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桓大永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240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涉及一种汽车部件,主要解决小型汽车离地间隙过小而通过能力不足和易遭水淹的问题。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和车体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上,其上端触及车体件,减震器弹簧位于上限位盘与下限位盘之间,液压升降装置连接液压管路及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离地间隙为10-20cm,根据不同车型,如果再对汽车原配的液压减振器做一些相应的改造,增大距离可高达15-30cm,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型汽车的通过性和抗水淹能力。适于带液压螺旋弹簧减振器型的小型汽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适于带液压螺旋弹簧减振器型的小型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离地间隙是整车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某些场所如涉水路面、坡洼地段要求汽车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而目前的小汽车其离地间隙相对很小,而现有的车辆减振系统主要靠其车身带动螺旋减震弹簧液压减振器组件来减震,在同样条件下不具备离地间隙调整的功能,因此在特殊情况下,汽车因离地间隙较小而受困,如无法通过或遭遇水淹等,甚至造成车辆意外损坏,给车主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它可以根据路况的需要,自动调整小型汽车的离地间隙,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和车体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该液压减振器组件主要由减震器液压缸、减震器活塞杆、螺旋式减震器弹簧及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下限位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上,其上端触及车体件,减震器弹簧位于上限位盘与下限位盘之间,液压升降装置连接液压管路及控制开关。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中空的二层或三层伸缩套筒,减震器活塞杆通过各伸缩套筒的中央孔。依据前述方案,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中空的三层伸缩套筒,最下层套筒和中间套筒设有环形柱状腔体,并由各自的筒底连为一体,最下层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连接液压油接口,中间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筒底设有多个通油孔,最上层套筒顶部设有与减震器活塞杆配合的顶端孔,最上层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中间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中间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最下层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小型汽车螺旋型弹簧减援器与车体连接处之间加装一个液压升降装置,并在车内仪表台适当位置装配液压升降装置的控制开关,来控制液压升降装置的伸缩动作,从而带动小汽车车体的抬高或降低,也就是控制了小汽车离地间隙的增大或复原。增大距离为10-20cm,根据不同车型有所不同,如果再对汽车原配的液压减振器做一些相应的改造,增大距离可高达15-30cm,那么,小汽车的实际最大离地间隙就可按需调整高达30-50cm。从而大大提高了小汽车的通过性和抗水淹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时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时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液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轮连接件、2下限位盘、3减震器液压缸,4减震器活塞杆,5减震器弹簧,6液压升降装置,7车体件,8上限位盘、9液压油接口,31最下层套筒,32中间套筒,33最上层套筒,34顶端孔,35环形柱状腔体,36环形柱状腔体,37最下层套筒中央孔,38通油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1和车体件7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该液压减振器组件主要由减震器液压缸3、减震器活塞杆4、螺旋式减震器弹簧5及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8、下限位盘2组成,下限位盘2固定在减震器液压缸3上。这种液压减振器组件其基本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所述的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8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6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6通过其中央空腔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4上,其上端顶置于车体件7上,减震器弹簧5位于上限位盘8与下限位盘2之间,液压升降装置6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泵及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驾驶室内驾驶员操作方便的地方。操作液压升降装置的控制开关,来控制液压升降装置的伸缩动作,从而带动小汽车车体的抬高或降低,也就是控制了小汽车离地间隙的增大或复原,实现自动升降。图3、图4示出了汽车离地间隙变化情况。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时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时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此时,车体离地间隙明显增大。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可以采用中空的二层或三层伸缩套筒,减震器活塞杆通过各伸缩套筒的中央孔。二层或三层伸缩套筒原理相同,在结构上稍有差异,一般技术人员实施并不困难。本实例采用三层伸缩套筒结构,如图5。该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中空的三层伸缩套筒,最下层套筒31设有环形柱状腔体36,中间套筒32设有环形柱状腔体35,最下层套筒31和中间套筒32由各自的筒底连为一体。最下层套筒31的环形柱状腔体36连接液压油接口9,中间套筒32的环形柱状腔体35筒底设有多个通油孔38,通过该通油孔38实现上下相邻的腔体相通。最上层套筒33顶部设有与减震器活塞杆4配合的顶端孔8,最上层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中间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中间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最下层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上层套孔在相邻的下层套筒环形柱状腔体内工作时可以轴向移动。最下层套筒中央孔37与最上层套筒33的顶端孔8可以使减震器活塞杆4轴向移动。其它未详细表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液压升降装置的精密设计和制造工艺,液压升降装置的升降控制油泵及控制开关等属于一般技术,有关技术人员不难实施制造、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和车体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该液压减振器组件主要由减震器液压缸、减震器活塞杆、螺旋式减震器弹簧及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下限位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上,其上端触及车体件,减震器弹簧位于上限位盘与下限位盘之间,液压升降装置连接液压管路及控制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中空的二层或三层伸缩套筒,减震器活塞杆通过各伸缩套筒的中央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采用中空的三层伸缩套筒,最下层套筒和中间套筒设有环形柱状腔体,并由各自的筒底连为一体,最下层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连接液压油接口,中间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筒底设有多个通油孔,最上层套筒顶部设有与减震器活塞杆配合的顶端孔,最上层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中间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中间套筒的下端密封并限位于最下层套筒的环形柱状腔体内。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涉及一种汽车部件,主要解决小型汽车离地间隙过小而通过能力不足和易遭水淹的问题。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和车体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上,其上端触及车体件,减震器弹簧位于上限位盘与下限位盘之间,液压升降装置连接液压管路及控制开关。本技术增大离地间隙为10-20cm,根据不同车型,如果再对汽车原配的液压减振器做一些相应的改造,增大距离可高达15-30cm,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型汽车的通过性和抗水淹能力。适于带液压螺旋弹簧减振器型的小型汽车。文档编号B60G17/06GK2837130SQ20052008789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离地间隙的自动调整升降装置,它包括设置在车轮连接件和车体之间的液压减振器组件,该液压减振器组件主要由减震器液压缸、减震器活塞杆、螺旋式减震器弹簧及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下限位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器弹簧上限位盘固定在一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套置于减震器活塞杆上,其上端触及车体件,减震器弹簧位于上限位盘与下限位盘之间,液压升降装置连接液压管路及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桓大永
申请(专利权)人:桓大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