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3759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09:42
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中间层、第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及阴极,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料为聚3-己基噻吩与6,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混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n型中间层及层叠于所述n型中间层表面的p型中间层,所述n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所述铯盐中的二氧化钛,所述铯盐选自氟化铯、碳酸铯、氯化铯及叠氮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型中间层的材料为铁盐,所述铁盐选自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及硫化铁中的至少一种。该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器件由于具有廉价、清洁、可再生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 用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及阴 极。第一活性层的激子分离产生空穴和电子后,空穴到达阳极,电子到达阴极,从而被电极 收集,形成有效的能量转换。目前,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 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中间层、第 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及阴极,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料为聚3-己基噻吩与 6, 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混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η型中间层及层叠于所述η型中间层 表面的Ρ型中间层,所述η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所述铯盐中的二氧化钛,所述 铯盐选自氟化铯、碳酸铯、氯化铯及叠氮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Ρ型中间层的材料为铁盐, 所述铁盐选自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及硫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η型中间层的厚度为1 μ m?15 μ m,所述ρ型中间层的厚 度为10nm?50nm。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η型中间层中所述二氧化钛与所述铯盐的质量比1:2? 1:1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穴缓冲层的材料为聚3, 4-二氧乙烯噻吩与聚苯磺酸 盐的混合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性层及第二活性层中所述聚3-己基噻吩与所述 6, 6-苯基-C61_ 丁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 5?1:4。 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阳极表面上旋涂制备空穴缓冲层; 在所述空穴缓冲层上旋涂含有聚3-己基噻吩及6, 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溶液, 形成第一活性层; 将含有η型中间层材料的悬浮液旋涂在所述第一活性层表面制备η型中间层,所 述η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所述铯盐中的二氧化钛,所述铯盐选自氟化铯、碳 酸铯、氯化铯及叠氮铯中的至少一种; 将含有铁盐的溶液旋涂在所述η型中间层的表面制备ρ型中间层,所述铁盐选自 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及硫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ρ型中间层表面旋涂含有聚3-己基噻吩及6, 6-苯基-C61- 丁酸甲酯的溶 液,形成第二活性层;及 在所述第二活性层的表面依次蒸镀制备电子缓冲层及阴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η型中间层中所述二氧化钛与所述铯盐的质量比1:2? 1:1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η型中间层的厚度为1 μ m?15 μ m,所述ρ型中间层的厚 度为10nm?50nm。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含有η型中间层材料的悬浮液中,所述二氧化钛的浓度 为 5mg/mL ?30mg/mL〇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含有铁盐的溶液中,所述铁盐的浓度为10mg/ml?30mg/ ml〇 上述,通过在第一活性层及第二活性层之间制备中 间层,提高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第一活性层及第二活性层的光吸收效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 效率;η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铯盐中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钛为η型材料,铯盐 比较活波且功函数比较低,两者掺杂后可以使电子传输到η型中间层的势垒降低,从而使 更多的电子被η型中间层收集,ρ型中间层的材料为铁盐,铁盐存在大量的游离电子,可形 成较多数量的空穴,起到收集空穴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第二活性层的空穴收集效率,η型 中间层和Ρ型中间层配合起到收集载流子的作用,提高了收集效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 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及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电流密度与电压关 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 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10、空穴缓冲层 20、第一活性层30、中间层40、第二活性层50、电子缓冲层60及阴极70。 阳极10为铟锡氧化物玻璃(ΙΤ0)、掺氟的氧化锡玻璃(FT0),掺铝的氧化锌玻璃 (ΑΖ0)或掺铟的氧化锌玻璃(ΙΖ0)。 空穴缓冲层20形成于阳极10表面。空穴缓冲层20的材料为聚3, 4-二氧乙烯噻 吩(PED0T)与聚苯磺酸钠(PSS)的混合物。其中PED0T与PSS的质量比为2:1?6:1,优选 为3:1。空穴缓冲层20的厚度为20nm?80nm,优选为60nm。 第一活性层30形成于空穴缓冲层20表面。第一活性层30的材料为聚3-己基 噻吩(P3HT)与6, 6-苯基-C6「丁酸甲酯(PC61BM)的混合物。其中P3HT:PC61BM的质量为 1:0. 5?1:4,优选为1:1. 5。第一活性层30的厚度为100nm?300nm,优选为90nm。 中间层40形成于第一活性层30的表面。中间层40包括形成于第一活性层30表 面的η型中间层42及形成于η型中间层42表面的p型中间层44。 η型中间层42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铯盐中的二氧化钛。铯盐选自氟化铯 (CsF)、碳酸铯(Cs2C0 3)、氯化铯(CsCl)及叠氮铯(CsN3)中的至少一种。二氧化钛与铯盐的 质量比1:2?1:10。优选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0nm?200nm。η型中间层42的厚度为 1 μ m ~ 15 μ m。 P型中间层44的材料为铁盐。铁盐选自三氯化铁(FeCl3)、三溴化铁(FeBr3)及硫 化铁(Fe 2S3)中的至少一种。p型中间层的厚度为10nm?50nm。 第二活性层50形成于p型中间层44的表面。第二活性层50的材料为聚3-己基 噻吩(P3HT)与6, 6-苯基-C6「丁酸甲酯(PC61BM)的混合物。其中P3HT:PC61BM的质量为 1:0. 5?1:4,优选为1:1. 5。第二活性层50的厚度为lOOnm?300nm,优选为90nm。 电子缓冲层60形成于第二活性层50表面。电子缓冲层60的材料选自叠氮化铯 (CsN 3)、氟化锂(LiF)、碳酸锂(Li2C03)及碳酸铯(Cs2C0 3)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LiF。电子 缓冲层60的厚度为0· 5nm?10nm,优选为0· 7nm。 阴极70形成于电子缓冲层60表面。阴极70的材料选自铝(A1)、银(Ag)、金(Au) 及钼(Pt)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A1。阴极70的厚度为80nm?300nm,优选为150nm。 该太阳能电池器件100,通过在第一活性层30及第二活性层50之间制备中间层 40,提高太阳能电池器件10的第一活性层30及第二活性层50的光吸收效率,从而提高光 电转换效率;η型中间层42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铯盐中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钛为η型 材料,铯盐比较活波且功函数比较低,两者掺杂后可以使电子传输到η型中间层42的势垒 降低,从而使更多的电子被η型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中间层、第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及阴极,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料为聚3‑己基噻吩与6,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混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n型中间层及层叠于所述n型中间层表面的p型中间层,所述n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所述铯盐中的二氧化钛,所述铯盐选自氟化铯、碳酸铯、氯化铯及叠氮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型中间层的材料为铁盐,所述铁盐选自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及硫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 中间层、第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及阴极,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料为聚3-己 基噻吩与6, 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混合物,所述中间层包括η型中间层及层叠于所述η 型中间层表面的Ρ型中间层,所述η型中间层的材料包括铯盐及掺杂在所述铯盐中的二氧 化钛,所述铯盐选自氟化铯、碳酸铯、氯化铯及叠氮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Ρ型中间层的材 料为铁盐,所述铁盐选自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及硫化铁中的至少一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中间层的厚度为 1 μ m?15 μ m,所述ρ型中间层的厚度为10nm?50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中间层中所述二氧 化钛与所述铯盐的质量比1:2?1:1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缓冲层的材料为聚 3, 4-二氧乙烯噻吩与聚苯磺酸盐的混合物。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及第二活性 层中所述聚3-己基噻吩与所述6, 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 5?1:4。6. -种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阳极表面上旋涂制备空穴缓冲层;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黄辉冯小明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