侧面均平行于型腔5设置,静模板3安装在静模框1的安装孔16内,静模框1上且位于安装孔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A7和台阶槽8,台阶槽8的台阶上设置有螺纹孔B9,所述的静模框1上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3。 如图1和图2所示,静模板3的两侧面与安装孔16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10和压板11,定位块110设置在螺纹孔B9的上方,定位块110的上方设置有静模压板12且静模压板12与静模板3端面接触,定位块110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静模板3上型腔5的定位面,静模板3的侧面靠在定位面上,静模压板12经螺钉B13依次穿过静模压板12和定位块110且与螺纹孔B9连接固定在静模框1上。如图2所示,压板11的横截面呈L形状,压板11的底部设置有呈45°的斜面,压板11的斜面靠在静模板3的侧面上,压板11经螺钉A14穿过压板11与螺纹孔A7连接固定在静模框1与安装孔16的内壁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动模板4设置在动模框2的安装孔1115内,动模框2上设置有螺纹孔D16,螺纹孔D16设置在螺纹孔B9的下方,动模板4的两侧面与安装孔1115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117和动模压板B18,定位块1117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动模板4上型腔5的定位面,定位块1117的定位面与定位块110的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动模板4的侧面靠在定位块Π17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4的端面与静模板3的端面接触。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块Π17的横截面呈L形状,定位块1117经螺钉D19穿过定位块1117与螺纹孔D16连接固定,所述的动模压板B18的侧面呈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角模精确定位装置,它包括静模框(1)、动模框(2)、静模板(3)和动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框(2)经动模框压板(24)固定在静模框(1)上,所述的静模板(3)与动模板(4)的结构相同,静模板(3)的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状,静模板(3)内设置有与静模板(3)端面呈45°的型腔(5),静模板(3)的两侧面均平行于型腔(5)设置,静模板(3)安装在静模框(1)的安装孔I(6)内,静模框(1)上且位于安装孔I(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A(7)和台阶槽(8),台阶槽(8)的台阶上设置有螺纹孔B(9),所述的静模板(3)的两侧面与安装孔I(6)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10)和压板(11),定位块I(10)设置在螺纹孔B(9)的上方,定位块I(10)的上方设置有静模压板(12)且静模压板(12)与静模板(3)端面接触,定位块I(10)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静模板(3)上型腔(5)的定位面,静模板(3)的侧面靠在定位面上,静模压板(12)经螺钉B(13)依次穿过静模压板(12)和定位块I(10)且与螺纹孔B(9)连接固定在静模框(1)上,压板(11)经螺钉A(14)穿过压板(11)与螺纹孔A(7)连接固定在静模框(1)与安装孔I(6)的内壁之间,所述的动模板(4)设置在动模框(2)的安装孔II(15)内,动模框(2)上设置有螺纹孔D(16),螺纹孔D(16)设置在螺纹孔B(9)的下方,动模板(4)的两侧面与安装孔II(15)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I(17)和动模压板B(18),定位块II(17)的侧面上设置有平行于动模板(4)上型腔(5)的定位面,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与定位块I(10)的定位面处于同一平面,动模板(4)的侧面靠在定位块II(17)的定位面上且动模板(4)的端面与静模板(3)的端面接触,所述定位块II(17)经螺钉D(19)穿过定位块II(17)与螺纹孔D(16)连接固定,所述的动模压板B(18)上设置有螺纹孔C(20),动模板(4)的端面上设置有动模压板A(21),动模压板A(21)经螺钉C(22)穿过动模压板A(21)与螺纹孔C(20)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义李文怡张峻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青神神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