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法明专利>正文

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76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车绳,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钩的伸缩拖车绳的结构改良。它主要由伸缩绳以及固定在伸缩绳子两端的钩子组成,伸缩绳包括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处还设置弹性绳子。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协调掌握两车距离,容易发生意外,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具有较大的弹性力,利用该弹性力达到调节车距的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绳,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钩的伸缩拖车绳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拖车的拖车绳大都由粗钢丝绳或普通的绳子制成,绳索两端各带一个挂钩,以分别连接拖车和被拖车之间。该类拖车装置没有安装减震装置同时弹性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协调掌握两车距离,容易发生意外,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大的弹性,安全可靠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该种带钩的伸缩拖车绳,主要由伸缩绳以及固定在伸缩绳子两端的钩子组成,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伸缩绳包括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且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处还设置弹性绳子。采用上述的结构的拖车绳,通过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缠绕,以及设置在交叉处的弹性绳子,保证了拖车绳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力,利用该弹性力达到调节车距的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化,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交叉结构可以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正螺旋上升过程中,且当每隔两股反螺旋型绳时,正螺旋型绳子相对于反螺旋型绳其绕向从内向外,从外向内依次改变。采用该种结构的伸缩绳,能获得较大的弹性力。作为优化,所述的钩子还设置有档片,所述的档片通过轴与钩子活动相连。作为优化,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和反螺旋绳子由特定股数的尼龙绳构成。作为优化,所述的钩子和伸缩绳连接处还设置有塑料保护环。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大的弹性,安全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主要由伸缩绳3以及固定在伸缩绳3子两端的钩子1组成,伸缩绳3包括8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L,包括正螺旋型第一股绳子L1,正螺旋型第二股绳子L2,正螺旋型第三股绳子L3,正螺旋型第四股绳子L4,正螺旋型第五股绳子L5,正螺旋型第六股绳子L6,正螺旋型第七股绳子L7,正螺旋型第八股绳子L8;8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S,包括反螺旋型第一股绳子S1、反螺旋型第二股绳子S2、反螺旋型第三股绳子S3、反螺旋型第四一股绳子S4、反螺旋型第五股绳子S5、反螺旋型第六股绳子S6、反螺旋型第七股绳子S7、反螺旋型第八股绳子S8,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且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处还设置弹性绳子4。正螺旋型绳子L和反螺旋绳子S由特定股数的尼龙绳构成。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交叉结构可以是,正螺旋型绳子L正螺旋上升过程中,每隔两股反螺旋型绳S时两者交叉编织构成一体。具体的是,比如当正螺旋型第一股绳子L1,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与反螺旋型第一股、第二股S1、S2交叉时,正螺旋型第一股绳子L1绕向改向,即从反螺旋型绳子的外侧绕向其内侧,当与下一两股螺旋型绳子交叉时,其绕向从反螺旋型绳子s的内侧绕向其外侧,依此类推。此外,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交叉结构还可以是,正螺旋型绳子L正螺旋上升过程中,每隔一股反螺旋型绳S时两者交叉编织构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钩子1还设置有档片5,档片5一端通过轴与钩子1活动相连,且钩子上的档片5和钩子1之间的轴7上还设置有弹簧6,档片5另一端与钩子5内侧面相接触。钩子和伸缩绳连接处还设置有保护环2。权利要求1.一种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包括伸缩绳以及固定在伸缩绳子两端的钩子,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绳(3)包括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L)以及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S),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处还布置有纵向弹性绳子(4),且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绕着弹性绳子(4)交叉编织构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交叉结构可以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正螺旋上升过程中,每隔两股或一股反螺旋型绳(S)时两者交叉编织构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钩子(1)还设置有档片(5),所述的档片(5)一端通过轴与钩子(1)活动相连,且钩子上的档片(5)和钩子(1)之间的轴(7)上还设置有弹簧(6),档片(5)另一端与钩子(5)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和反螺旋绳子(S)由特定股数的尼龙绳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钩子(1)和伸缩绳(3)连接处还设置有保护环(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和反螺旋绳子(S)由特定股数的尼龙绳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和反螺旋绳子(S)由特定股数的尼龙绳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绳,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钩的伸缩拖车绳的结构改良。它主要由伸缩绳以及固定在伸缩绳子两端的钩子组成,伸缩绳包括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正螺旋型绳子与反螺旋型绳相互交叉处还设置弹性绳子。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协调掌握两车距离,容易发生意外,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具有较大的弹性力,利用该弹性力达到调节车距的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60D1/18GK2811042SQ20052010300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法明 申请人:陈法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钩的伸缩拖车绳,包括伸缩绳以及固定在伸缩绳子两端的钩子,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绳(3)包括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正螺旋上升的正螺旋型绳子(L)以及若干根由特定股数的组成且沿反螺旋上升的反螺旋型绳子(S),所述的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相互交叉处还布置有纵向弹性绳子(4),且正螺旋型绳子(L)与反螺旋型绳(S)绕着弹性绳子(4)交叉编织构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法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法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