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车圈校正仪,特别是一种油液式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车圈校正仪。车圈校正时,需要同时解决车圈的轴向和径向的跳动偏差问题,俗称“拿龙”。目前这类问题主要依靠修车行或车摊工人师傅的手艺手工加以完成,拿龙缺乏准确的参照物,师傅技术经验的多少完全决定着拿龙的实际效果,实际上,这非常费时费力。新车出厂时可以根据力学参数来较准确地调整车圈,而一旦出厂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车圈已经出现变形,参数在此已不具备实际意义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自行车车圈校正器”(专利申请号89218745,审定公告号2066797)中认为“本技术自行车车圈校正器,其特征是该校正器由校正体1、校正杆2、弹簧9、两个螺母3、4及旋转标尺5组成,校正杆上有准线6,旋转式标尺上有准线10和辅线11。校正车圈时,用支架把它装在车叉腿上。校正器头对正并紧紧接触车圈端面。调节旋转标尺准线至适当位置。然后,逐一调整钢丝,使校正杆准线与旋转标尺准线对正。”这项专利目前已失效。其缺点在于1)一种规格的校正器只能用于校正一种规格的车胎钢圈。比如,由于轮轴的长度不同,摩托车校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液式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车圈校正仪,由具备轴向标尺(25)的油液活塞式校正体(1)、三向油缸(2)、具备径向标尺(14)、(15)的两根定位杆(3)、(4)、把手(5)、弹簧(6)、(7)、伸缩杆(8)、(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三向油缸(2)为“T”形,“T”形两端的活塞杆(10)、(11)分别与定位杆(3)、(4)固定在一起,活塞杆(10)、(11)之间用弹簧(13)连接,“T”形下端的活塞杆(12)与把手(5)的中间部位连接定位,把手(5)的两端通过弹簧(6)、(7)与定位杆(3)、(4)连接固定;伸缩杆(8)和(9)的其中两端连接固定在三向油缸(2)水平的两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