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及甘油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819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及甘油的分离方法,包括络合、纳滤脱盐、解络、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与甘油的分离以及纳滤分离甘油。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络合、纳滤和离心处理,实现氯化钠和甘油的分离,使得含甘油的有机相中不含无机盐,保证后续蒸发浓缩处理以及分馏处理的可行性,为氯化钠及甘油的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络合、纳滤脱盐、解络、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与甘油的分离以及纳滤分离甘油。该专利技术通过络合、纳滤和离心处理,实现氯化钠和甘油的分离,使得含甘油的有机相中不含无机盐,保证后续蒸发浓缩处理以及分馏处理的可行性,为氯化钠及甘油的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立基础。【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的水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络合、纳滤、离心等方法的组合处理工艺分离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及甘油。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再生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制皂工业、环氧氯丙烷生产、生物柴油生产、甘油生产等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高盐并含有一定浓度甘油的有机废水,其氯化钠浓度约为5?30%,甘油含量约2?20%,C0D&约为20000?350000mg/L。高盐的特性使其难以采用生物工艺进行处理,也难以采用膜分离、电渗析分离和电容吸附分离,并可能对处理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目前,高盐含甘油废水的处理面临难度极大、成本极高等问题。 甘油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有机化工、高分子合成、日用化学品、纺织品、涂料、皮革、烟草、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均具广泛的利用价值。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大量进口甘油,甘油市场保持着较快发展。此外,氯化钠作为氯碱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原料,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因此,如何对高盐含甘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废水中氯化钠和甘油的分离,使得含甘油的有机相中不含无机盐,以保证氯化钠和甘油后续处理及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具有重大的价值。 中国专利技术CN85105641公开了一种从盐水中回收甘油的方法。该处理工艺包括蒸发除去水分,并至少沉淀约85%的盐分;从沉淀盐中分离液相产物;稀释液相产物使其粘度低于10厘泊;电渗析进一步得到稀释水流;分馏以回收甘油。该工艺能实现对废水中氯化钠和甘油的回收,但设备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运行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 中国专利技术CN102153230A公开了一种以甘油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处理工艺将含盐废水与其他污染较低的废水进行混合,使含盐量低于5%,添加氮、磷营养物;将废水引入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利用活性污泥作进一步的处理;将废水引入臭氧反应单元进行臭氧氧化处理;排放。该处理工艺的优点在于:处理过程简单,运行稳定且成本低,出水水质能够得以保证。然而,该工艺须利用含盐量较低的废水进行调和,对废水中大量氯化钠及甘油等副产品造成了浪费。 中国专利技术CN103073086A公开了一种用硼酸处理过的树脂吸附废水中所含甘油的方法。该处理工艺基于硼酸可与甘油发生反应的原理建立。通过硼酸处理大孔阴离子树脂,形成硼酸型离子树脂;将树脂置入含甘油的废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吸附;待处理装置的出水中甘油含量达到设定量时,取出树脂并通过酸碱处理洗脱硼酸甘油络合物,然后将硼酸型离子树脂循环使用。该工艺对废水中甘油的去除率为30-50%,可实现对甘油的回收利用,然而,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升高,树脂的吸附量下降,该法对高盐含甘油废水并不适用。 以上方法均提供了含盐废水中甘油的处理方法,但尚未有一种方法提供了高盐含甘油废水中盐分及甘油的高效分离方法。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环氧树脂生产废水、制皂工工业废水、生物柴生产废水等高盐含甘油废水始终处于超标排放状态,其中的高浓度氯化钠及甘油均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不仅污染环境,且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难题,以及高盐含甘油废水中分离氯化钠和甘油技术的空缺,提供一种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及甘油的有效分离方法,为氯化钠及甘油的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立基础。 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络合往高盐含甘油废水中加入碱液及硫酸铜或其它金属盐,使废水中所含甘油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或其它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离子络合物。 (2)纳滤脱盐(甘油与盐的分离)将步骤(I)络合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纳滤膜进行分级过滤脱盐,得到含甘油铜或含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的纳滤浓缩液以及含氯化钠的纳滤透析液。 (3)解络往步骤(2)纳滤所得的含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的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至6?12,使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解络,生成甘油和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4)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与甘油的分离将步骤(3)解络所得的含甘油和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的废水用经过离心分离,得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含甘油的离心液,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循环使用制备甘油络合物。 (5)纳滤分离甘油将步骤(4)所得含甘油的离心液用纳滤膜过滤,分离得到纳滤浓缩液和含甘油的纳滤透析液。 步骤(I)所述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的浓度为5?30%,甘油的浓度为2?20%ο 步骤(I)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一种,碱溶液最佳为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I)所述络合的其它金属盐为铁、锌、铝、锰、或镁金属盐中的一种。 步骤(I)所述络合的硫酸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新生态的氢氧化铜沉淀,分离得固态氢氧化铜然后加入到含甘油的废水中,氢氧化铜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铜络合物。 所述步骤(2)的纳滤脱盐之前,还包括一个微滤过滤或超滤过滤的净化步骤,以除去废水中的颗粒杂质,得到净化甘油有机废水。 所述步骤(2)纳滤脱盐采用对硫酸镁截留率为97%、氯化钠透过率大于50%的纳滤膜,膜组件为管式膜组件、卷式膜组件或平板膜组件的一种,工作压力为3?45bar,工作温度为20?45°C,最佳温度为35?40°C。 步骤(2)纳滤脱盐所述用于过滤脱盐的纳滤为3?8级。 步骤(3)解络合中所述酸溶液为硫酸溶液、硝酸溶液、盐酸溶液、磷酸溶液、碳酸溶液、乙酸溶液中的一种,酸溶液最佳为硫酸溶液。 所述步骤(5)纳滤分离甘油对硫酸钠截留率为98%的纳滤膜,膜组件为管式膜组件、卷式膜组件或平板膜组件的一种,工作压力为3?45bar,工作温度为20?45°C,最佳温度为35?40°C。 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通过络合、纳滤和离心处理,实现氯化钠和甘油的分离,使得含甘油的有机相中不含无机盐,保证后续蒸发浓缩处理以及分馏处理的可行性。 (2)通过向含甘油络合物的浓缩液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至6?12,使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解络,形成甘油和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再经过离心,实现甘油与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离,并将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回用至络合中,用于制备甘油络合物,从而实现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的循环利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基于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的成份、性质和现有处理方案,设计了一种高盐含甘油废水中氯化钠和甘油的分离方法,它涉及络合、离心、纳滤、等处理工艺,从而形成一种可有效实现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盐含甘油高深度有机废水中氯化钠及甘油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络合往高盐含甘油废水中加入碱液及硫酸铜或其它金属盐,使废水中所含甘油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或其它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离子络合物;(2)纳滤脱盐将步骤(1)络合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纳滤膜进行分级过滤脱盐,得到含甘油铜或含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的纳滤浓缩液以及含氯化钠的纳滤透析液;(3)解络往步骤(2)纳滤所得的含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的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至6~12,使甘油铜或其它甘油金属络合物解络,生成甘油和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4)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与甘油的分离将步骤(3)解络所得的含甘油和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的废水用经过离心分离,得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含甘油的离心液,氢氧化铜或其它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循环使用制备甘油络合物;(5)纳滤分离甘油将步骤(4)所得含甘油的离心液用纳滤膜过滤,分离得到纳滤浓缩液和含甘油的纳滤透析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文王峰江中央林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