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513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仁、动模仁、动模框,定模仁和动模仁之间形成产品成型腔,定模仁和动模仁之间还有料道,料道水平布置,料道的内端与产品成型腔连通,料道与产品成型腔的连接处为待切部位,待切部位的下方设有剪切组件;剪切组件包括切刀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在定模仁和动模框之间,切刀自下而上贯穿动模仁,驱动组件带动切刀做上下运动,切刀的端部位于待切部位的正下方。料道与产品成型腔的连接处为待切部位,所述待切部位的下方设有剪切组件,实现塑胶件在模具中保压后对待切部位进行自动剪切,特点是在浇口刚冻结,温度还很高时,剪切出的端面比较平整光顺。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料头和产品通过浇口相连,工人需要对浇口处的料进行修剪,劳动强度大,浇口修剪又不平整美观。 目前对于塑料件的使用量之大,使塑料的生产量与品质急剧上升;但由于近年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等成本的上涨,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利润在不断下降!如何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通过技术改进、实现自动化生产是广大塑料生产企业迫在眉睫的大事。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开模时从顶板上弹出切刀将浇口切断,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开模后进行剪切,由于此时料已经硬了,剪切后的浇口面不平整美观,产品品质上不去,依旧需要多次人工修剪才能将切口弄平整,劳动强度依旧较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在模具开模前并且在料液还没硬化时进行切除产品和料头的链接部位,依照料还时软的能够自行恢复切口到平整状态的特性,确保浇口切面的平整性,同时也降低劳动强度。 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包括定模仁(1),动模包括动模仁(2)、动模框(3),所述的定模仁(1)和动模仁(2)之间形成产品成型腔(4),定模仁(1)和动模仁(2)之间还有料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道(5)水平布置,所述的料道(5)的内端与产品成型腔(4)连通,料道(5)与产品成型腔(4)的连接处为待切部位(6),所述待切部位(6)的下方设有剪切组件,所述的剪切组件安装在动模仁(2)和动模框(3)之间;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切刀(7)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在定模仁(1)和动模框(3)之间,切刀(7)自下而上贯穿动模仁(2),驱动组件带动切刀(7)做上下运动,切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包括定模仁(1),动模包括动模仁(2)、动模框(3),所述的定模仁(I)和动模仁(2)之间形成产品成型腔(4),定模仁(I)和动模仁(2)之间还有料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道(5)水平布置,所述的料道(5)的内端与产品成型腔(4)连通,料道(5)与产品成型腔(4)的连接处为待切部位(6),所述待切部位(6)的下方设有剪切组件,所述的剪切组件安装在动模仁(2)和动模框(3)之间;所述剪切组件包括切刀(7)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在定模仁(I)和动模框(3)之间,切刀(7)自下而上贯穿动模仁(2),驱动组件带动切刀(7)做上下运动,切刀(7)的端部位于待切部位(6)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模内剪切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垫板(8.1)、缸体(8.2)、活塞(8.3)、复位弹簧(8.4)、密封圈(8.5)、快接气接头(8.6),所述缸体(8.2)安装在动模框(3)内部,缸体(8.2)下端被垫板(8.1)封住在动模框(3)内,垫板(8.1)固定在动模框(3)底部,缸体(8.2)的上端延伸到动模仁(2)且与动模仁(2)之间形成活动腔(8.2.1);活塞(8.3)活动配合在活动腔(8.2.1)内,经密封圈(8.5)实现活塞(8.3)外壁和缸体(8.2)内壁之间的密封;垫板(8.1)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建国华明伟胡爱斌林光亮卢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