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污染水源固定化生物菌剂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81632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20:15
一种微污染水源固定化生物菌剂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它属于水环境生态修复领域。该方法是通过构建生物菌剂进而达到水体净化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去除水体中氨氮、铁锰、微囊藻类及藻毒素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多功能贫营养氨氮菌的复筛和复配;(2)高效溶藻产生菌筛选;(3)菌剂的发酵和构建;(4)菌剂固定化生物强化;(5)菌剂的投加方式方法的研究,实现微污染饮用水水源的处理和生物强化。采用固定化工艺构建生物菌剂,系统稳定运行后,氨氮去除率大于80%,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去除率大于40%,水中铁的去除率为50%,锰的去除率为51%。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污染水源固定化生物菌剂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多功能贫营养菌的复筛和复配:将高效的COD降解菌、氨氮细菌与除磷细菌单独发酵后,将上述三种菌的菌液浓度维持在CFU为106个/mL,然后按体积比为2:2:1的比例混合,即得到多功能贫营养菌;其中,所述的高效COD降解菌、氨氮细菌与除磷细菌均是从贫营养驯化的活性炭生物膜上获取后,再通过耐饥饿实验和净化效果实验分离获得;(2)高效溶藻产生菌筛选:在培养时间为8~16h、pH值为6~7、培养温度为28~32℃、接菌量为5%和摇床转数为120~140rpm的条件下,将溶藻菌置于高效溶藻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生物菌剂的构建:将步骤(1)中得到的多功能贫营养菌与步骤(2)中得到的高效溶藻菌按体积比为2:1的比例混合,即构建出生物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臣张静波魏民李环魏利项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