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祖功专利>正文

全封闭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018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封闭轴承至少包括外壳、相向套入外壳的轴承壳和处于轴线位置的内套管,轴承壳和内套管之间的空腔中,均匀排列有间有滚针的空心滚柱。滚针由空心滚柱两端各一片的带孔连结片保持。轴承壳底部外侧依次配有复合轴承片及弹性圈。空心滚柱在大负荷时产生适量形变,使力分散;滚针解决了滚柱相对转动时造成的摩擦阻力。复合轴承片成为平面轴向推力轴承,又起密封作用。弹性圈则使复合轴承片松紧适度,同时加强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已有轴承无法克服的咬死、轧碎、泥沙雨水易侵入等诸多弊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与车轮、车轴(B60B)有关,特别与自行车轮轴转件有关。已经公知公用的人力车,其轮轴转件采用钢碗、滚珠、轴挡等结构。它存在滚珠容易轧碎,同时存在不能阻止尘土、雨水侵入的缺点。本人专利号为95208516.x的专利技术创造,已经初步解决了密封要求;而本人申请号为97204144.3的专利技术创造,虽然尚未由专利局公开,但确实解决了滚珠轧碎等弊病。在上述两个创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经过继续探索,又设计出一种更为先进的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封闭轴承,它不会轧碎、咬死,转动灵活,阻力与噪声都比较小,因此适用范围大,使用寿命长。方案公开如下全封闭轴承至少含有外壳、与外壳相向套入的轴承壳和处于轴线上的内套管,其特征在于内套管与轴承壳之间的环形空腔中,均匀排列有空心滚柱,轴承壳底部的外侧紧贴着复合轴承片,该片的外侧置有弹性圈。所说的空心滚柱之间有滚针,这些滚针由位于空心滚柱两端部的各一片带孔连结片得以保持。按照上述方案试制了若干样品。经过试用,证明具有已有轴承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采用空心滚柱,在超负荷工作时会产生适量形变,使力分散到每个滚柱上,避免了轧碎咬死;在空心滚柱内保持有足量润滑脂,润滑作用时间长;由于滚针的介入,避免了空心滚柱间相对转动引起的摩擦阻力,明显减少了发热量,运转变得相当灵活;由于采用了复合轴承片,其表面的聚四氟乙烯,是目前固体中摩擦系数最小的材料,因此该片产生了两个作用,即轴向平面推力轴承作用和密封作用;由于弹性圈的存在,可任意调整复合轴承片的松紧度,同时进一步起密封的效果。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空心滚柱、滚针工作转向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全封闭轴承包括外壳1、相向套入外壳1的轴承壳2,以及处于轴线位置的内套管9,在轴承壳2和内套管9之间的环形空腔中,均匀排列有空心滚柱10。空心滚柱10之间有滚针4,这些滚针4,靠空心滚柱10两端各一片的带孔连结片3、5保持。轴承壳2的底部外侧配有复合轴承片7,其聚四氟乙烯这一面紧贴轴承壳2,其金属基材这一面与右侧的弹性圈8紧贴。空心滚柱10内充有润滑脂11。内套管9的左端部有槽,可拍入外壳1底部中心孔。权利要求1.全封闭轴承至少包括外壳1、相向套入外壳1的轴承壳2,以及处于轴线位置的内套管9,其特征在于内套管9和轴承壳2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均匀排列有空心滚柱10。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全封闭轴承,其特征在于空心滚柱10之间有滚针4,这些滚针4由位于空心滚柱10两端的带孔连结片3、5保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全封闭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壳2的底部6外侧依次配有复合轴承片7和弹性圈8。专利摘要全封闭轴承至少包括外壳、相向套入外壳的轴承壳和处于轴线位置的内套管,轴承壳和内套管之间的空腔中,均匀排列有间有滚针的空心滚柱。滚针由空心滚柱两端各一片的带孔连结片保持。轴承壳底部外侧依次配有复合轴承片及弹性圈。空心滚柱在大负荷时产生适量形变,使力分散;滚针解决了滚柱相对转动时造成的摩擦阻力。复合轴承片成为平面轴向推力轴承,又起密封作用。弹性圈则使复合轴承片松紧适度,同时加强密封。本技术克服了已有轴承无法克服的咬死、轧碎、泥沙雨水易侵入等诸多弊病。文档编号B60B35/18GK2307688SQ9722929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陆祖功 申请人:陆祖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封闭轴承,至少包括外壳1、相向套入外壳1的轴承壳2,以及处于轴线位置的内套管9,其特征在于内套管9和轴承壳2之间的环形空腔内,均匀排列有空心滚柱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祖功
申请(专利权)人:陆祖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